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筆記讀書心得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山居筆記讀書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山居筆記讀書心得1
最近,由于連日的下午,我只好在家里度過,而在家里由于無聊,我把以前看了一辦的《山居筆記》看完了。
這次看完《山居筆記》之后,認為感覺有些奇怪。確切地說應該是透過字里行間,我找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上的碰撞。
應該說《山居筆記》全書沒有詩歌那樣華麗的詞語,也少了雜文那般犀利精辟的筆鋒,但正是由于這樣一種拋棄了浮華的隨性,給了人一種心靈深處的親切感---自然流露出來的文字往往能帶給人最深刻的印象。作為自述性筆記,初讀起來似乎有些凌亂瑣碎,但通讀全書,卻不難發現作者構思之精妙:那就是從平淡的話題中以小見大,通過質樸的語言風格直指社會現實,從而使得文章中所觸及到的問題與中國當前的現實遙相呼應---輕快中不乏沉重,從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個社會現實的剖面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無形中引發并啟迪人們的深思,從而點明了人類應該回歸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題。
可能我對這些文字的理解很膚淺,而對作者文學心理的解讀也只是停留在很淺薄的層面上,但在某種程度上,我想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次心靈上的洗禮吧。的確,在這樣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里,我們多數人都熱衷于名與利的追逐,醉心于粗淺的感官上的享受,卻忽略了太多原本值得自己去關注去體味的東西。我們每天麻木地跟著緊張的社會節奏而躁動,卻在躁動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失去了自我,我們守住了眼前那些自以為珍貴的`美麗,卻始終守不住一顆淡泊的心,直到有一天看到那個面目全非的自己,才猛然感覺到了疲憊……
還是看看作者在面對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時所持的心態吧---即使喧囂聲中夾雜進了我的名字,我的心也只在遠處飄忽,煙雨渺渺。
看著《山居筆記》,我發現自己一直都在尋找著這份寧靜,這一種不因外界的打擾的心境。
山居筆記讀書心得2
最引人深省的是歷史,最令人震撼的是思考,最高貴的是歷史深處的靈魂。真正喜歡歷史的人并不是喜歡它可觀的價值,而是它隨處散發的魅力。余秋雨雖算不上歷史學大師,但他是真正意義上成功的思想者,被他折服的人自然不在少數。
秋雨無聲,卻用自己的語言和思想來感悟有聲的歷史,尋找內心的真正寧靜。
獨特的思考視角,深度的思考見解,使筆下的文字渾身充滿了理性。書中對于政治功業和文化情結的互相覬覦和生死與共,以清代的興衰為例,把文化作為一個王朝政治的體現,使我們從傳統的愛國精神轉移到一種唯物辯證的思維,從而來演繹歷代王朝興亡中的輝煌與悲涼。書中更偉大的是從清代的歷史悲劇中找到更為重要的歷史教訓,從而使一個民族的文化上升到了民族本身,作者不愧是真正有思想的文人。
平易感人的文字,玄奧細微的感觸,這使用手掌碾碎石塊用體溫焐化堅決的艱辛變得不再艱辛。在《流放者的土地》一節里,作者單單用文字來真切地描述了人性的罪惡。把潛伏在歷代祖輩身上的殘忍做了深層挖掘和剖解。文章中說到:“流放不止是指生命的流放,更是指文化靈魂的流放,毀滅和復蘇,當官銜身份家產一一被剝除,剩下的就是生命對生命的直接呼喚,心靈對心靈的相互依賴。這樣深處的呼喚讓人們感到真正的友誼是存在的,但真正的友誼是很難表現用語言來表現的,而文章中作者僅僅用通俗易懂的.樸實的語言來表現的,并沒有出現過多唯美華麗詞語,也沒有犀利精辟的詞語,但總令人感觸至深,這便是秋雨無聲勝有聲了吧。
淡然的山居情懷,寧靜的抓住自己,這更是這本書中體現真正的靈魂。作者在繁華的世界中,竟然真正去尋找這隱藏于幾百年間早已消失的歷史,在點點痕跡中去尋覓,得到了震撼人心的感悟。同樣在繁華的大都市里,每個人都在城市的快節奏中變得急躁不安,更缺乏一種寧靜的思考,而余秋雨的文字總會讓你進入一個廣闊靜謐的世界,不像過往喧鬧,一個淡然靈魂會產生更高的智慧,更深的挖掘,讓你深處其中。
