<i id="u3evg"></i>
      1. <i id="u3evg"></i>

        書法名言

        時間:2024-10-18 15:28:27 名言語錄 我要投稿

        (必備)書法名言15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對名言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名言是我國文化悠久,博大精深的具體體現。究竟什么樣的名言才是優秀經典的名言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書法名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書法名言15篇

        書法名言1

          1、龍無云不行,魚無水不生。

          2、打人不打臉,吃飯不奪碗。

          3、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珯

          4、誠信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

          5、誠實人說的話,像他的抵押品那樣可靠!f提斯

          6、誠實是一個人得以保持的`尚的東西——喬臾

          7、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閑圣道也!椖隆稌ㄑ叛浴

          8、且其浩浩落落之懷,一皆寓于筆墨之際,所謂品高,韻自勝焉!獜堛洹妒瘽嬚Z錄》

          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10、一手捉不住兩條魚,一眼看不清兩行書。

        書法名言2

          1、一言而興邦,一言而喪邦。

          2、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3、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4、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5、士為知已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6、遵守諾言就象保衛你的榮譽一樣。巴爾扎克

          7、為社會服務是很受人贊賞的道德理想。杜威

          8、停止奮斗,生命也就停止了。托卡萊爾

          9、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鸥

          10、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11、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12、停止奮斗,生命也就停止了!ㄈR爾

          13、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一不可以為書。

          14、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15、擇其善者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17、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18、目標越接近,困難越增加!璧

          19、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20、巧詐不如拙誠!n非子

          21、只有順從自然,才能駕馭自然!喔

          22、桔生淮南則為桔,生于淮北則為枳。

          2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4、挾泰山以超北海,非不為也,而不能也。

          25、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26、要企圖永遠活下去,你不會成功的。蕭伯納

          27、青春是塊原料,遲早要制作成形。莎士比亞

          28、當一扇門關上時,另一扇會打開。塞萬提斯

          29、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30、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31、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32、真理是永遠蒙蔽不了的!勘葋

          3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34、思想的`形成,首先是意志的形成。莫洛亞

          3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36、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但丁

          37、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動。盧梭

          38、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

          39、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

          40、不信不立,不誠不行。——晁說之

        書法名言3

          1、離形得似,書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2、握筆之法,虛掌實指。指聚則實,指實則掌自然虛

          3、死指活腕,書家無等等咒也。指死則筆直,腕活則字靈。

          4、逆筆起,最得勢。褚河南書,都逆起,隸法也。

          5、字須筆筆送到,到筆鋒收處,筆仍提直,方能送到。

          6、作楷須明隸法,作隸切忌楷氣。作隸須有萬壑千巖奔赴腕下之氣象。

          7、初學臨書,先求形似,間架未善,遑言筆妙。

          8、筆須凌空,固也。然學者誤會斯語,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氣空筆實,方能無弊。

          9、書貴熟,熟則樂。書忌熟,熟則俗。未能畫平豎直而遽求神妙,是猶離規矩以求巧,非吾所敢知也。

          10、書無定法,莫非自然之謂法,隸法推漢,楷法推晉,以其自然也。唐人視法太嚴,故隸不及漢,而楷不及晉。

        書法名言4

          1、要做一番偉大的事業,總得在青年時代開始。

          2、健兒須快馬,快馬須健兒。

          3、夫馬,筋多肉少為上,肉多筋少為下;書亦如之,皆欲骨內相稱,神貌洽然。唐代書法家 張懷瓘 《六體書論》

          4、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唐代詩人 杜甫 《飲中八仙歌》

          5、一個人最大的破產是絕望,最大的資產是希望。

          6、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7、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

          8、做事不怕難,自無難人事。

          9、書無定法,莫非自然之謂法,隸法推漢,楷法推晉,以其自然也。唐人視法太嚴,故隸不及漢,而楷不及晉。

          10、成功,是內心的造就。

          11、一口吃不成胖子,一步跨不到天邊。

          12、要想飛,就得追;要成功,努力干。

          13、歐陽得秀勁之骨,而乏溫潤之容。

          14、人的大腦和肢體一樣,多用則靈,不用則廢。

          15、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16、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17、無聲之音,無形之相(唐·張懷謹)

          18、浪費時間等于浪費生命。

          19、云鶴游天,群鴻戲海(南北朝·蕭衍)

          20、信心是成功的開始,恒心是成功的方法。

          21、自古以來學有建樹的人,都離不開一個“苦”字。

          22、書肇于自然(漢·蔡邕)

          23、每一發奮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賞賜。

          24、秦漢之書,其巧處可及,其拙處不可及。

          25、書中有畫,畫中亦有書。清代學者 方玉潤 《星烈日記匯要·游藝》

          26、書籍是橫渡時間大海的航船。

          27、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28、自信的.生命最美麗!

          29、決心即力量,信心即成功。

          30、努力是成功之母。

          31、筆下龍蛇似有神。

          32、人的活動如果沒有理想的鼓舞,就會變得空虛而渺小。

          33、千里的遠行,從腳下開始。這一路過來,有過目標,也就有過誓言,所以才有動力,為將來,也為現在,奮力去追夢,用真心在奮斗。想的是多年以后的問心無愧與微笑過活。若不給自己設限,則人生中就沒有限制你發揮的藩籬。一路走來,我們需要精神的支撐,而一幅幅飽含正能量的勵志書法,便是我們前行的動力。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推薦幾幅非常勵志的書法作品,供大家欣賞。

          34、行于簡易閑澹之中,而有深遠無窮之味。范溫

          35、事情做到完美,就是藝術。

          36、書之要,統于“骨氣”二字。清代文學家 劉熙載 《藝概·書概》

          37、寫字如畫狗,越描越丑

          38、篆書中小篆、真書中小楷,非強紙不可。二體行筆,不得急就故耳。

          39、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40、有志者 事竟成

          41、逆筆起,最得勢。褚河南書,都逆起,隸法也。

          42、摹古之法,如鬼享祭,但吸其氣,不食其質。

          43、勝利屬于最堅忍的人。

          44、時時只見龍蛇走。

          45、學者始由不工求工,繼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極也。莊子曰:“既雕既琢,復歸于樸!鄙品!

          46、顏書極神妙,以深墨重筆效之,輒不合度。問:神妙何在?曰:凡學人所不能到處,即其神妙處。

          47、死指活腕,書家無等等咒也。指死則筆直,腕活則字靈。

          48、一羽示風向,一草示水流。

          49、自己打敗自己的失敗是最可悲的失敗,自己戰勝自己是最可貴的勝利。

          50、疏勢不補,密勢補之!毒懦蓪m》“圣”字上畫,“舜”字下點,皆補法也。若“乃”、“力”等字,左上右下皆缺勢,無可補。

          51、失敗是堅韌的最后考驗。

          52、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53、世界會向那些有目標和遠見的人讓路(馮兩努――香港著名推銷商)

          54、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勇于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55、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唐·韓渥)

          56、學書當自成一家之體。北宋文學家,史學家 歐陽修 《學書自成家說》

          57、冷看古人用筆,勿參以雜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58、道足以忘物之得春,志足以一氣之盛衰。

          59、字之縱橫,猶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傾欹。

          60、點畫皆有筋骨,字體自然雄媚。唐代書法家 顏真卿 《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

          61、聰明在于勤奮,天才在于積累。

          62、茫茫四海人無數,哪個男兒是丈夫。

          63、拳要打,字要練。

          64、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

          65、時時只見龍蛇走(唐·李白)

          66、造物之前,必先造人。

          67、雖妙算不能量其力(唐·張懷謹)

          68、揮毫落筆如云煙。

          69、既曰分間布白,又曰疏處可走馬,密處不透風,何其言之不相謀耶?不知前言是講立法,后言是論取勢,二者不兼,焉能盡妙。唐代北海、河南書,真是善于取勢者。

          70、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唐·張懷謹)

          71、握筆之法,虛掌實指。指聚則實,指實則掌自然虛。

          72、意居筆先,形隨法立。

          73、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74、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

          75、清平樂六盤山--不到長城非好漢

          76、讀萬卷書,行萬里。

          77、要戰勝恐懼,而不是退縮。

          78、不熟則不成字,熟一家則無生氣。熟在內不在外,熟在法不在貌。

          79、一個今天勝過兩個明天。

          80、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南北朝·蕭衍)

          81、內典《金經》云:“非法非非法!睍椅虻么嗽E,何患食古不化。

          82、一種理想就是一種力量!

