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培訓班主任工作總結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書信吧,書信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種文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書信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信息技術培訓班主任工作總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信息技術培訓班主任工作總結1
我有幸參加了這次信息技術教師培訓,學到了許多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維護技術,以及機房管理知識,收獲真不少。這次培訓,為提高教師的自身水平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讓信息技術教師的角色發(fā)生了改變。我深深地感覺到,現代信息技術教師不僅是一個教學者,更要充當一個計算機維護者。下面我把這次信息技術教師培訓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1、通過這次培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計算機硬件維護技術。
沈中陽老師在給我們上課中講到,計算機硬件故障的解決要懂得四個思路,那就是“望、聞、問、切”四診法,“望”,就是看,打開電腦主機和外圍設備,是否有斷路的現象;“聞”,就是聽,聽電腦主機和外圍設備是否有異響聲;“問”,就是聽取電腦使用者反映電腦表現出來的不正常的現象;“切”,就是觸摸,觸摸電腦主機及外圍設備的不正常的情況。沈老師講的這個診斷電腦故障的方法很實用,在我的`教學實踐中正好得到了驗證。那就是在5月24日那一天,我有一節(jié)信息技術課,上課時,打開電腦服務器正常,可在學生打開學生機時,有一個學生反映他使用的那臺電腦開不機,我對那臺電腦采用“四診法”進行診斷,發(fā)現打開主機時顯示器黑屏,并伴有連續(xù)不斷的“嘀”的叫聲,很快判斷出來故障很可能出在主機內的內存條上,關閉電源,用工具打開主機機箱,取出內存條,擦去內存條及插槽上的灰塵,重新插好內存條,裝好機箱,打開電源開關,一會兒后“OK”了,電腦正常了,該生又可重新使用電腦了。這個“四診法”真管用。
2、通過這次培訓,學會了一些基本的電腦軟件維護技術。
沈老師給我們上課時重點而詳細地講了U盤裝電腦操作系統(tǒng)的技術。這種裝系統(tǒng)的優(yōu)勢是,不用光盤和光驅,攜帶方便,而且加載文件速度和讀取速度都比較快。我用這種技術給無光驅的電腦裝上了操場作系統(tǒng)。
那是4月20日那一天,我們老師辦公室有一臺老式的電腦突然死機,按鼠標和鍵盤均不起作用,關機都關不了,后來采取強制關機,重新啟動后,進入系統(tǒng)很慢,而且進入系統(tǒng)后, 操作起來還是非常慢,初步判斷可能是中了病毒,殺毒軟件不起作用,現在唯一的辦法是重新恢復系統(tǒng)或重新裝系統(tǒng),可是當初電腦沒有備份系統(tǒng),無法恢復,只能是重新裝系統(tǒng)了,考慮到這是一臺老式無光驅電腦,只能是采取用U盤啟動裝系統(tǒng)了。用沈老師教給我們的辦法制作好U盤啟動工具,從另外的電腦上下載一個操作系統(tǒng)映象到U盤中,然后按U盤裝系統(tǒng)的步驟給這臺電腦重新裝上了操作系統(tǒng),這臺電腦又恢復正常了。U盤啟動工具在這里派上了用場。
3、通過這次培訓,學到了一些校園網常見故障診斷方法和信息安全技術基礎,以及一些計算機機房管理與維護知識。
在培訓中,何志文老師給我們講了校園網常見故障診斷方法,按照這個方法,可用PING命令來測試網絡內的電腦是否在工作,進而可判斷網絡是否通暢,以及網絡故障的大致位置,進一步檢查故障原因。歐健生老師給我們講了信息安全基礎知識,可用來預防病毒的入侵。李健莊老師給我們講了計算機機房管理與維護知識,這對于信息技術老師和機房管理人員是非常有用的。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雖然時間不長,但實用性很強,較大地提高了信息技術老師和機房管理人員的實踐能力。我今后一定要好好地鉆研,不斷地學習,把在這次培訓中學到了知識好好地應用到實踐工作之中,為學校多作貢獻,做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師。
信息技術培訓班主任工作總結2
自今年8月4日參加河北省中小學生信息技術集中培訓以來,經過在冀中職業(yè)學院和遠程的學習,了解了很多新的知識,接受了許多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學習了很多的新教學方法,現結合新學期的教學實際,對現階段集中培訓的學習及認知情況總結如下:
1、關注學生心理問題,調整教學目的
在以前制定教學計劃中,對學情分析只是針對學生對知識的認識上,忽略了對學生心理研究,開學后,結合王玉老師講授予的學生心理知識,我積極與學生接觸,了解學生心理問題,比如有的學生不愛與同學交流,但他們內心對知識有一定的認知,只是表達能力差,有的學生網癮大,耽誤了學習,只是基于虛擬世界的沉迷,針對發(fā)現的眾多學生問題,制定了教學計劃,在課堂教學中關注那些有心理問題的學生,幫助他們成長。
2、教學理論得到了充實,教學方法得到了提升
在以前的'教學中,我們教授新課的方式就是教師演示操作,學生練習,以此達到操作技能的掌握。在這種簡單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中,缺乏對學生學習的引導,學生對知識只是被動的接受,沒有主動參加進來,這種教學模式與指導綱要的不符,沒有達到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的目的,在此次培訓中,我們學習了行動導學法、探究法、思維導圖的使用等新的教學方法,教師的講解滲透到了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方方面面,讓我們在教學過程對教學方法有的選擇。此外,在此次培訓中,
