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人師表是師德修養的關鍵心得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為人師表是師德修養的關鍵心得[優秀3篇]
某些事情讓我們心里有了一些心得后,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為人師表是師德修養的關鍵心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為人師表是師德修養的關鍵心得1
作為一名教師,要想成為一個人格高尚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堅守情操,知榮明恥,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簡單地說,就是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要求學生怎樣做,自己就要先于學生這樣做,給學生起到表率模范作用。古人云:其身正,不令也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就是強調教師的表率帶頭作用的,當我們要求學生按時上課的時候,作為教師在上課前就應該進入教室,這樣一來,學生還有遲到的.道理嗎?當我們要求學生認真學習的時候,作為教師在課前認真備課,通透教材;課堂上一絲不茍,認真上課,課上的生動有趣,學生還有不認真學習的道理?
作為一名教師,還要做到胸懷磊落,謙虛誠實。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正在求學成長的學生了。作為教師,要學會用寬恕的心態面對學生的小錯誤、小失誤,給他們指點迷津,幫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韓愈曰: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因此,教師應以謙虛誠實的心態面對學生的優秀過人之處,坦言自己的不足,彌補自己的所學,給學生一個平等相處、共同成長進步的學習氛圍。
學生是正在成長、學習的。學生,他們時時刻刻在模仿著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從學生身上能看到一半的教師的影子,就是這個緣故。因此要想成為一名人格高尚的人,作為教師還應做到儀表端莊,服飾適當,舉止得體,禮貌待人,語言文明,談吐優雅。給學生以高尚的引導和表率作用。
作為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不斷的加強自我修養,與時俱進,才有可能做到為人師表,成為學生愛戴的好老師。
為人師表是師德修養的關鍵心得2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選自《葉圣陶教育名著》,集中體現了葉圣陶的教育思想,對當下教育有著啟發意義,是教育工作者的優秀讀本。
文章從三方面談了自己對"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這一命題的認識。
第一、"言教"和"身教"是統一的,教育者的一言一行都要足以為受教育者的模范。"身教"就是以身作則,教育者自己做出榜樣,讓受教育者自動仿效,收到的效果當然比光憑嘴說深切的多。當然,"言教"也是有用的,還是需要的。但是,只有教師的話跟他的實際生活完全一致,學生才會非常信服,愿意照著教師的話積極的實行。由此可見,"言教"并非獨立的一回事,而是依附于"身教"的。"身教"就是"為人師表",就是一言一行都是受教育者的模范。歸根到底一句話,就是"凡是希望學生去時間的,我自己一定要實踐;凡是勸誡學生不要做的我一定不做。"
第二、教育工作者要適應當代的發展要求,不斷學習新知識,加強品德修養。葉圣陶大力倡導教育工作者本著"德才兼備,知能日新,一心為公,實事求是"的原則,更新知識、修養品德、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好榜樣去訓練、熏陶受教育者,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引導受教育者積極投身于時代建設的洪流中
第三、"知也無涯"。世界上沒有全知全能的人,教育工作者要堅守"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準則,不斷探索新知。葉圣陶從人類文明進步的視角,主張教育工作者以"身教"引導受教育者"事事不馬虎,樣樣問個為什么",是受教育者看在眼里、印在心里,自然而然養成鉆研探索的良好習慣,為日后攀登新高峰,窺見新奧秘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也是教育工作者為人師表的很重要的.一方面。
歸納以上三點,葉圣陶除了提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這一觀點外,還闡述了"為人師表"的內涵:"身教"就是"為人師表"。反觀今日之教育,葉圣陶的教育理念是符合教育規律的,對我們仍具有極強的指導價值。教師從教的對象是青少年,青少年的特點是好學習、愛模仿、思想敏捷、精力充沛、求知欲強、有好奇心、可塑性大,他們都具有極強的向師性,都有尊重、崇拜教師,樂意接受教師教導的自然傾向,他們善于模仿教師的言行,特別是在課堂上,學生對教師耳聽目視,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深刻的銘記在學生的腦海之中,教師的言行、舉止、儀表都在為學生作表率,其示范作用。正如第斯多惠所言:"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使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因此,教師要以自己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行為教育和影響學生,讓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懂得做人的道理,學會做人。