          83、我們是驕傲還是謙卑,全取決于事業的成就。

          84、筆須凌空,固也。然學者誤會斯語,每走入空滑一路去。必曰氣空筆實,方能無弊。

          85、挑戰極限,身先神顯風光正茂,出類擾萃。

          86、翰墨之美,多以身后騰聲。 唐代書法家 張懷瓘

        書法名言5

          1、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南朝梁皇帝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

          2、時時只見龍蛇走。——唐代詩人李白

          3、婉若銀鉤,漂若驚鸞。——西晉書法家索靖

          4、古人論書云: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故當熟之于手,必先修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書之于手,如是而為書焉。——《書法三味》

          5、無聲之音,無形之相。——唐代書法家張懷瓘

          6、龍跳天門,虎臥鳳閣。

          7、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獜垜崖

          8、夫書稟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筆勢》

          9、怒猊抉五,渴驥奔泉!彼挝膶W家,史學家歐陽修《新唐書·徐浩傳》

          10、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拼鷷覍O過庭

          11、老夫之書,本無法也!彼卧娙、詞人、書法家黃庭堅《山谷文集》

          12、喜即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即氣郁而字斂,樂則字平而字麗。情有重輕,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深淺,變化無窮!惱[曾《翰林要訣》

          13、書肇于自然。——蔡邕

          14、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赡辍额U園畫論》

          15、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椖隆稌ㄑ叛浴

          16、夫人靈于萬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發,蘊之為道德,顯之為經綸,樹之為勛猷,立之為節操,宣之為文章,運之為字跡。——項穆《書法雅言》

          17、疾風吹勁草,烈火煉真金;不經寒霜苦,安能香襲人。鋒自磨礪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練,焉能藝精深。——李鐸

          18、云鶴游天,群鴻戲海!铣夯实凼捬

          19、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

          20、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21、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瞥_國宰相房玄齡《晉書·王羲之傳》

          22、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一不可以為書!獎⑽踉浴端嚫拧

          23、寫字如畫狗,越描越丑。

          24、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云煙!拼娙硕鸥Α讹嬛邪讼筛琛

          25、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K軾《書論》

          26、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珯

          27、筆禿千管,墨磨萬錠!K軾

          28、隨人作計終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彼卧娙恕⒃~人、書法家黃庭堅《以右軍書數種贈丘十四》

          29、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30、一點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畫失所,如壯士之折一肱。——元末明初文史學家陶宗儀《書史會要·書法》

          31、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拼娙硕鸥Α蹲砀栊小

          32、且其浩浩落落之懷,一皆寓于筆墨之際,所謂品高,韻自勝焉!獜堛洹妒瘽嬚Z錄》

          33、心正則筆正!彼挝膶W家蘇軾《書唐氏六家書后》

          34、故書也者,心學也;寫字者,寫志也!獎⑽踺d《藝概》

          35、怒蹄蹴踏蒼山頹,岧嶤臃腫難為狀。——清代文人嚴允肇《洗象行》

          36、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獡P雄《法言》

          37、揮毫落筆如云煙!鸥

          38、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总

          39、行于簡易閑澹之中,而有深遠無窮之味!稖

          40、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n渥

          41、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項穆《書法雅言》

          42、翰墨之美,多以身后騰聲!拼鷷覐垜循

          43、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獜垙┻h

          44、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獙O過庭《書譜》

          45、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丑,在于心手!獜垙┻h《法書要錄》

          46、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閑圣道也!椖隆稌ㄑ叛浴

          47、學書當自成一家之體。——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學書自成家說》

          48、字不可重筆,話不可亂傳。

          49、書之要,統于“骨氣”二字。——清代文學家劉熙載《藝概·書概》

          50、書法不過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關頭。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旌透杜R池心解》

          51、書中有畫,畫中亦有書!宕鷮W者方玉潤《星烈

          52、龍威虎振,劍拔弩張!

          53、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李嗣真

          54、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于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志氣不和,字則顛仆。——虞世南《筆髓論》

          55、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風節著者,代不乏人。論世者,慕其人,益重其書,書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旌透杜R池心解》

          56、無聲之音,無形之相!獜垜阎

          57、拳要打,字要練。

          58、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獎⑽踺d《藝概》

          59、或重若崩云,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拼鷷覍O過庭《書譜》

          60、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面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正。——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王羲之傳論》

          61、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劉熙載《藝概》

          62、玄妙之意,出于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間;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唐代書法家張懷瓘《書議》

          63、夫馬,筋多肉少為上,肉多筋少為下;書亦如之,皆欲骨內相稱,神貌洽然!拼鷷覐垜循彙读w書論》

          64、字怕練,馬怕騎。

          65、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倉頡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稱書,遺跡石鼓。

          66、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一不可以為書!獎⑽踉浴端嚫拧

          67、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K軾《書論》

          68、喜即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即氣郁而字斂,樂則字平而字麗。情有重輕,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深淺,變化無窮!惱[曾《翰林要訣》

          69、故書也者,心學也;寫字者,寫志也!獎⑽踺d《藝概》

          70、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米芾

          71、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72、筆下龍蛇似有神!獜垜阎

          73、或寄以騁縱橫之志,或托以散郁結之懷。雖至貴不能抑其高,雖妙算不能量其力!獜垜阎

          74、字不可重筆,話不可亂傳。

          75、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獜垙┻h

          76、且其浩浩落落之懷,一皆寓于筆墨之際,所謂品高,韻自勝焉!獜堛洹妒瘽

          77、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丑,在于心手。——張彥遠《法書要錄》

          78、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獎⑽踺d《藝概》

          79、夫人靈于萬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發,蘊之為道德,顯之為經綸,樹之為勛猷,立之為節操,宣之為文章,運之為字跡。——項穆《書法雅言》

          80、無聲之音,無形之相。——張懷謹

          81、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钏谜

          82、夫書稟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筆勢》

          83、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揚雄《法言》

          84、古人論書云: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故當熟之于手,必先修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書之于手,如是而為書焉!稌ㄈ丁

          85、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椖隆稌ㄑ叛浴

          86、云鶴游天,群鴻戲海。

          87、字無百日功。

          88、筆禿千管,墨磨萬錠!K軾

          89、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于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志氣不和,字則顛仆!菔滥稀豆P髓論》

          90、手與神運,藝從心得。其志一于書,軒冕不能移,貧賤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終其身!煳拈L《續書斷》

          91、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閑圣道也!椖隆稌ㄑ叛浴

          92、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獎⑽踺d《藝概》

          93、龍跳天門,虎臥鳳閣。

          94、覽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論之中,理俗儒之諍!w壹《非草書》

          95、夫書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務也。雖其為道,賢不肖皆可學,然賢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豈以不肖者能之而賢者遽棄之不事哉!——朱文長《續書斷》

          96、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孫過庭《書譜》

          97、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松年《頤園畫論》

          98、拳要打,字要練。

          99、揮毫落筆如云煙。——杜甫

          100、字怕練,馬怕騎。

          101、書法不過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關頭。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旌透杜R池心解》

          102、玄妙之意,出于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間;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獜垜阎

          103、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獎⑽踺d《藝概》

          104、凡善書畫者,未有不品學兼長,居官更講政績聲名,所以后世貴重!赡辍额U園論畫》

          105、龍威虎振,劍拔弩張!

          106、書肇于自然!嚏

          107、寫字如畫狗,越描越丑。

          108、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

          109、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110、時時只見龍蛇走!畎

          111、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韓渥

          112、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風節著者,代不乏人。論世者,慕其人,益重其書,書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臨池心解》

          113、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獙O過庭

          114、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椖隆稌ㄑ叛浴

          115、婉若銀鉤,源若驚鸞!骶

          116、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珯

          117、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獜垜崖

          118、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119、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東晉·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

          120、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宋·盧梅坡·雪梅)

          121、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南朝·劉勰·文心雕龍)

          122、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魯迅·無題)

          123、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南朝·謝靈運·登池上樓)

          12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唐·李商隱·霜月)

          125、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杜牧·過華清宮絕句)

          126、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唐·劉禹錫·秋詞)

          127、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鳳棲梧)

          128、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唐·杜甫·絕句)

          129、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130、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宋·林逋·山園小梅)

          131、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唐·劉禹錫·竹枝)

          132、螳螂捕蟬,黃雀在后。(吳越春秋)

          133、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呂氏春秋·盡數)

          134、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135、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東晉·陶淵明·飲酒)

          136、血沃中原肥勁草,寒凝大地發春華。(魯迅)

          137、風暖鳥聲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鶴·春宮怨)

          138、往者不可諫,來著猶可追。(論語·微子)

          139、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140、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說林訓)

          141、微微風簇浪,散作滿天星。(清·查慎行·舟夜書所見)