還學習到了很多的教科研方法,比如教學反思、論文的撰寫、教學隨筆,通過此種方法總結自己的教學生活,查漏補缺,借此提高和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
3、專業(yè)知識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培訓中,王磊老師、姜海寧老師為我們講了相關的網絡知識,讓我們進一步了解了計算機網絡中域、IIS技術的應用、FTP網站的建立等網絡技術,為管理好學校繁多電教資源打好了技術基礎。新學期開始,我利用學校靜態(tài)IP的優(yōu)勢,建立的學校的FTP網站,讓教師在家中通過互聯網上傳教學和下載教學資源,提高了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同時也提高了教學資源的安全性、可靠性。
總之,在此次的培訓中,我見識了很新鮮的教學思想及教學方法,對我們今后的教學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以此次學習的認知為基礎,改善自己的教學方法,積極引導學生學習,通過師生活動的有機結合,達到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目的。
信息技術培訓班主任工作總結3
我有幸參加了農村中小學教師遠程骨干信息技術課的培訓。課程接近尾聲,我受益匪淺,收獲頗豐。線總結如下,以幫助我以后的教學工作。
一、要想做好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 必須更新我們的觀念、知識等。信息更新的特快,必須得隨時學習,不然要OUT。
日新月異,現在的發(fā)展太快了,對于信息來說變化更快,如果不及時學習,就是真的就跟不上時代了,真的就OUT了。所以對于信息技術這門課程來說,本身就是一種挑戰(zhàn),信息技術教育在我國農村小學普及度并不高,要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提升學生的學習水平尤為困難,所以知識的更新尤為重要,作為信息技術教師,我對這點理解尤為深刻。在這次培訓中,我深刻體會到,教材是教學過程中的載體,但不是唯一的載體。在教學過程中教材是死板的,但作為教師的人是靈活的。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深刻的感受到了學生知識的廣泛化,作為新時代的信息技術教師,要不斷地增加、更新自己的知識,活學活用,才能將教材中有限的知識拓展到無限的生活當中去。“是用教材教,還是教教材?”作為一名教師,應當經常清醒反思,從今以后,我們教師必須用全新、科學、與時代相吻合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來更新自己的頭腦,真的,必須得跟上時代的步伐,必須更新,隨時更新。
二、要培養(yǎng)出新人才,創(chuàng)新能力是很重要的。要上好信息技術科必須在教學中實施對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做好以下幾點學生興趣也高了,學習效果也好了。
(一),想辦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興趣,優(yōu)化教學內容
通過這么多年的教學我們知道,興趣是學習的巨大動力。實踐也證明,學生如果對所學的.內容有濃厚的興趣,便會由被動變?yōu)橹鲃樱蓮娖葘W變?yōu)樽杂X學,心情會變得愉快,進而使注意力變得集中和持久,觀察力變得敏銳,想像力變得豐富,創(chuàng)造思維更加活躍,從而保持昂奮的學習勁頭。作為計算機學科,有一個很大的優(yōu)勢:學生本來就有濃厚的興趣。為了保持這種興趣,我們更應該讓死板的教學內容充分聯系實際,充分的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實踐、去摸索、去創(chuàng)新,讓學生學的也有興趣,學得也有用。
(二)選擇好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滿堂灌,啟發(fā)不足,學生自己思考的時候特少。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思維活力,壓抑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針對這一情況,我嘗試用“任務驅動”方式對待新授內容。具體做法是,在接觸新內容時先給學生提出問題,再由學生分組在上機的過程中運用自己已經學會的知識能力來解決問題。讓學生主動去探索。這樣除了完成我提的問題以外,學生還可以自己去摸索出一些我沒有提到的新知識,學生就會有成就感,學著就更有興趣。學到的知識也就更多。
(三)充分利用教學課時,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對于每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我是精心設計的。每堂課的教學我只安排10~15分鐘的理論和演示,便提出練習要求,然后由學生按教師提出的要求去練習、去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在操作時提出的問題遠比講理論時提出的問題要多得多,這說明操作實踐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去積極主動地思考。教師在回答學生在上機過程中提出的各種問題時,要巧妙地引導和組織學生,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當學生提出問題時,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屏幕和操作,聆聽學生描述操作現象,然后再根據情況做出不同的反應。有些問題要示范操作過程;有些問題需要簡短的討論;有些問題則需要直接回答;而有些問題卻需要教師用另一個問題將學生的思考引向深入。作為小學計算機教師,和學生接觸的時間并不多,所以更應充分抓住教學課時,引導學生探索與創(chuàng)新。
總之通過本次培訓,使我的教學理念有所更新,學會了許多教學的方式、方法。對我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謝謝!
