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推薦】一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模板集合五篇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成績已屬于過去,新一輪的工作即將來臨,為此需要好好地寫一份工作計劃了。那么如何做出一份高質量的工作計劃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實驗)》(下簡稱《課程標準》)的頒布標志著我國課程改革步入了實質性階段,基礎教育改革進入了新的時期。課程標準無論是課程性質、課程理念、設計思路,還是課程目標均為建國以來的首創。通用技術課程標準的內容以提高學生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為基本目標,堅持基礎性、通用性、選擇性與時代性的高度統一,注重國際經驗與我國國情相結合,教育理念與教育實踐相結合、教育傳統與未來發展需要相結合,努力建設立足我國國情、體現未來走向、具有中國特色、富于開拓創新的普通高中技術課程的新構架。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開設的課程是通用技術課程的必修模塊《技術與設計1》(必修1),使用的是江蘇教育出版社的教材。《技術與設計1》是普通高中通用技術學習的導入模塊,皆在使學生理解技術及其性質,經歷一般的技術設計過程,并在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勞動與技術學習的基礎上,形成結構較為完整的技術素養。具體內容有技術及其性質、設計的基礎、怎樣進行設計、設計的實現——制作、設計的交流與評價。
三、教學目標
通過本模塊的學習,學生將:
1、加深對技術的理解,增強使用技術的自信心和責任心;
2、了解設計的基本知識,熟悉設計的一般過程,初步掌握設計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通過設計的交流和評價,培養合作精神,提高審美情趣,學會多角度地思考問題。
四、實施措施
1、在開學初將高11班金額高12班學生分為6-8人的技術小組,便于開展技術活動,每個小組的組長每周填寫《技術課過程考核小組量化表》,便于更好地完成學分認定過程中的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
2、緊扣通用技術課程的基本目標“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設計、組織和實施教學活動,避免教學過于專業化,防止陷入某項技能、技藝的教學。
3、教學中要體現新理念,不僅要注重學生對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學習,還要注重學生對技術思想和方法的領悟與應用,注重學生對技術的人文因素的感悟與理解,注重學生在技術學習中的探究、試驗和創造,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共通能力的發展。
4、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聯系學生實際,從學生生活出發,收集與技術有關的各種圖片、文字資料,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喜歡上技術課,使學生對“技術與設計1”形成濃厚的學習興趣。
5、通用技術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課程,在教學中要多跟其他學科的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掌握教材中所涉及的有關物理、歷史、化學、藝術等學科的知識。
五、教學理念
1、關注全體學生的發展,著力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
2、注重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3、立足科學、技術、社會的視野,加強人文素養的教育。
4、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努力反映先進技術和先進文化。
5、豐富學生的學習過程,倡導學習方式的多樣化。
六、實施過程
根據國家普通高中學校課程方案設置指導意見,本(技術與設計1必修)應該安排38學時,但我校只在高一一學年開設《技術與設計》(必修1)高二和《技術與設計》(必修2),,每周一課時,這樣我們只能壓縮課時,特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高一年級通用技術(技術與設計1必修)模塊課時分配計劃:
周次
教學內容
備注
1
通用技術簡介(第1課時)
總1課時
2
第一章-走進技術世界
第一節-技術的價值(第1課時)
總4課時
3
第一節-技術的價值(第2課時)
4
第二節-技術的性質(第1課時)
5
第三節-技術的性質三技術的未來(第2課時)
6
第二章-技術世界里的設計
第一節-技術與設計的關系(第1課時)
總5課時
7
第二節-設計中的人機關系(第1課時)
8
第二節-設計中的人機關系(第2課時)
9
第三節-技術試驗及其方法(第1課時)
10
第三節-技術試驗及其方法(第2課時)
11
第三章-設計過程、原則及評價
第一節-設計的一般過程(第1課時)
總6課時
12
第一節-設計的一般過程(第2課時)
13
第二節-設計的一般原則(第1課時)
14
第二節-設計的一般原則(第2課時)
15
第三節-設計的評價(第1課時)
16
第三節-設計的評價(第2課時)
17
第四章-發現和解決問題
第一節-發現問題(第1課時)
總3課時
18
第二節-明確問題(第1課時)
19
第二節-明確問題(第2課時)
20
復習
總1課時
21
期末考試
總1課時
一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教學目標:
根據現代教育精神突出“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合作、學會學習”的育人要求和“學會關心”到21世紀教育主體,引導學生確立“尊重、關愛、責任”的基本價值目標,引導學生珍惜初中生活,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珍愛生命,正確、客觀地認識自己,主動把握自我、發展自我。引導學生品味生活、做情緒的主人,學會拒絕不良誘惑,了解自我保護的措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學做生活的主人。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做一個自尊自信的.人,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對其學生的思想素質進行升華,讓他們學會做人,做到做知法、守法、用法,并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
教學難點:
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和做人的方法,學生優良品質的培養,引導學生珍惜初中生活,學做生活的主人。
