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1
今天,我讀了《中華美德故事》中的《一諾千金的季布》一文,文中介紹了秦末有個人叫季布,她一向說話算數,信譽非常高,許多人都同他建立了濃厚的友情。當時甚至還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得黃金萬兩,不如得季布一諾。”(這就是成語“一諾千金的由來”)。后來他得罪了汗高祖劉邦,被懸賞捉拿。結果,他的舊日的朋友不但沒有被重全所迷惑,還冒著滅九族的危險來保護他,錘使他免遭殃。
讀完這個故事,我知道了做人要誠信。有一次我買了一本書宇宙之謎的.書,下課了,有很多人圍在我的身邊看這本書,我看完了這本書以后,洪倩倩圍著我說:“求求你借給我看看這本書,我保證過了一個星期就還給你。”我看她可憐兮兮的樣子,就答應借給她了,并對她說:“一個星期以后一定要還給我的哦。”洪倩倩說:“我一定會還給你的。”一個星期過去了,我問洪倩倩要書,洪倩倩說忘帶了,我很生氣的告訴她,再過一個星期一定要還給我,不然的話我以后再也不借給你書了,你這樣不守信的話,人家也不會借給你的。
做人一定要守信!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2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好書,書名是《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講了許多古代杰出人物的美德故事。如溫席侍母、陸績懷橘、苗嶺女杰等,還有許多名人,有劉恒、于謙、司馬遷等。
這本書里的`人物個個都很有美德:騫的后母很壞,冬天不讓他穿暖,還經常打罵他。這事被他父親知道了,他父親要把后母趕走,騫還為她求情;王祥的后母對他很不好,但他卻不記恨后母,還非常孝敬她。有一次,后母生病了,想吃鮮魚,但那時候是冬天,已經沒有鮮魚賣了,于是,王祥就到了河邊,脫掉衣服,用自己的體溫使冰融化,終于捉到了兩條鯉魚。
讀了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在學校里,我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跟同學斤斤計較,過意不去,甚至鬧別扭、吵嘴;在家里,我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又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發生不愉快。和書里的人物相比較,我想,我真是心胸太狹窄了! 記得有一句話這樣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那時候我知道退讓一下,我和同學、好朋友之間就不會發生那些不愉快了。的確,待人要寬容,同學能在一個班級里學習是一種緣分,人與人能成為好朋友,更是一種緣分。
和善待人、寬容待人,是我們從小就要學會的。這是做人的根本。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3
從最早的原始社會,我國就已經出現“美德”的行為.。到了古代時期,我國的“美德”
行為就不斷的擴張,有很多的文人,他們讓現代的我們懂得很多,尤其是一些反映我國歷史上不同時代一些著名人物高尚品德情操小故事的系列動畫片,每集講述一個人物都有為人類科學做出貢獻的,能讓觀眾在看的過程中,能了解人生中具有的.品質。
“少年柳公權”.在唐代時期,一位書法家柳公權讓我們知道了要虛心向人求教,不能驕傲自滿的道理,只有這樣,別人才能幫助你,只有這樣你才會更好。在《少年柳公權》中主人公柳公權就是因為驕傲.自大,才不肯虛心接受一切對他的批評,這是不好的品質。我們只有敢于面對,敢于接受,這才是最好的美德精神。
還有一些戰爭人物,林則徐,這一位是我國歷史優秀的人物,他為國捐軀,視死如忽歸,讓我至今不忘,他讓國家走上正軌,讓國家在重要的危機面前勇往直前,不畏艱險,他的傳統美德讓人贊嘆不已。
還有些讓我們深有感觸的是“發奮好學”,鑿壁偷光的匡衡,囊螢映雪的孫康,請魚志長的徐悲鴻,立志學醫濟世的扁鵲……他們都是在困窘的生活,簡陋的條件下開動腦筋,千方百計創造條件,勤學苦練。功夫不負有心人最終獲得巨大的成功。
上列講述的歷史人物們,都是讓我們可以永遠記住的“美德”人物,他們能讓我們更了解.知道,我們要具有的道德品質。二十一世紀的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繼承和發揚傳統美德,使它成為新中國的精髓和精神財富。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4
