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1
中華傳統美德具有悠久的歷史,愛國、明志、自強、誠信、改過、好學、敦親、務實等都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每一個小學生都要學習。最近我讀 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這本書讓我漸漸地走向了光明美好的道德世界,也讓我從一個個有趣的故事中認識到了道德的所在和它的價值。
書中的《曾子殺豬》一文介紹了曾子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場去賣布,為了使兒子不惹麻煩,所以她對兒子說:“兒子,你不跟我賣布,我回 來后讓你吃豬肉。”兒子一聽有肉吃,就不鬧著去了。妻子回來后,發現曾子正要殺豬,妻子很舍不得,便哭著求他不要殺豬。而曾子卻堅定地說:“做人不可以言 而無信,既然答應兒子要殺豬吃肉,就不應該后悔,我不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大后言而無信,所以我今天要為兒子做個旁樣。”于是曾子把豬殺了。他的兒子長大后也 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讀完后我深有體會,孔子曾經說過:“言必信,行必果。”一個人只有說到做到,才會贏得別人的信任。我們做為一個小學生在和同學、朋友們交往的'時候,自己說的每一句話都要一諾千金,不能不講誠信。我決心改掉以前的懷一毛一病,做一個言而有信的人。
另一篇故事給我的印象也很深:宰相季文,身居高位,卻以儉為榮,他穿舊衣,吃普通菜,信簡陋房,不講排場。相比之下,我們不少同學比吃比穿是很不應該的。
這本書的故事很精彩,相信每一個讀了這本書的人都會從中學到很多的知識,懂得很多的道理。同學們趕快來讀讀這本書吧!
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2
最近,我讀了一本名叫【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這部好書,他向我們講述了許多歷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勝,它即增長了我的歷史知識,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啟發。
我們一個文明古國,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多可圈可點的歷史人物。這部書通過一個個歷史人物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勤奮好學,熱愛祖國,自強不息,誠信不愉,勤勞節省,尊師敬老等種種中華傳統美德。
書中講述了一些歷史人物故事勤學苦練,刻苦讀書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孔子,他是個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個謙虛好學的.學生。他向師襄子學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練呀練呀,連續幾個月,從清晨練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終于領悟到了樂曲的深奧之處,連老師也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戰國時代的縱橫家蘇秦每次讀書到深夜,倦意襲來時,就拿起錐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發奮苦讀,使學業大進,終于成功說服六國君主,合縱攻秦。還有西漢學家匡衡壁借光,遠代大畫家王冕癡狂學畫,明朝文學家宋濂抄書苦讀,等等。這些故事我很喜歡,也從中知道了一個道理:只有勤學苦練,付出艱辛的汗水,才能獲得成功的果實。
歷史上那些很有學問,事業輝煌的人都具有勤奮好學的優良品德。他們在生活很困難,條件很惡劣的情況下能夠咬緊了牙關,克服許許多多的困難,以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讀書,這難道不是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學習和發揚的傳統美德嗎?
勤奮好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品德。我們在學習科學文化的過程中,要發揚孜孜不倦,勤學好問的精神,才能讀好書,才能自強,自立,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書山有路勤力徑,我們只有艱辛跋涉,奮勇攀登,才能到達一個又一個知識和品德的頂峰!
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3
記得肖復興說過“讀書,可以尋找一塊潔凈地的宿營地,能安置我們的靈魂,可以尋找一方明亮清澈的夜空,讓我們的夢能毫無顧忌的盡情的飛翔。”這段時間以來,我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中華美德故事》。我覺得其中《孔子好學不倦》的故事,對我的啟發教育特別深.
這個故事介紹了孔子的好學精神:孔子60歲了,還要拜師學琴.他學琴與別人不同,別人總是迫不急待地要求學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學兩三天,可是孔子學一首曲子埋頭一練就是十天.明明已經熟練了,可還是不肯換新曲子.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練熟,而且還要通過曲子旋律來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主人公的`人品、人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的好學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他的老師.