學情分析:
這屆學生剛進入新的學校又趕上新課改,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據了解學生的基礎不是太差,只要教師嚴格要求學生、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就能使學生盡快進入學習狀態。但也要注意有一部分學生在小學就不認真學習,成績較差,要做好他們的工作。
教學措施:
1.教師要轉變觀念,轉變教學方法,不能用老方法較新教材。
2.要聯系學生實際,面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上好每一堂課。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做學習的主人。
4.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
教學進度計劃
下冊:第一周:評講上期期末試卷和上新課前言
第二周:第五課第一框(生命寶貴)
第三周:第五課第二框(人生多彩)
第四周:第五課第三框(青春閃光)
第五周:第五課檢測及講解
第六周:第六課第一框
第七周:第六課第二框
第八周:第六課第三框
第九周:期中復習、考試
第十周:期中試卷講評
第十一周:第七課第一框
第十二周:第七課第二框
第十三周:第七課第三框
第十四周:第七課檢測及講解第十五周:第八課第一框
第十六周:第八課第二框
第十七周:第八課第三框
第十八周:總復習、期末考試
一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一、學生基礎情況:
本班共有學生44人,這些學生在習作方面剛剛入門,盡管不少孩子都能寫下通順的話,但是錯別字較多,寫作沒有順序,不能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更不會寫具體。在口語交際方面,大部分學生能表達出自己想表達的意思,但是表達得不夠流利。有不少學生膽子比較小,心理素質不夠好,比如在課堂上,對于有明確答案的問題,他們爭先恐后地舉手回答;而對于帶有自己見解的問題,他們則羞于回答,或者有的學生干脆就不在乎,不知怎么回答也不舉手回答,只聽別人說。我發現大部分學生的語文學習習慣有所進步,但是在作文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內容不夠具體,語言不夠規范,用詞不準確,錯別字多等等。這主要是在平時的訓練中不夠扎實造成的,所以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要狠下功夫,需要加強訓練。 二、教學目標:
本冊作文一共安排八次。分別是:寫一寫喜歡的花,寫喜歡的小動物,我想發明的物品,綠色行動,寫感謝信,有趣的發現,我的夢想,我和書的故事。習作在編排上盡量為學生自主習作提供方便,不規定習作的題目,一般都是提出內容、范圍,絕大多數學生都有可寫的內容。題目由學生自己擬定。此外,在語文園地八還安排了一次不提任何范圍的習作,完全放開,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根據各次習作要求寫簡單的紀實作文和想象作文,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4.堅持寫日記,試行學生批改練筆實驗,讓家長給予批改指導。 5.能根據表達需要,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6.修改自己的習作,并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范、整潔。
7. 提倡認真修改,養成良好習慣。 三、提高習作水平措施:
1、上好語文課,重視“讀寫長線結合”。
在語文課的教學中,不僅僅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還應該引導學生進行
語言積累,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詞造句、連詞成段成篇的方法。
2、 抓好隨文小練筆,重視“讀寫短線結合”。
根據課文特點,選擇適當角度,精心設計小練筆,對課文從句式、段式、立意和寫法等方面進行模仿。一方面不斷增加學生的語言儲備和材料積累,一方面不失時機地進行局部仿寫練習,讓學生更好地“讀”中學“寫”,以利于其習作水平日有寸進,不斷提高。
3、上好作文指導和講評課,幫助學生邁好第一步。
每次指導課前認真研讀教材例文,創設孩子們感興趣的教學情境,教會大家從日常生活中選材,爭取讓兩周一次的作文指導課充滿歡聲笑語,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不知不覺感悟習作技法,提升表達本領。
4.以例文為樣式,主要是片斷練習,根據每次習作的要求,例文的特點,選擇適當的角度,讓學生從句式、段式、立意和寫法等方面進行模仿。
5、 提倡認真修改,養成良好習慣。
三年級習作不同于低段寫話,教師指導,學生口述后,同學們要先打作文草稿,自改第一遍,同位再互改第二遍。持之以恒養成好習慣,保持作文簿面整潔,也可培養學生的責任心。
6、堅持寫日記,試行學生批改練筆實驗,讓家長給予批改指導
一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北京市、宣武區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以教學為中心,以課改為契機,努力探索新形勢下課堂教學模式的改革。充分發揮集體的作用,群策群力,全面提高年級教學質量。
二、工作重點:
1、針對初一年級的特點,加強對學生思想、品德、紀律、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強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
3、以課改為契機,繼續貫徹落實課改精神,轉變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思想,努力探索和推進課堂教學模式,結構及手段的改革。全員參與課改實驗,注意不斷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課改順利進行。
4、狠抓教學過程管理,向45分鐘要質量,要效益。
5、加強同頭備課組活動,充分發揮全備課組每個人的作用,打整體仗,提高每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基本功。
6、加強工作的檢查和落實,扎扎實實搞好每一項工作。
三、工作要求和措施
1、對初一新生進行健全人格的教育
⑴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學習。
⑵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艱苦奮斗的精神和健康的心理,通過開展日常教育實踐活動。培養刻苦鉆研的精神,對挫折的承受能力。
⑶通過各種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開好主題班隊會,通過主題班隊活動讓學生從中受到教育。
2、加強對學生的養成教育
⑴對學生進行遵守校律、校規的教育,組織學生認真學習《中學生手則》《日常行為規范》邁好升入中學的第一步。