          142、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143、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謝朓餞別校書叔云)

          144、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唐·李白·北風行)

          145、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46、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岳飛·滿江紅)

          147、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毛澤東·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148、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49、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宋·柳永·雨霖鈴)

          150、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毛澤東·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

          151、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小雅·車轄)

          152、三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宋·陸游)

          153、茍余心之端直兮,雖僻遠其何傷?(屈原·涉江)

          154、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15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

          156、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白居易·長恨歌)

          15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158、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159、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州)

          160、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顧憲成)

          161、人生有新故,貴賤不相逾。(漢·辛延年·羽林郎)

          162、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唐·李賀·南國)

          163、心病終須心藥醫,解鈴還須系鈴人。(清·曹雪芹·紅樓夢)

          164、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165、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166、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167、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宋·歐陽修·蝶戀花)

          168、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169、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170、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淮南子·人間訓)

        書法名言6

          1、古人論書云: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故當熟之于手,必先修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書之于手,如是而為書焉。

          2、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風節著者,代不乏人。論世者,慕其人,益重其書,書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3、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

          4、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5、夫書稟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

          6、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

          7、玄妙之意,出于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間;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張懷謹

          8、且其浩浩落落之懷,一皆寓于筆墨之際,所謂品高,韻自勝焉。

          9、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書法名言7

          1、意居筆先,形隨法立。

          2、古人法書,篇有篇法,行有行法,字有字法,畫有畫法,是以名帖,只字半行不可茍且。

          3、鍥而舍之,朽木不折。

          4、書之心,主張布算,想象化裁,意在筆端,未形之相也。書之相,旋折進退,威儀神采,筆隨意發,既形之心也。明.項穆《書法雅言》

          5、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獎⑽踺d《藝概》

          6、或重若崩云,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唐代書法家孫過庭《書譜》

          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8、書要心思微,魄力大。微者條理與字中,大者磅礴乎字外。清.劉熙栽《藝概》

          9、花間酒氣,竹里棋聲。

          10、若知四海皆兄弟,何處相逢非故人。陳剛中

          11、作字要手熟則氣神完實而有余韻,于靜中自是一樂事。宋蘇軾《東坡題跋》

          12、圣境之下,調心養神。

          13、振衣千仞崗,濯足萬里流!弊鲿氂写藲庀蟆6浼毿倪\意,則又如穿針者束線納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竅。

          14、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

          15、怒猊抉五,渴驥奔泉!彼挝膶W家,史學家歐陽修《新唐書·徐浩傳》

          16、不見真跡,不知妙境;不觀古刻,孰辨敗筆。

          17、萬眾皆苦,唯有我甜。

          18、不學自知,不問自曉。

          19、晉唐媲美,晉以韻勝,唐以力勝;晉人法度,難以揣摩,唐人法度,歷歷可數。

          20、事理通達,心氣和平。

          21、不求形似,正是潛移造化而于天游;近人只求形似,欲似所以愈離。清.惲壽平《歐香館畫跋》

          22、不勤于始,將悔于終。

          23、追求贊譽的人,功績不會很大。普魯塔克

          24、學而不舍,金石可鏤。

          25、歐書貌方而意圓;褚書貌柔而意剛;顏書貌厲而意和。

          26、信仰是偉大的情感,一種創造力量。高爾基

          27、書法者,書而有法之謂,故筆落紙上,即入“法”中,動靜皆能含法為上乘。唐.歐陽旬《用筆論》

          28、有筆有墨謂之畫,有韻有趣謂之筆墨,瀟灑風流遺之韻,盡變窮奇謂之趣。清.惲壽平《香館畫禪》

          29、人多山倒,力眾海移。

          30、筆畫極繁之字,當促其小畫,展其大畫。如《九成宮》“鑿”、“鑒”、“臺”、“縈”等字皆是。

          31、有很多良友,勝于有很多財富。莎士比亞

          32、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獜垙┻h

          33、就是神,在愛情中也難保持聰明。培根

          34、我是幸福的,因為我愛,因為我有愛。──白朗寧

          35、字心貴聚,不可并頭。

          36、今書之美字鐘,王,其功在執筆用筆。元.解縉《春雨雜述》

          37、青春最漂亮的裝飾應該是勇氣。雷馬克

          38、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39、古人論書云: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故當熟之于手,必先修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書之于手,如是而為書焉!稌ㄈ丁

          40、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筆用力,獻酎之麗。東漢.蔡邕《石室神授筆勢》

          41、人生在勤,不索何獲。

          42、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于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志氣不和,字則顛仆!菔滥稀豆P髓論》

          43、內典《金經》云:“非法非非法。”書家悟得此訣,何患食古不化。

          44、所謂青春,就是心理的年輕。松下幸之助

          45、青春之所以幸福,就因為它有前途。果戈里

          46、蠅頭楷宜用大筆提空寫,勢乃開展。

          47、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但亦為他人寫照而已。清.劉熙載《藝概》

          48、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可以形器求也。宋.沈括《夢溪筆談》

          49、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50、臨不測之水,使人神清;登高萬仞之山,自然意遠。唐.張懷灌《書斷》

          51、氣韻有發于墨者,有發于筆者,有發于意者,有發于無意者。發于無意為上,法于意次之,發于筆又次之,發于墨下矣。清.張庚

          52、破釜沉舟,戰則必勝。

          53、當一扇門關上時,另一扇會打開。塞萬提斯

          54、書法不過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關頭。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旌透杜R池心解》

          55、好古不知今,每每入于惡道;趨時不知古,侵侵陷于時俗。

          56、行書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縱于真;草行近草,而斂于草。

          57、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諺語

          58、要企圖永遠活下去,你不會成功的.。蕭伯納

          59、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60、未經苦楚,不信神佛。

          61、唐代諸賢,運筆有靜躁之分,立體有夷險之別,實則殊途同歸,無所分別。

          62、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椖隆稌ㄑ叛浴

          63、東家西舍同時發,北去南來不逾月。李白

          64、不要說謊,不要害怕真理。列夫托爾斯泰

          65、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66、強者容易堅強,正如弱者容易軟弱。愛默生

          67、老夫之書,本無法也!彼卧娙、詞人、書法家黃庭堅《山谷文集》

          68、離形得似,書家上乘。然此中消息甚微,不可死在句下。

          69、書重用筆,用之存乎其人。故善書者用筆,不善書者為筆所用。

          70、筆底深秀,自然有氣韻,有書卷氣。清.蔣驥《傳神秘要》

          71、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石玉昆

          72、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73、古之所謂實指虛掌者,謂五指皆貼管為實,其小指貼名指,空中用力,令到指端,非緊握之說也。握之太緊,力止在管,而不注毫端,其書必拋筋露骨,枯而且弱。清.包世臣《安吳論書》

          74、萬事開頭難,每門科學都是如此。馬克思

          75、筆要巧拙互用,巧則靈便,拙則渾古,合而參之,落筆自無輕佻渾濁之病矣。清.秦祖永《繪事津梁》

          76、厚積薄發,志在必得。

          77、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獜垜崖

          78、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會誠實。拉羅什夫利

          79、冷看古人用筆,勿參以雜念,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80、婉若銀鉤,源若驚鸞!骶

          81、逆筆起,最得勢。褚河南書,都逆起,隸法也。

          82、耐心和持久勝過激烈和狂熱。拉封丹

          83、不熟則不成字,熟一家則無生氣。熟在內不在外,熟在法不在貌。

          84、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一不可以為書!獎⑽踉浴端嚫拧

          85、飄如游云,矯若驚龍!铣に挝膶W家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

          86、書之神韻,雖得于心,然法度必講資學。沈括《夢溪筆談》

          87、晉人書,形不貫而氣貫;唐人書,形氣具貫。

        書法名言8

          1、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血。(許廣平載于《欣慰的紀念》)

          2、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學習上的。

          3、倘能生存,我當然仍要學習。

          4、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

          5、《書孔子廟堂碑后》云:“論者率愛世南書飄逸蘊藉,然其從容規矩準繩之中,學者須心得也。”

          6、友誼是兩顆心真誠相待,而不是一顆心對另一顆心的敲打。

          7、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8、金子做了骨髓,也還是站不直。

          9、貪安穩就沒有自由,要自由就要歷些危險。只有這兩條路。

          10、其實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1、正如逆水行舟,無論怎樣看風看水,目的只有一個---向前。