讀《中華美德人物故事》有感于春明何謂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反映在長期的歷史進程和積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識、民族文化、民族習俗、民族性格、民族信仰、民族宗教,民族價值觀念和價值追求等共同特質,是指民族傳統文化中維系、協調、知道、推動民族生存和發展的精粹思想,是一個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體現,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發展的核心和靈魂。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從“人文初祖黃帝,到堯舜禹的克己愛民,孝敬父母等精神一直延續到現在。我們每次在外國人面前說自己是炎黃子孫,不由得感到自豪起來,滔滔不絕地說著祖先們的那些精神,說什么要向他們學習,可又有幾個人做到了一個祖國的建設不僅僅只靠一個人,要靠全國人民的智慧和雙手來建造,聽說過“三個臭皮匠頂過一個諸葛亮”的諺語嗎?這不就說明了“團結力量大”嗎?不過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們青少年的學習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們建設祖國和弘揚民族精神的能力也增強了,所以,我們青少年弘揚民族精神的責任占全國人民弘揚民族精神的人的三分之二。
但并非說剩下的三分之一就可光說不干了,弘揚民族精神,全國人民人人有責,誰都不能丟下這個責任!自古以來,在地球上誕生了許多民族和國家,大多數都衰敗沒落了,而中華民族何以能歷經數千年滄海桑田仍熠熠生輝,彪炳世界史冊?答案是:靠偉大的民族精神這一內在動力。弘揚民族精神,愛我錦繡中華!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5
暑假里,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中的《曾子殺豬》一文,文章介紹了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場去賣布,為了使兒子不惹麻煩,所以她對兒子說:“兒子,你不跟我賣布,我回來后讓你吃豬肉。”兒子一聽有肉吃,就不鬧著去了。妻子回來后,發現曾子正要殺豬,妻子很舍不得,便哭著求他不要殺豬。而曾子卻堅定地說:“做人不可以言而無信,既然答應兒子要殺豬吃肉,就不應該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后言而無信,所以我今天要為兒子做個旁樣。”于是曾子把豬殺了。他的兒子長大后也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讀完這個故事,我深有體會。以前我經常說話不算數,答應別人的事也沒有及時做到,為這事沒少惹老師和父母生氣。記得有一次,媽媽帶我出去玩,我答應了回來后要寫一篇日記的,可是我卻沒有寫,一拖再拖,企圖蒙混過關。現在想想多不應該呀,孔子曾經說過:“言必信,行必果。”一個人只有說到做到,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我決心改掉以前的懷毛病,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6
興趣的是《中華美德故事》書,這本書讓我漸漸的走向了光明美好的道德世界,也讓我從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中認識到了道德的所在和它的價值。本書有很多的神話故事、精彩的童話寓言,里面富含豐富的內容,讓我充滿好奇。
中國的歷史很悠久,它的'傳統美德是最寶貴的財富。《中華美德故事》最感人的就屬《孔融讓梨》了,小小年紀的孔融就能主動將大的梨讓給別人,自己吃最小的。現在的人很難做到這一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另一篇故事給我的映像也很深:宰相季文,身居高位,卻以儉為榮,他穿舊衣,吃普通菜,信簡陋房,不講排場。相比之下,我們不少同學比吃比穿是很不應該的。孔子曾說過“言必行,行必果。”一個人只有說到做到才會嬴得別人的信任,我決心改掉以前的壞毛病,做一個言而有信的我。從書中我還懂得了在生活中應該遵守諾言,敢于向別人承認錯誤,知道錯了要及時改正。這本書的故事很精彩,相信每一個讀了這本書的人都會從中學到很多的知識,懂得很多的道理。
同學們趕快來讀讀這本書吧!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7