⑵培養學生正確、規范的文明禮儀。從點滴小事抓起。加強語言文明和行為文明的教育,不攀比,不追名牌,統一校服,不攀比,不追名牌,不罵臟話,不佩戴飾物、護身符。男生不留長發、女生不燙發、染發。
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學會考前定計劃,考后寫總結,教會學生預習、復習、課上認真聽講、記筆記和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引導學生學習上多一份勤奮、努力,少一份懶惰、懈怠,多一點認真,少一點草率,多一點謙虛、細心,少一點自大、粗心。
3、加強教學過程管理和常規管理
⑴深入開展課程改革研究,組織全組教師認真學習課改理念,促進全組教師教學思想的轉變,全員參與課改實驗。
⑵在實踐中注意不斷總結好的經驗,以點帶面,帶動全年級的課改實踐。
⑶加強同頭備課,把各科教學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主講人。語文、數學、英語每周活動一次。備課活動時間安排如下:語文——周三下午14:30分;數學——周三上午10點30分;英語——周三上午9點35分。
⑷同頭備課組加強互相聽課,互相學習,共同研究教學方法,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⑸認真備好、上好每一節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自主學習,在提高效率上下功夫。
⑹改變課堂教學模式,處理好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活動的關系。注意學生的全面發展,面向全體學生,承認個性差異。加強分層教學,分層指導。
⑺把教學管理落到實處,2分鐘小預備,45分鐘課堂效益,作業的布置、要求及批改。
⑻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求得家長的幫助與支持,我年級定于10月14日上午為家長開放日。
⑼結合初一年級學科特點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參加各種活動鞏固所學知識,做到學以致用。組織課外小組以學生為中心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初一年級組
20xx年8月30日
一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教育的永恒主題,是構建和諧校園的落腳點,也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始終必須要堅持的一個永恒的主題,也是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的職責。下面就我個人的教學,結合我教學實際,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談談自己的幾點措施:
一、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前提。
1、研究課標,從整體上把握教材,了解教材的編排體系,把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進行歸類,掌握各部分知識的結構,確定所教教材的編寫意圖。
2、研究單元教材,掌握重點和難點,對整個單元教材進行加工和處理。
3、鉆研本課教材,理解并掌握教材,靈活運用教材。
二、研究學生。
1、研究學生的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學生的智力水平、能力水平以及在班上的分類情況;
2、研究學生的'非智力背景,了解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以及分類情況。備好了學生,再對不同的學生實行分層次教學。
三、加強積累,強化訓練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教給方法,培 養能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捷徑。
1、教給學生課前預習的方法,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注重寫字教學。這學期識字量很大,每課都有10個左右的生字,在指導學生寫字時要多下功夫。
2、教給學生讀懂課文的方法,提高閱讀理解力。抓好課堂教學,形式多樣扎實有效地進行聽說讀寫訓練 ,讓學生在反復的積累運用中牢固掌握字形,詞義,并能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3、教給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對于閱讀題,要多練習,多讀課外書。題做多了,書讀多了,遣詞造句、標點符號的運用也都會了,這也是學好語文最有效的辦法。
4、繼續加強對后進學生的輔導。 作業因人而宜,給后進學生優先權,優先提問,優先指導,優先批改作業。
5、培養學生認真讀題和做完后檢查的好習慣。
6、根據學生的記憶周期,制定相吻合的復習計劃,使知識的記憶更加深刻。
7、加強審題的訓練,提高理解能力,徹底根除學生對老師的依賴性。在平時的教學中,訓練孩子做什么都要有耐心和細心,不可毛毛躁躁,敷衍了事。
8、多種形式測試與考察學生的掌握程度:始終把拼音、生字,詞語的掌握放在訓練的首位,加大訓練的廣度和深度,注重平時積累,當天內容當天鞏固。
9、激勵與評價手段及時有效,激發學生興趣,調動積極性。
四、善于捕捉反饋信息,做好針對性輔導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保證。
五、家校結合,形成合力,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延伸。
爭取家長支持,搞好校外延伸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不可忽視的主要措施之一。家庭與教師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教育的目的。
總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努力提高教學質量是我們份內的事。但是,教無定法,我們都應該根據自己所長,各顯神通,“踏踏實實做事”,“向課堂要效率”我相信:“想干加巧干”,堅持不懈的努力定會換取豐厚的碩果!
【一年級教學教學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一年級教學工作計劃02-15
一年級體育教學工作計劃04-11
一年級美術教學工作計劃11-04
初一年級教學工作計劃11-25
一年級教學心得04-02
一年級教學工作計劃(15篇)12-24
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11-20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10-29
一年級教學工作計劃15篇11-18
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計劃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