信息技術培訓班主任工作總結4
今年下半年,我通過參加云南省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學習。收獲頗豐,平臺豐富的學習內容,專家們別具匠心的講解,服務平臺老師的精心幫助,學習之后,我在信息技術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對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有了新的認識。
通過對全國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提升工程標準及實施方案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解讀、信息化支持的學習方式變革思考、MOOCS與教師學習、微課程及教學應用,信息技術支持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優(yōu)化、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信息技術應用等內容;初步了解和學習了有關翻轉課堂、微視頻等一些世界頂級的教育模式,以及國內對這種教育模式的嘗試應用和取得的一些效果;知道了新背景下課堂教學的新方向。通過學習,自己的認知水平和專業(yè)技能有了全面提高,信息技條件下的應用能力有了很大的進步。對于多媒體技術應用, 平時總覺得信息技術應用,不就是制作點幻燈片,處理數據表格,用多媒體制圖,用多媒體教學,會用多媒體完成教學,會用多媒體與學生交流嗎?當然,有些多媒體的應用還受學校要求限制,受當地經濟限制,受整體環(huán)境限制等。比如我們農村學校條件本來就比較落后,過去要學班班通那是奢望,如今終于可以使用了,但是老師的能力跟不上,不免覺得有些缺憾。經過本次培訓的學習,提升信息技術使用的一些能力,每一天都使老師們在觀念上有新的突破。如今,我對信息技術提升工程有了更深的認識也可以使用班班通設備為教學服務了。
通過這個平臺,與教育專家進行了一次“零距離”的接觸,“面對面”聆聽他們的輔導講座、鮮活的案例和豐富的知識內涵,讓我開闊了視野。專業(yè)方面,通過論壇與同仁們的談美術、探迷惑,使我在思想、專業(yè)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這種平臺,使我們的'距離變得更近、更方便交流。
通過看視頻,視頻答疑讓我們有了一次與專家學者進行近距離探討問題的機會。專家學者們奉獻了他們的經驗和研究成果,提高了我們的教學水平,讓我們獲取知識的同時,也讓我們增長了見識。通過觀看答疑,我得到了很大啟發(fā),學會了許多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竅門,讓我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游刃有余,對今后的教育教學來說受益匪淺!
在本次培訓過程中, 通過完成作業(yè), 我深深感到自身的不足,感到加強學習的重要性。很多老師的作業(yè)中提供了精彩的案例, 優(yōu)秀的教學設計, 完美的教學策略這些都是值得我去學習的。培訓是短暫的,效益卻是很明顯的,收獲也是充實的。其他老師都在努力地學習,積極地參與互動,發(fā)表文章和評論,指導老師認真批閱我們的作業(yè), 與我們互動。像他們這樣孜孜不倦的精神真是值得我學習。
這一次培訓活動后,我要把在這次培訓中所學的教學理念,咀嚼、消化,內化為自己的教學思想,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要不斷搜集教育信息,學習教育理論,增長專業(yè)知識,課后經常撰寫教學反思,以便今后上課效率能進一步提高。
【信息技術培訓班主任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培訓工作總結12-05
信息技術培訓工作總結01-13
暑期信息技術培訓工作總結09-04
信息技術培訓心得11-27
信息技術培訓心得05-23
信息技術培訓總結11-29
信息2.0技術培訓心得01-19
信息技術培訓總結10-08
信息技術培訓總結01-15
信息技術培訓工作總結15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