          12、你的.反抗,是為了希望光明的到來罷?……但我的反抗,卻不過是與黑暗搗亂。

          13、要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魯迅名言

          14、周樹人,筆名魯迅,周樹人的名言就是魯迅名言。

          15、一條大河能容納很多溪澗的流水;一座高山是千萬噸土石壘成,廣泛地汲取知識吧,愿你像高山大河那樣博大精深。

          16、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

          17、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

          18、巨大的建筑,總是一木一石疊起來,我們何妨做做這一木一石呢?我時常做些零碎事,就是為此。

          19、寫小說,說到底,就是寫人物。小說藝術的精華就是創造人物的藝術。--魯迅名言

          20、讀書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腦到--魯迅名言

        書法名言9

          1、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留傳到遙遠的后世。——莎士比亞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蘇軾《書論》

          3、一人傳虛,百人傳實。

          4、覽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論之中,理俗儒之諍!w壹《非草書》

          5、筆下龍蛇似有神!獜垜阎

          6、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德萊塞

          7、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8、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一不可以為書!獎⑽踉浴端嚫拧

          9、人看從小,馬看踢蹄。

          10、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笾亳R

          11、龍無云不行,魚無水不生。

          12、打人不打臉,吃飯不奪碗。

          13、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珯

          14、誠信是一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

          15、誠實人說的話,像他的抵押品那樣可靠。——塞萬提斯

          16、誠實是一個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東西——喬臾

          17、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閑圣道也。——項穆《書法雅言》

          18、且其浩浩落落之懷,一皆寓于筆墨之際,所謂品高,韻自勝焉!獜堛洹妒瘽嬚Z錄》

          1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0、一手捉不住兩條魚,一眼看不清兩行書。

          21、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顿Y治通鑒》

          22、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揚雄《法言》

          23、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椖隆稌ㄑ叛浴

          24、筆禿千管,墨磨萬錠!K軾

          25、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26、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頤

          27、人講禮義為先,樹講花果為原。

          28、玄妙之意,出于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間;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獜垜阎

          29、手與神運,藝從心得。其志一于書,軒冕不能移,貧賤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終其身。——朱文長《續書斷》

          30、信用是難得失的,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時的言行而失掉!靥锎笞

          31、一個不敵兩人計,三人合唱二臺戲。

          32、誠信為人之本!斞

          33、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李嗣真

          34、云鶴游天,群鴻戲海。

          35、欺人只能一時,而誠信才是長久之策!s翰·雷

          36、大欺小,不公道;大幫小,呱呱叫。

          37、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8、時時只見龍蛇走。——李白

          39、不認識痛苦,就不是一條好漢。 ——雨 果

          40、微小的知識使人驕傲,豐富的知識使人謙遜。——達芬奇

          41、善良——這是天才者的偉大品質之一!哺駹

          42、要我們買他的誠實,這種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譽!址蚋

          43、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抉R光

          44、飄若浮云,矯若驚龍。

          45、失去了誠信,就等同于敵人毀滅了自己。——莎士比亞

          46、或寄以騁縱橫之志,或托以散郁結之懷。雖至貴不能抑其高,雖妙算不能量其力。——張懷謹

          47、誠實是力量的一種象征,它顯示著一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艾琳·卡瑟

          48、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椖隆稌ㄑ叛浴

          49、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長緩慢的植物。 ——華盛頓

          50、寫字如畫狗,越描越丑。

          51、一羽示風向,一草示水流。

          52、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風節著者,代不乏人。論世者,慕其人,益重其書,書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臨池心解》

          53、瓜無滾圓,人無十全。

          54、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富蘭克林

          55、喜即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即氣郁而字斂,樂則字平而字麗。情有重輕,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深淺,變化無窮。——陳繹曾《翰林要訣》

          56、夫書稟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嚏摺妒疑袷诠P勢》

          57、內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師

          58、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雨 果

          59、一手難遮兩耳風,一腳難登兩船。

          60、十月懷胎,一朝分娩。

          61、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赡辍额U園畫論》

          62、患難困苦,是磨煉人格之最高學校。 ——梁啟超

          63、如果習慣于說空話,最可敬的人也會失掉尊嚴。——格言

          64、不須犯一口說,不須著一意念,只憑真真誠誠行將去,久則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呂坤

          65、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蹑

          66、出門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67、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68、揮毫落筆如云煙!鸥

          69、真話說一半常是彌天大謊。——富蘭克林

          70、偉大人格的素質,重要的是一個誠字。——魯迅

          71、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

          72、一筆畫不成龍,一鍬挖不出井。

          73、見人不施禮,枉跑四十里;見人施一禮,少走十里地。

          74、書肇于自然。——蔡邕

          75、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睹献印るx婁上》

          76、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丑,在于心手。——張彥遠《法書要錄》

          77、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于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志氣不和,字則顛仆。——虞世南《筆髓論》

          78、小的不哄,老的不欺。

          79、一分價錢一分貨,十分價錢買不錯。

          80、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

          81、單獨一個人可能滅亡的地方,兩個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巴爾扎克

          82、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定會有一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高爾基

          83、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劉熙載《藝概》

          84、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总

          85、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踉X夫

          86、字無百日功。

          87、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 ——拉法特

          88、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89、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獎⑽踺d《藝概》

          90、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

          91、誠信者,天下之結也!赌印

          92、一樣事,百樣做。

          93、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張彥遠

          94、書法不過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關頭。品高者,一點一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臨池心解》

          95、小心不怕多,有禮不在遲。

          96、龍威虎振,劍拔弩張。——袁昂

          97、不怕衣服有補釘,只怕心靈有污點。

          98、對眾人一視同仁,對少數人推心置腹,對任何人不要虧負。 ——莎士比亞

          99、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獙O過庭《書譜》

          100、字不可重筆,話不可亂傳。

          101、龍跳天門,虎臥鳳閣。

          102、禍莫大于無信——傅玄

          103、無聲之音,無形之相!獜垜阎

          10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05、故書也者,心學也;寫字者,寫志也。——劉熙載《藝概》

          106、人背信則名不達!獎⑾

          107、自不誠,則欺心而棄己,與人不誠,則喪德而增怨。——宋·楊時《河南程氏粹言·論學篇》

          108、讓禮一寸,得禮一尺。

          109、真誠是一種心靈的開放!_什富科

          110、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n渥

          111、叫人不蝕本,舌頭打個滾。

          112、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劉熙載《藝概》

          113、最困難之時,就是離成功不遠之日。 ——拿破侖

          114、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献

          115、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美好。——雷鋒

          116、夫人靈于萬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發,蘊之為道德,顯之為經綸,樹之為勛猷,立之為節操,宣之為文章,運之為字跡!椖隆稌ㄑ叛浴

          117、婉若銀鉤,源若驚鸞。——索靖

          118、道德確實不是指導人們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條,而是指導人們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學說!档,德國哲學家

          119、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獙O過庭

          120、十個錢要花,一個錢要省。

          121、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献

          122、打怕的人是假的,敬怕的人是真的。

          123、在各種孤獨中間,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獨。 ——巴爾扎克

          124、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填U

        書法名言10

          1、學書須臨唐碑,到極勁鍵時,然后歸到晉人,則神韻中自俱骨氣,否則一派圓軟,便寫成軟弱字矣!鹤

          2、學書須步趨古人,勿依傍時人。學古人須得其神骨,勿徒其貌似。清。梁讞《平書貼》

          3、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閑圣道也!椖

          4、古人論書云: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故當熟之于手,必先修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書之于手,如是而為書焉!稌ㄈ丁

          5、筆心,帥也,副毫,卒徒也!獎⑽踺d

          6、陽氣明而華壁立,陰氣大而風神生!豸酥

          7、甘從千日醉,恥與萬人同。

          8、日月兩輪天地眼,詩書萬卷圣賢心。

          9、從來多古意,可以賦新詩。

          10、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閑圣道也!。項穆《書法雅言》

          11、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揚雄《法言》

          12、欲知后筆起,意在前筆止,明乎此,則筆筆呼應,字字接貫,前后左右,自能一氣相生矣。

          13、日麗千芳鬧,風和百鳥鳴。

          14、中天明月懸肝膽,大海澄波漾性情。

          15、或寄以騁縱橫之志,或托以散郁結之懷。雖至貴不能抑其高,雖妙算不能量其力!獜垜阎

          16、心源無風雨,浩氣養乾坤。

          17、揮毫落筆如云煙!鸥

          18、江山入畫,意氣凌云。

          19、學古人書,須得其神骨,魄力氣格,命脈,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清。梁讞《學書論》

          20、筆下留有余地步,胸中養無限天機。

          21、凡臨古人書,須平心耐性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淺嘗輒止,見異既遷。清。梁章鉅《學字》

          22、學書時時臨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書細看,令入神,乃到妙處。惟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北宋。黃庭堅《論書》