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慚愧.有一次,在家里做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時遇到了一個難題,怎么也想不出該怎么做.這時,我想干脆明天早上到學校看其他同學是怎么寫的,把答案一抄不就完事了嗎?第二天晚上作業發下來,我得了優秀.老師還表揚了我.可是,現在翻開作業本一看,好像優秀上多了個黑點,今天讀子孔子的故事 ,讓我又想起了這件事,對待學習要認真,碰到困難要虛心向老師請教.
故事里的子路,他為了孝敬親人,家里沒了米,他的爸爸媽媽都想吃米飯,子路就想辦法,最后想出來去親戚家借大米,但是到親戚家要翻十幾座山才能到達,而他一心想讓家人吃上米飯,不怕千辛萬苦,終于到達了地點。親戚給子路一袋大米,這時的子路也沒有忘記跟親戚告別,到了家里,看著家人津津有味吃著米飯,而他卻忘記了疲倦,另據夸他是個懂事的好孩子。
這種孝敬親人的精神深深打動了我,我回憶就因為奶奶說我寫作業慢,對奶奶大吼的情形,真讓我羞愧不已,想想自己一時的沖動。想想自己平時和同伴的交流,都是一句“喂”開頭,來代表別人的稱呼,真的很不禮貌哦!故事里的子路借到米回家都不忘和親戚告別的情形,一直閃現在我的眼前。真不虧是孔子的學生,與子路相比,我真是太不應該了。所謂不成材,先成人這句名言用在此,剛好適合。里面還有雷鋒的樂于助人,尊敬師長都是我學習的榜樣,從現在開始我也要做一個孝敬長輩,樂于助人的人。
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4
誠實,就是忠誠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諾言不虛的欺詐。“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這些流傳了千年的古話,都形象地表達了中華誠實守信的品質.
孔子也是一個例子:在2000多年前,孔子對自己的學生說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裝懂。”孔子一直遵守著他的這句話,所以他會成為舉世聞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曾子是孔子的一名弟子,大概是受孔子的'教育.他從小也十分誠實守信。一次,曾子的妻子去集市上買東西,孩子哭著喊著要和她去。曾子的妻子就騙他說:“回來給你殺豬吃”。孩子就不鬧了,等妻子從集市回來時,發現曾子在殺豬,就連忙阻止他,曾子卻說:“你現在如果不殺豬,孩子長大了會對別人也不守信的”。然后就把豬給殺了,孩子長大后,果然十分誠實守信。
在生活中也有許多小事在感動著我。一次,我在朋友羅緩丹家里玩,不小心把語文書落在她家忘了拿回來。我就在電話說請她幫我拿來,可不,一會天空下起了大雨,我以為她不會來了,可我萬萬想不到,她和她媽媽冒著狂風暴雨把書送到我家里來了,書完好無損,可她們全身都被雨水淋濕了。她誠實守信的精神讓我感動。還有一次,我口袋里放了3第一百元的鈔票打算交學費的,一路上蹦跳,一點也不知道錢掉了。這時身后傳來一陣聲音:“小妹妹,停一下,你的錢掉了”。我一摸口袋一看真的不見了就接過來連聲說謝謝,這時我才發現她是一個戴著紅領巾的姐姐,她笑了一下說:“不用謝”。她笑得是多么燦爛,是啊!她這種拾金不昧的品質,不占為己有的誠實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誠信,千年來就是人所具有的美德。誠信,源源不斷的財富。它還是立身、修德、處事之根,無論什么時候都不可以缺。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你待人以誠,人也會投你實。不僅如此,誠信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常言道:“精誠所致,金石為開”。千言萬語就匯成一句話:“中華之誠信,為人之美德”。
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5
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這句話讓我明白了知識與道德的關系,也感覺到道德的重要性。坐在窗前手捧著《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我的心被古人那優秀美德所浸潤,我的思緒回到了那一天。 一直拖了好幾天,實在熬不過去了,我只能拖著我的那雙破了卻舍不得扔到的球鞋。 你如果真的舍不得,就到小區門口的鞋攤去修一下就行了! 你都要讀三年級了,這點小事應該難不倒你的。媽媽的堅持使我無計可施,我只得拎著球鞋,拿著媽媽塞給我的五元錢,冒著炎炎烈日往小區門口走去。