為人師表是師德修養的關鍵心得3
“以身立教,為人師表”這一閃爍著無限光輝的、不可漠視的教育理念,可謂是當今教育工作者教育教學的立足之本,也是我們今日之教師當用心去堅守的全部工作之所在。我國當代教育宗師葉圣陶先生的《教育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這一飽含睿智的教育理念,為我們更好地闡釋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一理念的實踐意義。
第一,葉圣陶先生認為:“言傳”和“身教”是統一的、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說教育者的一言一行都要足以為受教育者的楷模,對此更進一步的闡釋為“以身作則”。正如孔子所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實踐中,努力加強個人的素質修養、不斷完善自己,以高尚的師德為人師表。即使是在最細微處也要彰顯“為人師表”的風范。在教育學生講衛生方面,許多教育工作者都會有這樣的煩惱:為什么自己天天都在苦口婆心地強調保持環境衛生,可還是會有紙片滿地的時候……這時教育學生從自己身邊的小事做起,隨手撿起每一片垃圾紙,教師要身先士卒、彎腰撿起每一片廢紙,讓學生看在眼里、記在心里,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行動去感染、熏陶著每一位學生,真正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佳效,也極好的印證了第斯多惠所說:“教師本人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最直觀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
在講文明禮貌方面,教師是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尤為重要。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心理發展不成熟、模仿能力極強,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一顰一笑都會給孩子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時刻做到:談吐文雅、莊重含蓄、幽默文雅、舉止得體、彬彬有禮、文明禮儀伴我行,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為學生做表率、起示范作用。教學生學會做人:一個人不管將來干什么,都要懂得尊重人、關心人、善待人、謙讓人、有社會公德有責任感、誠實守信,把這些美德一一培植到學生的心靈上,轉化成學生的信念,成為學生的一筆真正的精神財富。歸結為一句話就是:凡是要求學生去實踐的,教育工作者自己一定實踐;凡是勸誡學生不要做的我們教育工作者一定不要做。
第二,葉圣陶先生結合當時的國家形式認為:教育工作者要適應時代發展要求,不斷學習新知識,加強品德修養,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好榜樣去訓練、熏陶受教育者,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引導受教育者投身到時代建設之中
第三,葉圣陶先生從人類文明進步的角度“生有涯,而知無涯”的現實告訴我們:世界上沒有全知全能的人,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堅守“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準則,不斷探索新知,努力使自己成為終身學習的楷模,這也是教育工作者為人師表極其重要的一項。
反觀今日教育工作者,首先應具備一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終身學習的精神。而且,教育工作者還要做到“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正如加里寧所概括的辯證過程中所說的:教師一方面要奉獻出自己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樣從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優良的東西,然后把這些東西貢獻給學生。
總之,自古至今“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的箴言以及葉圣陶先生“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為人師表”的教育理念為我們當今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教師要以自己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行為教育來影響學生,讓學生在耳濡目染、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接受教育,懂得做人的道理,學會做人。我們今日之師當用心堅守、體會、領悟之。正如烏申斯基所說:“沒有教育者個人對受教育者的直接影響,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只有個性才能影響個性的發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養成性格”。
【為人師表是師德修養的關鍵心得】相關文章:
為人師表是師德修養的關鍵心得05-14
師德修養培訓心得09-18
師德修養培訓心得11-08
師德修養心得體會12-02
現代師德修養的心得體會11-08
師德修養培訓心得體會12-07
師德修養的心得體會最新05-24
師德修養培訓總結09-17
師德修養心得體會范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