          23、凡學書字,先學執筆,若真書,去筆頭兩寸一分,若行草書,去筆頭三寸一分。下筆點畫波奈屈曲,皆需一身之力送之。——衛鑠

          24、書有未曾經我讀,事無不可對人言。

          25、先資政公曰:凡書未成家者,宜日與古貼為緣,無論何貼,皆足以范我筆力。清。梁章鉅《學字》

          26、古人學書不盡臨摹,張古人書于壁間,觀之入神,則下筆時隨人意。學書即成,且氧于心中無俗氣,然后可以作,示人為揩式!S庭堅

          27、真在內者,神動于外,是所以貴真也!肚f子》

          28、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29、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濉⑽踺d《藝概》

          30、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柳公權

          31、云水風度,松柏氣節。

          32、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松年

          33、故凡得名跡,一望而知為何家者,而通篇意氣歸于本家者,真跡也。一望知為何家之書,細求以本家所習前人法而不見者,仿書也。清。包世臣《安吳論書》

          34、學書一字一筆須從古貼中來,否則無本。早矜脫化,必規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繼采諸美,變動弗拘。斯為不掩性情,自辟門經!鹤

          35、不求形似,正是潛移造化而于天游;近人只求形似,欲似所以愈離!獝翂燮

          36、婉若銀鉤,源若驚鸞。

          37、凡善書畫者,未有不品學兼長,居官更講政績聲名,所以后世貴重!濉K赡辍额U園論畫》

          38、喜即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即氣郁而字斂,樂則字平而字麗。情有重輕,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深淺,變化無窮!。陳繹曾《翰林要訣》

          39、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于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志氣不和,字則顛仆!啤S菔滥稀豆P髓論》

          40、夫書稟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獤|漢。蔡邕《石室神授筆勢》

          41、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揚雄

          42、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項穆

          43、風云論道,筆墨通天。

          44、立志不隨流俗轉,留心學到古人難。

          45、筆法尚圓,過圓則弱而無骨。體裁尚方,過方則剛而不韻。

          46、凡善書畫者,未有不品學兼長,居官更講政績聲名,所以后世貴重。——松年

          47、不矜威益重,無私功自高。

          48、學一半撒一半,未嘗全學;非不欲全,實不能全,亦不必全也!嵃鍢

          49、故學書全無貼意,如舊家子弟,不過循規蹈矩,飽暖終身而已。清。錢泳《書學》

          50、龍威虎振,劍拔弩張。

          51、且一食之美,惟飽其日,倘一觀而悟,則潤于終身。唐。張壞灌《六體書論》

          52、書有未觀皆可讀,事已經過不須提。

          53、書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氣立矣!嚏

          54、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可以形器求也。——沈括

          55、立品直須同白玉,讀書何止到青云。

          56、習古人書,必先專精議一家。至于信手觸筆,無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貫眾有,亦決不能自成一家,到得似來,只為此家所蓋,枉費一生氣力。——王淑

          57、世事滄桑心事定,胸中海岳夢中飛。

          58、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一不可以為書。——劉熙栽

          59、書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則直率而無化境矣!洳

          60、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大要臨古人墨跡,布置間架,擔破管,書破紙,方有功夫。明。解縉《學書法》

          61、初學不外臨摹。臨書得其筆意,摹書得其間架。臨摹既久,則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變通。清。周星蓮《臨池管見》

          62、凡臨摹須專力一家,然后以各家總覽揣摩,自然胸中饜飫,腕下精熟。久之眼光廣闊,志趣高深,集眾長以為己有,方得出群境地。——朱和羹

          63、先學間架,古人所謂結字也;肩間架即明,則學用筆。間架可看石碑,用筆非真跡不可。清。馮班《鈍吟書要》

          64、云卷千峰色,泉和萬籟色。

          65、用筆之勢,特須藏鋒,鋒若不藏,字則有病,病且未去,能何有焉。——徐浩

          66、人到萬難須放膽,事當兩可要平心。

        書法名言11

          1、學楷宜由唐而晉,隸則非漢不可。

          2、漢隸筆筆逆,筆筆蓄。起處逆,收處蓄。

          3、字之縱橫,猶屋之楹梁,宜平直,不宜傾欹。

          4、古碑貴熟看,不貴生臨,心得其妙,藉筆以達之,方能神似。

          5、意居筆先,形隨法立。

          6、欲知后筆起,意在前筆止,明乎此,則筆筆呼應,字字接貫,前后左右,自能一氣相生矣。

          7、筆法尚圓,過圓則弱而無骨。體裁尚方,過方則剛而不韻。

          8、熟能生巧,凡事皆然。書未熟而專事離奇,魔道也。弄巧成拙,不如守拙。

          9、秦漢之書,其巧處可及,其拙處不可及。

          10、工夫深,結體自穩;天姿好,落筆便超。

        書法名言12

          84、形者,其形體也;神者,其神采也。

          85、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

          86、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可紹于古人。

          87、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不可以為書。

          88、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

          89、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

          90、凡臨古人始必求其似,久久剝換,遺貌取神。

          91、且一食之美,惟飽其日,倘一觀而悟,則潤于終身。

          92、不泥古法,不執己見,惟在活而已矣。

          93、成形結字,得形體不如得筆法,得筆法不如得氣象。

          94、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可以形器求也。

          95、古人作書,于聯絡處見章法;于灑落處見意境。

          96、吾書雖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

          97、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

          98、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閑圣道也。

          99、學書易少年時將楷書寫定,始是第一層手。

          100、故有筆法而有生動之情,有墨氣而有活潑之致。

          101、所謂神品,于吾神所著故也。

          102、書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則直率而無化境矣。

          103、初學書類乎本,緩筆定其行勢,忙則失其規矩。

          104、只學一家,學成不過為人作奴婢;集眾長歸于我,斯為大成。

          105、古之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而至于行草,亦不離乎楷正。

          106、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

          107、臨摹用工,是學書大要,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筆,后像行體。

          108、凡臨古人書,須平心耐性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淺嘗輒止,見異既遷。

          109、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非己書也,故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

          110、蓋法高于意則用法,意高于法則用意,用意正其神明于法也。

          111、夫心合于氣,氣合于心;神,心之用也,心必靜而已矣。

          112、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即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

          113、書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氣立矣。

          114、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

          115、學古人書,須得其神骨,魄力氣格,命脈,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

          116、學術通于學仙,鐘神最上,鐘氣此之,鐘形又此之。

          117、學書須步趨古人,勿依傍時人。學古人須得其神骨,勿徒其貌似。

          118、學一半撒一半,未嘗全學;非不欲全,實不能全,亦不必全也。

          119、作書須自家主張,然不是不學古人;須看真跡,然不是不學碑刻。

          120、作書起轉收縮,須極力頓挫,筆法既得,更多臨唐貼以嚴其結構。

          121、故學書全無貼意,如舊家子弟,不過循規蹈矩,飽暖終身而已。

          122、取意舍形,無所求意。故得其形,意溢于形;失其形,意云何哉?

          123、臨摹古人不在對臨,而在神會,目意所結,一塵不入,似而不似,不容思議。

          124、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摩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

          125、先資政公曰:凡書未成家者,宜日與古貼為緣,無論何貼,皆足以范我筆力。

          126、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丑,在于心手。

          127、學書之要,唯取神,氣為佳,若模象體勢,雖形似而無精神,乃不知書者所為耳。

          128、書貴入神,而神有我神他身之別。入他身者,我化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為我也。

          129、取法乎上,僅得乎中,人人言之。然天下最上的境界,人人要到,卻非人人所能到。

          130、古貼字體大小,頗有相徑庭者。如老翁攜幼孫行,長短參差,而情意真執,痛癢相關。

          131、學書須臨唐碑,到極勁鍵時,然后歸到晉人,則神韻中自俱骨氣,否則一派圓軟,便寫成軟弱字矣。

          132、故學必有法,成則無體,欲探其奧,先識其門。有知其門不知其奧,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

          133、手與神運,藝從心得。其志一于書,軒冕不能移,貧賤不能屈,浩然心得,以終其身。

          134、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風節著者,代不乏人,論世者,慕其人,益重其書,書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135、要使筆落紙上,精神能沖其中,氣韻目暈于外。似生實熟,圓轉流暢,則筆筆有筆,筆筆無痕矣。

          136、故之書道玄妙,必資于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機巧必須于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137、先學間架,古人所謂結字也;肩間架即明,則學用筆。間架可看石碑,用筆非真跡不可。

          138、初學不外臨摹。臨書得其筆意,摹書得其間架。臨摹既久,則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變通。

          139、機者,傳奇之精神;趣奇,傳奇之風致。少此二物,則如泥人土馬,有生形而無升氣。

          140、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大要臨古人墨跡,布置間架,擔破管,書破紙,方有功夫。

          141、古人筆法淵源,其最不同處,最多相合。李北海云:似我者病。正以不同處求同,不似處求似,同于似者皆病也。

          142、其有一點一畫,意態縱橫,偃亞中間,綽有馀裕,結字峻秀,類于生動,幽若深遠,煥若神明,以不測為量者,書之妙也。

          143、夫字以神為精魄,神若不知,則字無態度也;以心為筋骨,心若不堅,則字無勁健也;以副毛為皮膚,副若不圓,則字無溫潤也。

          144、書之心,主張布算,想像化裁,意在筆端,未形之相也;書之相,旋折進退,威儀神采,筆隨意發,既形之心也。

          145、近代以來,殊不師古,而緣情棄道,才記姓名,或學不該贍,聞見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虛費精神。自非道靈感物,不可與談斯道矣!