媽媽真是的,以前從來沒有讓我一個人做這樣的'事,現在卻以我讀三年級為由讓我自己去補鞋,唉!真是衰啊。難道她還不知道我素來是害羞的性子?走到小區門口,我傻眼了,雖是一個小小的鞋攤,卻人滿為患,我只好低著頭排在后面。 鞋攤的人絡繹不絕,我一直淹沒在人群之中!忽然從人群中鉆了個頭出來:小朋友,補鞋嗎?我驚了一下,他,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操北方話的老人。嗯!我點點頭,臉有些紅。把鞋拿過來吧!他笑著說。 擠進人群,我心里異常輕松,先前那種徘徊時的沉重步伐變得輕盈起來。這位老人多好啊!我想著。
這兒坐,很快就好!他給我拿出一張小板凳,身子稍一欠,用他的圍裙擦了擦凳面,示意讓我拿去坐下等待。我接過他給我的凳子,竟然有些不知所措。老人看到了我那副囧樣,朝我微笑地點點頭,此時我的緊張感在瞬間釋放了,我安心地坐在他的鞋攤邊看他為我補鞋。 只見針線在鞋上不停的穿梭著,原本脫線的兩個鞋面身不由己的又合攏在一起了,老人就像一個魔法師,三下五除二,一剪、一粘、一敲、一捋,鞋子又煥然一新。看著這一切,一種莫名的感情涌上了心頭,那是一種讓人感動的心情。 我交給了老人五元錢,找你一元。他親切地說著,找零錢去了。剎那間,一個念頭閃過我的腦際,由模糊而強烈:要不要給他道個謝?是呀,是呀!道謝給這么慈祥的一位老人。
可是那是多么難為情的事啊!對他說聲謝謝么?修了鞋,付了錢,居然還要說謝謝!嗤!怎么說得出口?因為似乎覺得這玩意兒過時了,沒必要!現實中真這么做未免太做作,老人會理會嗎!的確,我并沒有得到比別人更多的照顧,但顧客與店員之間的關系難道僅是金錢上的關系嗎?倘若我還小,我可以奶聲奶氣地說:謝謝,老爺爺!倘若我已經是大人了,我可以瀟灑地隨意地說聲:麻煩了!可為什么我卻沒有膽識說呢? 給,拿好錢!親切的話語又響起了,我似乎于心有愧,低著頭,但在接錢的一瞬間,心卻突然間豁然開朗:謝謝,老爺爺!我終于將謝謝說出口,此時,我覺得今天的陽光格外燦爛,空氣格外清新,回家的腳步也格外輕松。 現在我終于懂得了,我的那一聲謝謝說出口后,為什么人會一下子那么輕松,因為這就是一個人最起碼的道德,也是一種美德。從那以后,無論什么事,當受到別人的幫助時,我總忘不了說一句:謝謝!謝謝成了我的口頭禪。
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6
美的是我們中華人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領。因為美德世界才和平,因為,美德中國才更加的光輝。
美德,可想而知,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人物都歷歷在目。有機智好學的,勇敢正直的。為人類科學做出貢獻。。。。。。。他們每個人都是一種美德。
示例一在文川大地鎮的綿竹市h漢旺鎮東汽中學到塌教學樓發掘現場,出現令人震撼的一暮一名死難學生手里緊緊攥著一支筆,有詩言志;請記住這只筆,他載著比生命還重要的知識;請接過這只筆,它會出重鍵園的藍天,請接這只筆,他將畫出祖國鍵設美麗的景象,
讀了我才知道,跟他比真是微不足道曾經的我,現在的我都在虛度光陰,從來都沒覺得知識的重要性。一直都是溪里糊涂的。這簡直就是浪費光陰,
實例二;在我的周圍曾經也發生過一個感人的故事,他是一名老師,年紀也有點年邁,可他做出了別人都做不到的事,他無償的獻出血捐給貧困的人,甚至不怕犧牲自己的生命把腎捐給別人。醫生查出他本身就有一種病,可他還是堅持的把自己的腎捐給了貧困的病人。
這種無私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不是他不愛惜自己的身體,而是他有一種至高無上的美德,至高無上的愛心。他比每個都偉大。
真的,每個人不需要做出多么多么偉大的事,耽美的我們都應該會。但也有一種僅美德出現,露出了他們最黑的心。
示例三:一個小女孩在馬路上行走,卻被飛來橫禍的汽車撞倒在地,而那個司機并沒有停車子下來看,而是選擇逃走。但最可恨的是一個更像狼一樣的殘忍的人開著車又從小女孩的身上駛過。路邊的人沒有一個報警或拯救小女孩的,只是微觀,最后是一個撿垃圾的老奶奶通知了她的家人,并送進了醫院。
同學們我不知道你看到這個事情,心情是怎樣的,但我是會很憤怒。難道他們真是狼心嗎?中華因為有美德才會和諧,但你們卻有那黑心玷污美德,美德不就是心靈的美,和行動中體現出對他人的愛嗎?