最近,我讀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蘇武牧羊》這個故事。蘇武那種堅貞不屈、忠于祖國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
《蘇武牧羊》講的是漢武帝派遣蘇武出使匈奴,不料,匈奴首領單于想方設法逼迫他投降,但蘇武毫不屈服。最后,單于無計可施,便把蘇武流放到荒蕪人煙的北海,讓他在那里放養幾只公羊,并說:等公羊生出了小羊才能回去。但蘇武沒有畏懼,在每天放羊之際,他都會撫摸著那支使節,面向社國所在的那一方,默默思念家鄉。日子一長,使節只剩下了一根光桿子。19年后,蘇武終于回到了祖國,當時他已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了。
蘇武是個可敬的人!他之所以沒有在外族的威逼利誘下屈服,始終堅強不屈、忠貞不渝,是因為他心中有祖國,對自己的`國家忠心不二!他用一腔愛國之忱,以及堅韌不拔的精神,擊敗了高高在上的匈奴單于。我深深地敬佩他!同樣的,在革命時期,先烈們寧可犧牲自己,也絕不在敵人的槍口下屈服,他們和蘇武一樣,都有一顆堅強、偉大、忠于愛國的赤子之心。
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繁榮的社會里,不需要血染沙場,做驚天動地的大事。作為一個小學生,我們也暫時沒法出使他國,為國立功。我們可以做到的是,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求知,從小熱愛自己的祖國,培養堅強高尚的道德情操,長大了為祖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蘇武—— 一個氣節高尚的民族英雄,《蘇武牧羊》—— 一個令人回味無窮的好故事,給我們啟迪,給我們力量!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8
今天,我在書架上看到一本名為中華美德故事的書。我讀了其中的一片孔融讓梨的故事讓我深受感慨。
正所謂融四歲能讓梨。他的故事是這樣的:孔融有5個哥哥一個弟弟。有一天,他們吃梨。哥哥讓弟弟先拿。孔融拿了一個最小的梨。爸爸看見了,心里很高興:別看這孩子才四歲還真懂事呢。就故意問孔融:“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么不拿個大的`,偏拿一個最小的呢?”孔融說:“我年紀小,就該吃小的,大的應該留給哥哥吃。”父親又問:“你還有個弟弟,他不是比你更小嗎?”孔融又答:“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弟弟吃。”父親聽了哈哈大笑:“真是一個好孩子。”
讀了這篇故事讓我明白了:人們要懂得互相謙讓、禮貌和尊重他人,具有尊老愛幼和尊長的好習慣!
在生活中也有這些事情的發生:一天,我在小賣部買東西的時候就看到了兄弟倆手拿5.5元錢準備買東西吃。但是錢也不好分,弟弟就說:“哥哥我只拿一塊錢其他全給你用,我肚子也不餓不用吃太多東西。”哥哥說:“不行的,就算那么多錢分不了,我就剩一點錢不買就好了。”同學們,這就是懂得互相謙讓尊重他人的好習慣啊,我們一定也要領悟這些習慣,幫助他人!
以后我們也要像孔融一樣尊老愛幼,為我們的祖國獻出一份力量!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9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好書,書名是《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這本書講了許多古代杰出人物的美德故事。如溫席侍母、陸績懷橘、曹操自勉、苗嶺女杰等,還有許多名人,有劉恒、于謙、司馬遷等。
這本書里的人物個個都很有美德:閔騫的后母很壞,冬天不讓他穿暖,還經常打罵他。這事被他父親知道了,他父親要把后母趕走,閔此騫還為她求情;王祥的`后母對他很不好,但他卻不記恨后母,還非常孝敬她。有一次,后母生病了,想吃鮮魚,但那時候是冬天,已經沒有鮮魚賣了,于是,王祥就到了河邊,脫掉衣服,用自己的體溫使冰融化,終于捉到了兩條鯉魚。讀了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在學校里,我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跟同學斤斤計較,過意不去,甚至鬧別扭、吵嘴;在家里,我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又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發生不愉快。和書里的人物相比較,我想,我真是心胸太狹窄了!