          146、又學時不在旋看字本,逐畫臨仿,但貴行,住,坐,臥常諦玩,經目著心。久之,自然有悟入處。信意運筆,不覺得其精微,斯為善學。

          147、夫人靈于萬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發,蘊之為道德顯之為經綸,樹之為勛猷,立之為節操,宣之為文章,運之為字跡。

          148、夫書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務也。雖其為道,賢不肖皆可學,然賢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豈以不肖者能之而賢者遽棄之不事哉!

          149、學書一字一筆須從古貼中來,否則無本。早矜脫化,必規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繼采諸美,變動弗拘。斯為不掩性情,自辟門經。

          150、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故當熟其手,必先修諸德以熟之以身,德而熟之以身,書之于手,如是而為書焉。

          151、習古人書,必先專精議一家。至于信手觸筆,無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貫眾有,亦決不能自成一家,到得似來,只為此家所蓋,枉費一生氣力。

          152、至若磔髦竦骨,短截長,有似夫忠臣抗直補過匡主之節也;矩則軌轉,卻密就疏,有似夫孝子承順慎終思遠之心也;耀質含章,或柔或剛,有似夫哲人行藏知進知退之行也。

          153、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形,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臥若起,若愁若喜,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霧,若日月,縱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矣。

          154、風神者,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三須紙筆佳,四須險勁,五須高明,六須潤澤,七須向背得宜,八須時出新意。則自然長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澤之矍,肥者如貴游之子,勁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欹斜如醉仙,端楷如賢士。

        書法名言13

          1、臨摹用工是學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先求古人意指,然后用筆,然后像行體一樣。.朱履貞《學書捷要》

          2、學書易少年時寫楷書,始于第一層手。.梁梁《學書論》

          3、作書要自己主張,但不是不學古人;要看真跡,不是不學碑刻。.馮班〈鈍吟書要〉

          4、臨古人一定要求相似,長期剝換,外貌取神。.王淑的《論書滕語》

          5、不泥古法,不執己見,只活著。.鄭板橋

          6、學書六要;一氣質,二天資,三得法,四臨摹,五功,六識鑒。六要準備好,才能成家。.朱履貞《學書捷要》

          7、書法沒有秘密,只有用筆和結字耳。最近用筆還是有傳的,結字古法就夠了。變古法一定要勝過古人,但我不認識古人,但不拿古法真的不是書耳。.馮班《鈍吟書要》

          8、今天的學者以唐碑為宗。唐人種類繁多,又短又胖又瘦,各有秒;宋人種類少,蔡.蘇.黃.米都有缺陷。學者必須知道。.錢泳《履園叢話》

          9、石刻不能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經不是自己的書了,所以必須真正的跡象,是有趣的。.米霏《海岳名言》

          10、不善學者,即圣人的過處而學,所以被一首歌封鎖。今世學《蘭亭》的人多余。.《論書》黃庭堅

          11、古人學書不抄。張古人在墻間讀書,觀之入神,寫作時隨意。學書就成了,心里氧氣不俗氣,然后就可以做了,示人為擦。北宋黃庭堅《論書》

          12、臨摹古人不在臨臨,而在神會,目意所結,一塵不入,似而不似,不可思議。.沈灝〈畫塵〉

          13、而一食之美,只飽其日,若一觀而悟,則潤于終身。.張壞灌《六體書論》

          14、如果你堅持刻板印象,凝滯在胸前,你就不能參與活法。雖然參與活法也有自己的困難。奔放奔放,不超越范圍,所謂老師古而不泥于古。.朱和羹《臨池心解》

          15、先學間架,古人所謂結字;如果肩間架明亮,學會用筆。間架可以看到石碑,筆必須是真的。.馮班《鈍吟書要》

          16、所以思翁有謬論,概行掃卻,是最有功的'初學者。如果你已經進入門庭,那就是:與其過而棄,不如過而存。.朱和羹《臨池心解》

          17、凡臨摹一定要專心一家,然后用每個家庭的總結去揣摩,自然胸中飽滿,腕下熟悉。久而久之,眼光廣闊,志趣高遠,集眾長為己有,才能得到群境。.朱和羹〈臨池心解〉

          18、古人有言;隨人學人成舊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北宋.《論書》黃庭堅

          19、學書須步趨古人,勿依傍時人。學古人須得其神骨,勿徒其貌似。清.梁梁《平書貼》

          20、古人筆法起源于最不同的地方,最多是一致的。李北海云:像我的病。我們在不同的地方求同,在不同的地方求同,在不同的地方求同,在不同的地方求同。.云壽平《甌香館畫跋》

          21、所以學書沒有貼心,比如老家的孩子,只是循規蹈矩,終身飽暖。.錢泳《書學》

          22、可以和談斯道!.《筆陣圖》衛碩

          23、若分布少明,即思縱巧,使用不熟,便欲標奇,不學走先學趨也。.項穆《書法雅言》

          24、書法具有藝術性,是一種由實用文字發展而來的藝術。許多書法名言值得我們欣賞。

          25、學一半撒一半,不嘗全學;非不欲全,實不能全,也不必全。.鄭板橋

          26、學者比謹慎更貴,不能被古人欺騙。.《初月樓論書隨筆》吳德旋

          27、舊的拓本和拓手精,肥瘦不失,精神飽滿,而重要的是寫得法,寫得不法,即使是臨古人的墨跡,也無處不在。.梁梁《學書論》

          28、臨摹古人,必食古化,獨自成家。.李流芳

          29、學書時時臨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書細看,令入神,乃到妙處。惟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北宋.《論書》黃庭堅

          30、雖然我的書不是很好,但是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蘇軾〈論書〉

          31、臨書易失古人位置,多得古人筆意;摩書易得古人位置,多失古人筆意。.姜奎的《續書譜》

          32、學時不旋讀字本,逐畫臨仿,但貴行,住,坐,臥常意玩,經目著心。久而久之,自然有悟入。信心運筆,不覺得微妙,思想善于學習。.陳犧牲《負璇野錄》

          33、習古人書,首先要專心討論一個家庭。至于信手觸筆,一切都是相似的,然后可以兼收并蓄,淹沒所有人,千萬不要自己成家,只為這個家蓋,浪費一生的力氣。.王淑〈論書滕語〉

          34、廬臺云:畫不師古,如夜行無燭,便無入路。所以初學必以臨古為先。.秦祖永《繪事津梁》

          35、近人不知其用力所自出,專攻近體,可謂數典忘祖,怎能卓然自立!.范公勉《書法述要》

          36、初學書類本,慢筆定行勢,忙則失規矩。.王羲之《筆書論十二章》

          37、凡學者得其一,可以通過其余......北宋.歐陽修《試筆》

          38、取法上,只得中,人人言之。然而,世界上最高的境界,每個人都想到,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到達。.周星蓮《臨池管見》

          39、先資政公說:凡書未成家,宜日與古貼為緣,無論何貼,都足以模范我的筆力。.梁章菊《學字》

          40、大概寫的時候,盡古人,神氣少;不要強壯,但不要擺脫庸俗的疾病。所貴熟練,心手相應,斯為美。.姜奎的《續書譜》

          41、只有初學者不得不抄襲,用節儉的手很容易成就。他們都必須是古代著名的筆。他們把幾個案例放在一起,懸在座右上,日夜觀察,思考用筆的原則,然后復制。.姜奎的《續書譜》

          42、服古自運,臨古必有我。兩者合二為一,離二為.王淑〈論書滕語〉

          43、學古人書,必得其神骨,勇氣氣格,命脈,不徒似乎不求也。.梁梁《學書論》

          44、只學一家,學成不過是奴隸;集眾長歸我,斯為大成。翰林精言

          45、石湖云:學書一定是收昔人真跡的好人。你可以詳細看看他們的筆勢。如果法。如果你只看碑文,你只能得到書法和繪畫。你根本看不到他們的筆法和精神。.陳犧牲《負璇野錄》