美德之所以稱為美德,因為它比荷花更高潔,更出污泥而不染。我們大家就應該傳承我們所擁有的美德,讓那沒有出生的嬰兒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和和平。
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7
歷經幾千年的滄桑,人物與朝代不如換過幾何,有些人一逝而去,沒有留下一點這個世界有他存在的痕跡,而有些人生命很短暫,卻在我們心中大點綻彩。
《中華美德精選》這本記錄了那些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人,平凡的是他幾是茫茫人海一粒小小的沙子,不平凡的是他那顯示中華美德的品質。
像寇準擺宴這個故事講述當朝一個宰相寇準過生日,既是宰相,哪有誰敢不送禮啊!官員們都來祝賀送禮,擠滿了整個房子。可寇準的奶奶卻向寇準說起了她原來的艱苦日子,提醒他只鋪張。寇準大徹大悟,取消了這場壽宴,只這一件事就說明兩種美德、一是不要浪費二是節約。這個老奶奶她雖年老衰邁,但他卻能堅守著中華美德,值得別人對他稱贊。
但是與其稱贊她,不如為自己喝彩,難道當你有當官的親戚過生日時,你不會在旁邊勸諫他嗎?我想你肯定會勸他少鋪張,多節儉一些,這些也是你遵守中華美德的“證據”啊!
或許你們會說那些是大官的事,與我們無關,那孔融讓梨的故事你們聽過吧?孔融只是一個小孩子,小孩子面對美食肯定是不能抗拒的,但是他在面對那些梨時,能夠先想到別人等別人把梨挑選好了,才去拿最小的。他只是一個小孩子啊!卻能想到他人,他或許微不足道,但是這個精神美德同樣值的'我們學習。
《中華美德精選》他讓我學會了中華的傳統美德如:機智,好學,勇敢,正直等等,這些美德可以滋潤人的心靈,洗滌人的靈魂。
如果你能遵守這些美德,那么你就是最美的,就是最值得令人尊敬的!
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8
寒假里,我看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它給我了很大的啟發。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東漢時期有個叫黃香的孝子,也是著名的“二十四孝子”之一。黃香少年時就善于寫文章,當時的人稱頌他:“天下無雙,江夏黃香。”但黃香最難能可貴的,還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親。
黃香9歲時母親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就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夜,天氣寒冷,黃香就先鉆到父親的被窩里,躺一會兒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覺。夏夜,天氣很熱,黃香就手執蒲扇,對著父親枕席使勁扇著。黃香的`孝敬之心溫暖了父親的心。后來,黃香孝敬父親的故事被寫進了《三字經》里,“香九齡,能溫席”寫的就是這個故事了。
大家想想,一個只有九歲的孩子,就知道要孝敬父母,更何況我們這些當代的少先隊員呢?我們更應該孝敬父母,做他們的榜樣啊!可我們一個個都是嬌貴的“小皇帝”、“小公主”,一個個都是爸爸媽媽的心肝寶貝、掌上明珠,爸爸媽媽把我們含在嘴里怕化了,捧我們在手上怕摔了,因此,我們都養成了許多不好的習慣。爸爸媽媽煮了可口的飯菜,我們還嫌不好吃;看到了別人有了漂亮的東西,我們就吵著鬧著,非買不可;家里的活用不著我們親自動手,爸爸媽媽自己會干;房間里亂七八糟的,爸爸媽媽也會幫我們收拾干凈……我們簡直成了一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了!