記得有一句話這樣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那時候我知道退讓一下,我和同學、好朋友之間就不會發生那些不愉快了。的確,待人要寬容,同學能在一個班級里學習是一種緣分,人與人能成為好朋友,更是一種緣分。
和善待人、寬容待人,是我們從小就要學會的。這是做人的根本。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10
這天,我在家中看書,突然翻出了一些紙,我整理好,剛要放回去,卻看到了《中華美德故事》這幾個字,這些故事引起了我的興趣,便拿過來細細讀起來。
里面共有五個故事,五個故事的內容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只介紹其中一兩個吧。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五:尊老愛幼。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意思是各種美德中孝敬父母占第一位,一個人如果連最起碼的孝敬父母都做不到,那他還談什么愛祖國愛人民呢?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光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 應該尊敬天下所有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子路小時候家里很窮,只能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飯,可家里沒有一粒米,怎么辦呢?子路就想到親戚家去借點米,那樣就可以滿足父母的.要求了。于是,子路翻山越嶺,歷經艱辛走了幾十里路,終于在親戚家借到了米,做上了一頓香噴噴的米飯給父母吃,當他看到父母臉上滿足的笑容時,忘記了所有的疲勞。
看了這個故事我不禁慚愧不已,反思自己做過孝敬父母的事有幾件呢?也只是幫忙做了幾次家務,倒到茶水,疊疊被子之類的事,但這些都是理所應當,自己的事情。其實我們身邊不乏具有中華傳統美德的人,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一顆信任別人的心就可以發現他們。中華傳統美德要靠我們來發揚光大。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用行動來踐行我們民族的美德。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11
一本好書,可以影響人的一生。在千千萬萬本好書中,唯獨這本《美德故事》讓我感受最深。
《美德故事》是媽媽的朋友送給我的生日禮物。這本書讓我知道了品德可以塑造人的心靈。這本書里既有童話,又有真實事例。其中童話總共有43篇,真實故事則有15篇。我感受最深的故事是《充滿希望的歌聲》。這篇故事講的是在1820年10月的某一天夜里,海上發生了一個船只相撞事件,一家保險公司的總經理馬利奧也在這艘船上,他被拋了出來。他無助地游著,要快沒力氣的.時候,美妙的歌聲從遠處傳來,馬利奧拼盡力氣游了過去,發現12個人抱住一根木頭,其中一個年輕的女人唱著美妙的歌,這首歌就像是在演唱會上唱的一樣,竟沒有一絲絲跑調,這也讓馬利奧有了力氣,也讓救援船找到了他們。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時時刻刻為他人著想。比起他,我就沒有像那位年輕女人一樣為人著想。有一次,我買了一盒巧克力,弟弟想吃,可我不給他。想一想,我做的真的不對,我們應該為他人著想。
這本書里有很多品德故事,同學們也來讀一讀吧!讓我們一起努力成為六雅少年吧!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12
《中華美德故事》這部書向我們講述了許多具有代表性的歷史人物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勝,它不但增長了我們的歷史知識,而且還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啟發。故事體現了愛國、正直、勤學、仁愛、誠信、機智、重孝等中華傳統美德。
我最喜歡故事中的《勤學篇》,這部分講述了一些歷史人物勤學苦練、刻苦讀書的故事,使我受益匪淺。我印象最深的是東漢時期的著名政治家孫敬懸梁苦讀的`故事。他因為自己讀書時間一長就打瞌睡很著急,想了很多辦法但都不行,最后他從屋梁上系一根繩子,另一頭就系在自己的頭發上,只要一打瞌睡歪頭時,頭發就會被繩子拉痛,他立刻清醒繼續讀書。孫敬就是用這種方法刻苦學習,最終成為一個大學問家。類似的還有西漢大學者匡衡鑿壁借光、明朝文學家宋濂抄書苦讀等等。
這些故事我都非常喜歡,歷史上那些有學問、成就輝煌事業的人,都是具有了勤奮好學的優良品德,以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讀書,這正是我們每一個學生應該學習和發揚的傳統美德。只有付出了艱辛的汗水,才能獲得成功。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13
當我們幫助別人時,別人的心里會感到溫暖,而別人幫助我們時,我們的心中同樣會感到安慰。我曾經就遇到過一次被別人幫助的事情,那是一個星期三的`早晨,來到學校我打開書包,突然發現沒有帶文具盒,心里一下子慌了起來,沒有筆沒有學習文具,讓我怎么學習怎么寫字啊?