        書法名言14

          1、凡落筆結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勢遞相映帶,無使勢背。

          2、書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

          3、護尾,點畫勢盡,力收之。

          4、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

          5、藏鋒,點畫出入之跡,欲左先右,至回左亦爾。

          6、匆匆不暇草書。

          7、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

          8、第一須存筋藏鋒,滅跡隱端。

          9、若欲學草書,又有別法。須緩前急后,字體形勢,狀如龍蛇,相鉤連不斷,仍須棱側起伏,用筆亦不得使齊平、大小一等。

          10、一點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畫失節,如壯士之折一肱。

          11、粗不為重,細不為輕。纖微向背,毫發死生。

          12、真則字終意亦終,草則行盡勢未盡。

          13、大率真書如立,行書如行,草書如走。

          14、風神骨氣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

          15、輕重出于心,而妙用應乎手。

          16、用筆須手腕輕虛。

          17、執筆在乎便穩,用筆在乎輕健,故輕則須沉,便則須澀,謂藏鋒也。不澀則險動之狀無由而生也,太流則便成浮滑,浮滑則是為俗也。

          18、趨變適時,行書為要;題勒方畐,真乃居先。

          19、思通楷則,少不如老;學成規矩,老不如少。

          20、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

          21、翰不虛動,下必有由。

          22、雖學宗一家,而變成多體,莫不隨其性欲,便以為姿。

          23、妙在執筆,令其圓暢,勿使拘攣。

          24、用筆當須如印印泥。

          25、大抵腕豎則鋒正,鋒正則四面勢全。次實指,指實則節力均平。次虛掌,掌虛則運用便易。

          26、作字要熟,熟則神氣完實而有余。

          27、凡學書者,得其一,可以通其余。

          28、學書如溯急流,用盡氣力,不離故處。

          29、書必有神、氣、骨、肉、血,五者闕一,不為成書也。

          30、學書時時臨摹,可得形似。大要多取古書細看,令入神,乃到妙處。惟用心不雜,乃是入神要路。

          31、凡書畫當觀韻。

          32、凡學書,欲先學用筆。

          33、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臨書易進,摹書易忘,經意與不經意也。

          34、用筆如折釵股,如屋漏痕,如錐畫沙,如壁坼!垅O股欲其曲折圓而有力,屋漏痕欲其橫直勻而藏鋒,錐畫沙欲其無起止之跡,壁坼者欲其無布置之巧。

          35、遲以取妍,速以取勁。先必能速,然后為遲。若素不能速而專事遲,則無神氣;若專務速,又多失勢。

          36、書以疏欲風神,密欲老氣。

          37、變態貴形不貴苦,苦生怒,怒生怪;貴形不貴作,作入畫,畫入俗:皆字病也。

          38、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

          39、前人多能正書,而后草書。蓋二法不可不兼有。

          40、學書須是收昔人真跡佳妙者,可以詳視其先后筆勢輕重往復之法,若只看碑本,則惟得字畫,全不見其筆法神氣,終難精進。

          41、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

          42、喜即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則氣郁而字斂,樂則氣平而字麗。情有重輕,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淺深,變化無窮。

          43、古人論詩之妙,必曰沉著痛快。惟書亦然,沉著而不痛快,則肥濁而風韻不足;痛快而不沉著,則潦草而法度蕩然。

          44、大字運上腕,小字運下腕,不使肉襯于紙,則運筆如飛。

          45、書法要旨,有正與奇。所謂正者,偃仰頓挫,揭按照應,筋骨威儀,確有節制是也。所謂奇者,參差起復,騰凌射空,風情姿態,巧妙多端是也。

          46、“無垂不縮,無往不收”,此八字真言,無等等咒也。

          47、作書所最忌者位置等勻,且如一字中,須有收有放,有精神相挽處。

          48、發筆處便要提得筆起,不使其自偃,乃是千古不傳語。蓋用筆之難,難在遒勁,而遒勁非是怒筆木強之謂,乃大力人通身是力,倒輒能起。

          49、書法雖貴藏鋒,然不得以模糊為藏鋒,須有用筆如太阿蕆截之意,蓋以勁利取勢,以虛和取韻。

          50、臂肘一懸,則周身之力自至矣。

          51、臂、腕、指三者功夫齊到,方能成書。

          52、本領者,將軍也;心意者,副將也。本領極要緊,心意附本領而生。

          53、用硬筆,須筆鋒揉入畫中,用軟筆,要提得空。用軟筆,管少側,筆鋒外出,筆肚著紙,然后指揮如意。用硬筆,管豎起,則筆鋒透背,無澀滯之病。

          54、楷書結構極難,而行草亦不易。

          55、礬紙書小字墨宜濃,濃則彩生。生紙書大字墨稍淡,淡則筆利。

          56、作書要發揮自己性靈,切莫寄人籬下。凡臨摹各家,不過竊取其用筆,非規規形似也。

          57、作行草最貴虛實并見。筆不虛,則欠圓脫;筆不實,則欠沉著。

          58、中鋒腕力尚矣,然腕力之運行,全在肘力左右之,非怒筆木強之謂。

          59、作書貴一氣貫注。凡作一字,上下有承接,左右有呼應,打疊一片,方為盡善盡美。

          60、古來善書者多善畫,善畫者多善書。書與畫殊途同歸也。

          61、用墨之法,濃欲其活,淡欲其華。

          62、書道,亦足以恢擴才情,醞釀學問也。

          63、字莫患乎散,尤莫病于結。散則貫注不下,結則擺脫不開。

          64、字畫本自同工,字貴寫,畫亦貴寫。以書法透入于畫,而畫無不妙;以畫法參入于書,而書無不神。

          65、離形得似,書家上乘,此中消息甚微。

          66、冷看古人用筆,不貴多寫,貴無間斷。

          67、作隸,須有萬壑千巖奔赴腕下氣象。

          68、習古人書,必先專精一家,至于信手觸筆,無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貫眾有。然非淹貫眾有,亦決不能自成一家。若專此一家,到得似來,只為此家所蓋,枉費一生氣力。

          69、結字須令整齊中有參差,方免字如算子之病。

          70、能用拙,乃得巧;能用柔,乃得剛。

          71、用筆沉勁,姿態乃出。

          72、執筆欲死,運筆欲活。指欲死,腕欲活。

          73、漢、唐隸法,體貌不同,要皆以沉勁為本。

          74、楷書不當布置平穩,然須從平穩入。

          75、用筆之法,見于畫之兩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斷不可企及者,則在畫之中截。

          76、畫法字法,本于筆,成于墨,則墨法尤書藝一大關鍵已。筆實則墨沉,筆飄則墨浮。

          77、臨摹古帖,筆畫地步必比帖肥長過半,乃能盡其勢而傳其意者也。

          78、篆書之圓勁滿足,以鋒直行于畫中也;分書之駿發滿足,以毫平鋪于紙上也。真書能斂墨入毫,使鋒不側者,篆意也;能以鋒攝墨,使毫不裹者,分意也。

          79、筋骨不生于筆,而筆能損之,益之;血肉不生于墨,而墨能增之,減之。

          80、欲知多力,觀其使運中途。何謂豐筋?察其紐絡一路。

          81、起筆為呼,承筆為應,或呼疾而應遲,或呼緩而應速。

          82、筆心,帥也;副毫,卒徒也。卒徒更番相代,帥則無代。論書者每曰“換筆心”實乃換向,非換質也。

          83、起筆欲斗峻,住筆欲峭拔,行筆欲充實,轉筆則兼乎住、起、行者也。

          84、書有振、攝二法。

          85、他書法多于意,草書意多于法。

          86、古人論用筆,不外“疾”、“澀”二字。澀非遲也,疾非速也。

          87、字有果敢之力,骨也;有含忍之力,筋也。

          88、書要曲而有直體,直而有曲致。

          89、用筆者皆習聞澀筆之說,然每不知如何得澀。惟筆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與之爭,斯不期澀而自澀矣。澀法與戰掣同一機竅,第戰掣有形,強效轉至成病,不若澀之隱以神運耳。

          90、書要心思微,魄力大。微者條理于字中,大者旁礴乎字外。

          91、學書者始由不工求工,繼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極也。

          92、書貴入神,而神有我神他神之別。入他神者,我化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為我也。

          93、畫山者必有主峰,為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筆,為余筆所拱向。主筆有差,則余筆皆敗,故善書者必爭此一筆。