對照黃香,再看看自己,我真感到慚愧呀!我們從來不想想父母有多么辛苦。有時候,我們心情不好還跟爸爸媽媽吵架、頂嘴,真是不應該啊!今后,我也要像黃香那樣:再也不跟父母發脾氣了,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自己做;在學校要認真學習,關心他人,主動去幫助有困難的同學……我要努力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孩子。
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9
這幾天,我讀了一套好書,書名是《中華美德故事》。這套書講了許多古代杰出人物的美德故事。如溫席侍母、陸績懷橘、曹操自勉、苗嶺女杰等,還有許多名人,有劉恒、于謙、司馬遷等。這本書里的人物個個都很有美德:騫的后母很壞,冬天不讓他穿暖,還經常打罵他。這事被他父親知道了,他父親要把后母趕走,騫還為她求情;王祥的后母對他很不好,但他卻不記恨后母,還非常孝敬她。有一次,后母生病了,想吃鮮魚,但那時候是冬天,已經沒有鮮魚賣了,于是,王祥就到了河邊,脫掉衣服,用自己的體溫使冰融化,終于捉到了兩條鯉魚。
讀了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
在學校里,我會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跟同學斤斤計較,過意不去,甚至鬧別扭、吵嘴;在家里,我和好朋友一起玩耍,又會因為一些小事而發生不愉快。和書里的人物相比較,我想,我真是心胸太狹窄了!
記得有一句話這樣說: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果那時候我知道退讓一下,我和同學、好朋友之間就不會發生那些不愉快了。的確,待人要寬容,同學能在一個班級里學習是一種緣分,人與人能成為好朋友,更是一種緣分。
和善待人、寬容待人,是我們從小就要學會的。這是做人的根本。
近日,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這部好書,它向我們講述了許多歷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勝,它既增長了我的歷史知識,又使我深深地受到了啟發。
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浩翰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許多多可圈可點的歷史人物。這部書通過一個個歷史人物故事,向我們展示了勤奮好學、熱愛祖國、自強不息、誠信不渝、勤勞節儉、尊師敬老等種種中華傳統美德。
書中《勤奮好學》篇講述了一些歷史人物勤學苦練、刻苦讀書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我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個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個謙虛好學的學生。他向師襄子學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地練呀練呀,連續幾個月,從清晨練到深夜,手指尖都沁出了血,最后終于領悟到樂曲的深奧之處,連老師也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戰國時代的縱橫家蘇秦每次讀書到深夜,倦意襲來時,就拿起錐子狠扎自己的大腿,他發奮苦讀,使學業大進,終于成功地說服六國君主,合縱攻秦。還有西漢大學者匡衡鑿壁借光、元代大畫家王冕癡狂學畫、明朝文學家宋濂抄書苦讀,等等。這些故事我很喜歡,也從中知道了一個道理:只有勤學苦練,付出艱辛的汗水,才能獲得成功。
歷史上那些很有學問、事業輝煌的人,都具有勤奮好學的`優良品德。他們在生活很困難、條件很惡劣的情況下,能夠咬緊了牙關,克服許許多多的困難,以堅強的意志和毅力刻苦讀書,這難道不是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學習和發揚的傳統美德嗎?
勤奮好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美德,也是我們每一個學生都應該具備的品德。我們在學習科學文化的過程中,要發揚孜孜不倦、勤學好問的精神,才能讀好書,才能自強、自立,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書山有路勤為徑”,我們只有艱苦跋涉,奮勇攀登,才能到達一個又一個知識和品德的高峰!