這時第一節課的上課鈴聲響了,語文老師走進了教室,讓我們寫生字。全班同學都低下頭寫生字了,唯獨我在那里傻傻的看著生字本,一個字也寫不了。我正在發愁,旁邊的同學問我:"你為什么不寫呢?“我告訴他說我沒有帶文具盒,他熱情地對我說:“用我的吧。”說著便從文具盒中拿出一支鋼筆給我,我道了謝,趕快寫了起來,可是這節課以后還有數學課和英語課,怎么辦咧············我還在發愁。
當周圍的同學知道我沒有帶文具盒時,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打開自己的文具盒,這個借給我一支鉛筆,那個借給我一塊橡皮,看著他們一張張熱情的笑臉,還有那一雙雙援助之手,就像陣陣暖流溫暖著我的心時,猶如一束陽光照進了我的心田。 這雖然只是一件小事,卻讓我從中體會到接受別人的幫助,心中有多么的溫暖,也許,在你看來微不足道的一點幫助,就會給對方帶來雪中送炭搬的溫暖,幫助與被幫助同樣會得到快樂。 互相幫助是我們人類的美德,愿我們每個人都能把這一美德發揚光大,讓我們的愛心灑遍世界每一個角落。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14
今天,讀完了《中華美德故事》書中的《孔子學琴》這篇文章后,對我的啟發很深。
文章主要講的是孔子在60歲的時候向一位老師學琴,孔子學琴時與別的.同學不一樣,別的同學都是迫不及待的想學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學習了2天,甚至還不熟練便學習心的曲子了,而孔子卻很有耐心,一首曲子要學習10天,而他自己也知道已經把曲子練得很熟練了,可他還在認真的彈。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孔子想通過琴聲來揣摩聲音里的人物、動作和人物的表情,所以老師非常喜歡他。
讀完這篇故事,不禁讓我想起了一件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情,那天我在家中做家庭作業有一道數學題難住了我,我想了半天也沒有做出來,于是我想到參考資料上有這道題的答案,我趕忙把答案抄在了本子上。第二天上課時,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我,說我非常聰明,還給了我一顆紅星。從此以后,我感覺那顆紅星一直跟隨著我,好像時時在在說:“那道題你會了嗎?”
現在我明白了,今后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孔子學琴的精神,鍥而不舍,努力學習一些新的知識。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15
今天,我讀完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覺得其中《孔子好學不倦》的故事,對我的啟發特別深。
這個故事介紹了孔子的好學精神。孔子50歲了,還要拜師學琴。他學琴與別人不同,別人總是迫不及待地要求學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學兩三天。可是孔子學一首曲子,埋頭一練就是十天,明明已經彈熟了,卻還是不肯換新曲。這又是為什么呢?原來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練熟,而且還要通過曲子的旋律來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作曲人的人品、個性、精神甚至外貌,并且真正掌握彈奏的.技巧。孔子的好學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他的老師師襄。看到這里,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慚愧。有一次,我在我的輔導書上看到了一道難題,怎么也想不出該怎么做。這時,我突然想起這書后有這道題的答案,就不懂裝懂地把答案抄下來,并且交給了老師。老師把我的作業發下來,我得了100分,還表揚我,夸我聰明。可是,現在翻開本子一看,100分上好像多了一個小黑點。這個小黑點仿佛在問我:“你懂了嗎?”我越想越覺得難受。今天讀了孔子的故事,讓我又想起了這件事。它提醒我,作為一名學生,對待學習不能不懂裝懂,碰到困難要向懂的人虛心請教。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是進步的臺階,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學、好學、不弄虛作假才能取得成功。我們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的明天,是祖國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我們現在正是讀書的大好時光,就更應該努力學習,長大后,為祖國做出無私的奉獻。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華美德頌03-20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02-05
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08-16
體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名言12-02
中華傳統美德的名言警句03-03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心得10-28
中華美德名言 小學二年級美德名言08-20
中華傳統美德讀后感01-10
美德故事讀后感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