了解歷史,并不是在那枯燥的歷史痕跡中找到價值,更要有一顆敏感的心,要有一種瀟灑的胸懷,要有一種探尋知識的勇氣,而這樣的勇氣更是一種對真理的熱愛。
如序言里寫到:歷史和文化都在時光的歷程中前進,但總會以永恒的主題存在,文明與邪惡不可混淆,歷史和法律不容侮弄,這便是這本書的真正魅力。在這條默默行駛的船中會有多大的驚喜,時間才是最后的判官。
山居筆記讀書心得3
前幾天老師上了余秋雨寫的一篇課文,我也專門拜讀了他創作的《山居筆記》。
打開書本,第一眼就看到了序,其中他寫的“寫著本書最大困難不在立論之勇,不在跋涉之苦,也不在考證之煩,而在于要把深澀嶙峋的思考淬煉得平易可感,把玄奧細微的感觸釋放給更大的人群”就引起了我的'閱讀興趣。一位作家,辭去職務,歷經兩年,潛行孕育出的這部作品,定能讓我感觸。
《山居筆記》第一篇是《一個王朝的背影》,以《歷史的暗角》做為結束。余秋雨用親身游歷,為我們探訪了中華文明,他能在山山水水間體味歷史的變遷與興衰,用作品來向讀者訴說這一切,這是十分了不起的。他悲痛地遙望著一個王朝的背影,告訴我們清代的榮辱興衰,從一個避暑山莊讀出了清代幾代君王的雄才偉略或昏庸無道,興盛或衰亡,英勇或懦弱。他心痛的遙望著一個脆弱的都城,訴說著文明與野蠻,昔日與未來。他又滿懷崇敬的講述著一代文豪蘇東坡的才華、冤屈、瀟灑和凄楚。雖說他的文字十分樸實,但樸實中又不失華麗。一個個生動形象的修辭,緊湊的文章結構,向我們訴說了中國偉大卻又沉痛的歷史。
讀完書后,我對他的引用論證的印象也十分深刻。每一篇大量的古文,詩詞,又讓我們從古人的角度看中國的歷史。我也不得不嘆服余秋雨先生的見識之廣,領略之深。
中國的歷史也應我們直面,也需要有人用這種易懂的書籍形式來訴說。在這一點上,我十分佩服這位中國當代的偉大散文家——余秋雨。
山居筆記讀書心得4
偶然翻看書架,《山居筆記》映入眼簾,伴著書香,不覺已夕陽西下,不禁感覺有些奇怪,因為我竟然從那些揮灑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許的味道。確切地說應該是透過字里行間,我找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感覺上的碰撞,或許這就是通常說的所謂心靈上的共鳴吧!
《山居筆記》以《一個王朝的背影》開始,以《歷史的暗角》結束,余秋雨領著我們在一處處山水間瀏覽著歲月的痕跡,在一座座古剎前回味著歷史的興衰,他帶著我們更深刻的去品讀中國那滄桑的歷史。他悲痛地遙望著一個王朝的背影,告訴我們清代的榮辱興衰,從一個避暑山莊讀出了清朝幾代君王的雄才偉略或昏庸無道,興盛或衰亡,英勇或懦弱。他心痛的遙望著一個脆弱的都城,訴說著文明與野蠻,昔日與未來。他又滿懷崇敬的講述著一代文豪蘇東坡的偉岸與冤屈,瀟灑與凄楚。一切的一切,余秋雨用他那樸實而又不失華麗的語言,生動且精妙的比喻,緊湊又巧妙的文章布局向我們講述那中國的沉重、歷史的悠久
余秋雨用親身游歷,切身體驗,為我們探訪了中華文明,他去尋找一個個文化遺址和文化現場,然后把驚訝、悲痛、遺憾、感動告訴我們,每一段文字,每一段過往都帶給我們強烈的震撼.不得不嘆服余秋雨先生的見識之廣,領略之深。整本書充斥著他的橫溢的才華與淵博的知識,每一章的內容都填充進了大量的史料,名言及各類文學知識等諸多內容。整本書涉及的知識面之廣,讓我嘆為觀止。
此外,在閱讀余秋雨先生在書后寫的答學生問,更是讓我對他徒添一層敬意。有這樣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問:這些年,報刊上有不少對您的'評論,有些評論明顯帶有惡意,您為什么不反駁?——答:有的文章用詞比較尖刻,但其中也指出了我文章中的某個錯誤或疑點。作個比喻,這是包裝粗礪的無價饋贈。你至多只能說‘惡詞’而不是‘惡意’。”這樣寬宏的心態,這樣容人的大氣,又一次的讓我認識了大師的風范!讓我對這樣一位新時代的文學家肅然起敬。
【山居筆記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山居筆記》讀后感范文07-12
山居讀后感12-19
山居歲月讀后感05-18
讀山居歲月有感15篇10-20
呼蘭河傳的讀書心得筆記10-28
教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07-11
名人傳讀書筆記及心得體會12-20
人生感悟的讀書筆記12-29
《獵人筆記》讀后感07-31
獵人筆記讀后感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