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10
近日,我讀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它向我講述了許許多多歷史人物的美德故事,非常引人入勝,它既長我的歷史知識,又使我深深的受到教育。這本書共有八個篇章,68個故事,有愛國篇,自強篇,正直篇,勤學篇,友愛篇,誠信篇,機智篇,重孝篇等中華傳統美德。
我們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了許許多多可圈可點的歷史人物。書中(勤學篇)講述了一些歷史人物勤學苦學練,刻苦讀書的故,深深的印象最深的`是孔子,他是個大思想家,教育家,也是一個謙虛好學的學生。他向師暗自學琴,同一首曲子,他不停的練呀練呀,連續幾個月,從清晨練到深夜,手指尖都磨出血了,最后終于領悟到樂曲的的深奧之中,連老師也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戰國時期的蘇秦每天讀書讀到深夜,倦意襲來時,就命拿起錘子很扎自己的大腿,他勤奮苦讀,是學業大進,終于說服了六國之君,當了宰相,勤奮大學者匡衡鑿壁借光,等等。讀了這些故事我從中知道了一個道理;只有勤奮苦練付出艱辛的汗水,才能獲得成功!我以后一定要好好讀書,做一個勤奮好學得人。
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11
看了這本書后,我心里不由泛起一陣陣涌動的浪花,這浪花是慚愧,也是學習。這其中有很多很多小故事,在這故事中,有著千層指導,萬層教育,無限制的給予我們精神的力量,學習的動力,做人的啟示,崇高的品質,這一切都是我們需要的,應該做到的,可是我們又真正做到了多少了呢!有多少人能時時把它放在心上,時時不忘呢!
在我們的生命里,有許多事例都像是美德書上所寫的`那樣,有些事只是一瞬間就發生在某些人身上!完全出乎你的意料,料也料想不到!這樣會給你造成很大的傷害!在精神這方面它給予了崇高、無私……精神給我,在學習這方面它教給我團結、互助勤奮、努力,在做人方面,它告訴我們要誠實、守信……“讀一本好書,就是在和一個高尚的人談話。”讀得對,這本書雖不是名著,但它給予我們的卻是高尚的教育,像一位高尚的紳士在教導我們,而且陶冶了我們的情操,使得我們在這片藍天中飛的更遠。
《弘揚中華美德》這本書,在我們的幼小心靈中深深地扎了根,使我們懂得今后怎樣做人,怎樣做事。不會讓我們還生活在愚昧、無知之中,分不清是非、美丑、善惡,在迷茫的生活中,清醒過來。
我們是祖國的花朵,就應該弘揚我中華崇尚的美德,將這些美德教育下一代子孫,讓他們也了解中華的美德是此高尚、深淵。讓我們從自己做起,樹立起文明風范的旗幟。讓世人了解到中華是多么偉大,多么崇高。
讓我們一起弘揚中華美德吧!
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12
今天,我讀完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覺得其中《孔子好學不倦的故事》,對我的啟發特別深。
這個故事介紹了孔子的好學精神。孔子60歲了,還要拜師學琴。他學琴與別人不同,別人總是迫不及待地要求學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學兩三天。可是孔子學一首曲子埋頭一練就是十天,明明已經彈熟了,還是不肯換新曲。這又是為什么呢?原來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練熟,而且還要通過曲子的旋律來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作品的人品、個性、精神甚至風貌。孔子的'好學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他的老師。
看到這里,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慚愧。有一次,我碰到了一道難題,怎么也想不出該怎么做?這時,我突然想起一本參考書上有這道題的答案,就不懂裝懂地把答案抄下來交給了老師。第二天,作業發下來了,我得了優秀,老師表揚了我,夸我聰明。可是,現在翻開本子一看,好像多了一個小黑點。這個小黑點仿佛在問我:“你懂了嗎?”我越想越難過。今天我讀了孔子的故事,讓我又想起了這件事,它提醒我,作為一名學生,在對待學習時不能不懂裝懂,碰到困難,應虛心向老師請教。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是進步的階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奮好學,實事求是,才能取得成功。我們現在正是讀書的大好時光,就更應該努力學習,長大才能為祖國做出應有的貢獻。
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13
前幾天,我發現在我的書架上有一本《中華美德故事》,中孔子好我深受啟發。
這個故事介紹了孔子的好學精神。孔子都60多歲了,還要拜師學琴。他與別人學琴不一樣,別人都是迫不及待地想學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學兩三天。可是孔子學一首曲子埋頭一連就是10天,明明已經彈熟了還是不肯換新曲。這是為什么呢?原來孔子不但要把新曲練熟,還要通過曲子的旋律來猜測作者人的人品,個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的好學精神深深地感