          94、隸形與篆相反,隸意卻要與篆相用。以峭激蘊紆余,以倔強寓款婉,斯征品量。

          95、書之要,統于“骨氣”二字。

          96、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

          97、正書居靜以治動,草書居動以治靜。

          98、篆書要如龍騰鳳翥。

          99、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100、草書之律至嚴,為之者不惟膽大,而在心小。

          101、書藝與詩情、畫意合著一個靈魂,都強調簡約之美,氣韻之美,中和之美,它們體現著自古流傳下來的中國人民的審美情趣和理想。

          102、書法,就其現象而言,它是一門借助于漢字,追求運動、節奏、張力,有著無窮變化的點畫線條形式及其遞進組合態勢的抽象藝術。

          103、世人公認中國書法是最高藝術,就是因為它能顯出驚人奇跡,無色而具畫圖的`燦爛,無聲而有音樂的和諧,引人欣賞,心暢神怡。

          104、書,形學也,有形則有勢。

        書法名言15

          1、形者,其形體也;神者,其神采也。

          2、有功無性,神采不生;有性無功,神采不實。

          3、書之妙道,神采為上,形質次之,兼之者可紹于古人。

          4、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不可以為書。

          5、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

          6、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

          7、凡臨古人始必求其似,久久剝換,遺貌取神。

          8、且一食之美,惟飽其日,倘一觀而悟,則潤于終身。

          9、不泥古法,不執己見,惟在活而已矣。

          10、成形結字,得形體不如得筆法,得筆法不如得氣象。

          11、書畫之妙,當以神會,難可以形器求也。

          12、古人作書,于聯絡處見章法;于灑落處見意境。

          13、吾書雖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踐古人,是一快也。

          14、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一種正大光明之概。

          15、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閑圣道也。

          16、學書易少年時將楷書寫定,始是第一層手。

          17、故有筆法而有生動之情,有墨氣而有活潑之致。

          18、所謂神品,于吾神所著故也。

          19、書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則直率而無化境矣。

          20、初學書類乎本,緩筆定其行勢,忙則失其規矩。

          21、只學一家,學成不過為人作奴婢;集眾長歸于我,斯為大成。

          22、古之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而至于行草,亦不離乎楷正。

          23、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

          24、臨摹用工,是學書大要,然必先求古人意指,次究用筆,后像行體。

          25、凡臨古人書,須平心耐性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淺嘗輒止,見異既遷。

          26、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非己書也,故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

          27、蓋法高于意則用法,意高于法則用意,用意正其神明于法也。

          28、夫心合于氣,氣合于心;神,心之用也,心必靜而已矣。

          29、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即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

          30、書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氣立矣。

          31、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

          32、學古人書,須得其神骨,魄力氣格,命脈,勿徒貌似而不深求也。

          33、學術通于學仙,鐘神最上,鐘氣此之,鐘形又此之。

          34、學書須步趨古人,勿依傍時人。學古人須得其神骨,勿徒其貌似。

          35、學一半撒一半,未嘗全學;非不欲全,實不能全,亦不必全也。

          36、作書須自家主張,然不是不學古人;須看真跡,然不是不學碑刻。

          37、作書起轉收縮,須極力頓挫,筆法既得,更多臨唐貼以嚴其結構。

          38、故學書全無貼意,如舊家子弟,不過循規蹈矩,飽暖終身而已。

          39、取意舍形,無所求意。故得其形,意溢于形;失其形,意云何哉?

          40、臨摹古人不在對臨,而在神會,目意所結,一塵不入,似而不似,不容思議。

          41、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摩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

          42、先資政公曰:凡書未成家者,宜日與古貼為緣,無論何貼,皆足以范我筆力。

          43、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丑,在于心手。

          44、學書之要,唯取神,氣為佳,若模象體勢,雖形似而無精神,乃不知書者所為耳。

          45、書貴入神,而神有我神他身之別。入他身者,我化為古也,入我神者,古化為我也。

          46、取法乎上,僅得乎中,人人言之。然天下最上的境界,人人要到,卻非人人所能到。

          47、古貼字體大小,頗有相徑庭者。如老翁攜幼孫行,長短參差,而情意真執,痛癢相關。

          48、學書須臨唐碑,到極勁鍵時,然后歸到晉人,則神韻中自俱骨氣,否則一派圓軟,便寫成軟弱字矣。

          49、故學必有法,成則無體,欲探其奧,先識其門。有知其門不知其奧,未有不得其法而得其能者。

          50、手與神運,藝從心得。其志一于書,軒冕不能移,貧賤不能屈,浩然心得,以終其身。

          51、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風節著者,代不乏人,論世者,慕其人,益重其書,書人遂并不朽于千古。

          52、要使筆落紙上,精神能沖其中,氣韻目暈于外。似生實熟,圓轉流暢,則筆筆有筆,筆筆無痕矣。

          53、故之書道玄妙,必資于神遇,不可以力求也;機巧必須于心悟,不可以目取也。

          54、先學間架,古人所謂結字也;肩間架即明,則學用筆。間架可看石碑,用筆非真跡不可。

          55、初學不外臨摹。臨書得其筆意,摹書得其間架。臨摹既久,則莫如多看,多悟,多商量,多變通。

          56、機者,傳奇之精神;趣奇,傳奇之風致。少此二物,則如泥人土馬,有生形而無升氣。

          57、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精。大要臨古人墨跡,布置間架,擔破管,書破紙,方有功夫。

          58、古人筆法淵源,其最不同處,最多相合。李北海云:似我者病。正以不同處求同,不似處求似,同于似者皆病也。

          59、其有一點一畫,意態縱橫,偃亞中間,綽有馀裕,結字峻秀,類于生動,幽若深遠,煥若神明,以不測為量者,書之妙也。

          60、夫字以神為精魄,神若不知,則字無態度也;以心為筋骨,心若不堅,則字無勁健也;以副毛為皮膚,副若不圓,則字無溫潤也。

          61、書之心,主張布算,想像化裁,意在筆端,未形之相也;書之相,旋折進退,威儀神采,筆隨意發,既形之心也。

          62、近代以來,殊不師古,而緣情棄道,才記姓名,或學不該贍,聞見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虛費精神。自非道靈感物,不可與談斯道矣!

          63、又學時不在旋看字本,逐畫臨仿,但貴行,住,坐,臥常諦玩,經目著心。久之,自然有悟入處。信意運筆,不覺得其精微,斯為善學。

          64、夫人靈于萬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發,蘊之為道德顯之為經綸,樹之為勛猷,立之為節操,宣之為文章,運之為字跡。

          65、夫書者,英杰之馀事,文章之急務也。雖其為道,賢不肖皆可學,然賢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豈以不肖者能之而賢者遽棄之不事哉!

          66、學書一字一筆須從古貼中來,否則無本。早矜脫化,必規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繼采諸美,變動弗拘。斯為不掩性情,自辟門經。

          67、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故當熟其手,必先修諸德以熟之以身,德而熟之以身,書之于手,如是而為書焉。

          68、習古人書,必先專精議一家。至于信手觸筆,無所不似,然后可兼收并蓄,淹貫眾有,亦決不能自成一家,到得似來,只為此家所蓋,枉費一生氣力。

          69、至若磔髦竦骨,短截長,有似夫忠臣抗直補過匡主之節也;矩則軌轉,卻密就疏,有似夫孝子承順慎終思遠之心也;耀質含章,或柔或剛,有似夫哲人行藏知進知退之行也。

          70、為書之體,須入其形,若坐若形,若飛若動,若往若來,若臥若起,若愁若喜,若蟲食木葉,若利劍長戈,若強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霧,若日月,縱橫有可象者,方得謂之書矣。

          71、風神者,一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三須紙筆佳,四須險勁,五須高明,六須潤澤,七須向背得宜,八須時出新意。則自然長者如秀整之士,短者如精悍之徒,瘦者如山澤之矍,肥者如貴游之子,勁者如武夫,媚者如美女,欹斜如醉仙,端楷如賢士。

        【書法名言】相關文章:

        書法的名言06-20

        書法的名言11-04

        經典書法名言02-16

        關于書法的名言12-01

        書法名言10-18

        書法的名言(熱)06-20

        書法的名言[實用]06-20

        書法的名言15篇【經典】06-20

        書法的名言(15篇)03-14

        書法的名言15篇11-26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_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_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88_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i id="u3evg"></i>
            1. <i id="u3evg"></i>
              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Hd | 天堂网亚洲综合在线中文字幕 | 午夜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精品中文天天射 | 天天看片免费在线播放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a√ 亚洲乱码精品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