看到這里,想想自己,我感到十分慚愧。又一次,媽媽給我買的復習資料,我碰到了一道難題,怎么想也想不起來。這時,我想起來參考書后面不是有答案嗎,抄一下不就完了,再說爸爸媽媽剛好出了。第二天媽媽給我檢查時發現了這道難題,又對對答案看到我做對了,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便把我叫到身旁,讓我說出這道題的'過程,我哪會呀!那天挨揍是少不了的。今天讀了孔子的故事,讓我想起了這件事,它提醒我:對待困難要虛心向會的人請教。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是成長的階梯,只有勤學,好學,不弄虛作假才能取得成功。我們現在正是讀書的大好時光,應該努力學習長大后為祖國做出奉獻。
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14
中華美德,顧名思義,中華民族的美好道德。《中華美德故事》正是匯集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故事。
一提到中華美德,可謂是源遠流長。我們中國歷史悠久,有著數不勝數的故事,蘊藏著內涵。
香九齡,能溫席。
話說古人黃香,母親早逝,便把對母親的愛和思念都傾注于父親身上。炎炎夏日,黃香就用扇子把床扇涼了再讓父親睡下。冬天,黃香怕床太涼,就用自己幼小的身體替父親捂暖了被窩。一個九歲的孩童,竟如此有孝心。
現在的孩子,似乎比黃香差了十萬里。個個都是家中的'“寶貝”,嬌縱任性,有幾個孩子能做到像黃香那樣體貼父母呢。一個九歲的小孩子,都不懂得人情世故,都只知道撒嬌。別說是九歲的孩子了,估計現在連十九歲的人都很難有那么多的孝心。
縱觀當今社會,一些傳統的美德都被拋之腦后。試問,現在還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路見不平一聲吼”?可以做到有難就幫現在人都很冷漠,沒有同情心,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呢也是我們自己所導致的,正是因為我們自己利用別人的“愛心”,進行敲詐、斂財,才致使現代人有難不敢幫。
我們中華民族有很多傳統的美德,作為現代人我們應該弘揚才對。不應該利用別人身上的“美德”來滿足自己的欲望。用我們的行為去對比古人,實在是有愧。古人之所以稱為古人,是因為他們已經過去了,作為現代人,應該比他們做得更好。所以,我們必須把傳統美德傳承下去,并且發揚光大,讓我們的中國在原有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讓世界的人知道:我們中國不僅有悠久的歷史,還有許多美德,而在我們中國人身上都具有這些美德。
只要我們具有美德,才能使自己變得更美好,讓我們將中華美德發揚光大。
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15
這天,我在家中看書,突然翻出了一些紙,我整理好,剛要放回去,卻看到了《中華美德故事》這幾個字,這些故事引起了我的興趣,便拿過來細細讀起來。
里面共有五個故事,五個故事的內容我就不一一介紹了,只介紹其中一兩個吧。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五:尊老愛幼。中國有句古話,“百善孝為先”,意思是各種美德中孝敬父母占第一位,一個人如果連最起碼的孝敬父母都做不到,那他還談什么愛祖國愛人民呢?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光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 應該尊敬天下所有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子路小時候家里很窮,只能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父母想吃米飯,可家里沒有一粒米,怎么辦呢?子路就想到親戚家去借點米,那樣就可以滿足父母的要求了。于是,子路翻山越嶺,歷經艱辛走了幾十里路,終于在親戚家借到了米,做上了一頓香噴噴的米飯給父母吃,當他看到父母臉上滿足的笑容時,忘記了所有的疲勞。
看了這個故事我不禁慚愧不已,反思自己做過孝敬父母的事有幾件呢?也只是幫忙做了幾次家務,倒到茶水,疊疊被子之類的事,但這些都是理所應當,自己的事情。其實我們身邊不乏具有中華傳統美德的人,只要我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一顆信任別人的心就可以發現他們。中華傳統美德要靠我們來發揚光大。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用行動來踐行我們民族的美德。
【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相關文章:
《中華美德故事》讀后感02-05
中華美德頌03-20
讀美德故事有感04-08
讀《中華經典故事》有感11-16
中華傳統美德的名言警句03-03
體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名言12-02
中華傳統美德讀后感01-10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心得10-28
美德故事讀后感05-04
《美德故事》讀后感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