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 推薦度:
- 讀科學家的故事有感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chǎn)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yīng)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家故事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1
今晚,我讀了《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的一篇文章——《發(fā)明大王——愛迪生》。愛迪生發(fā)明了電燈,可他發(fā)明的過程,卻是歷盡了千辛萬苦。為了找出適合做燈絲的材料,他試驗的耐熱材料,足足有1600種,可還是沒有找到合適的`。
他沒有放棄,還是繼續(xù)做實驗,最終確定從植物纖維里找到最合適的。他試驗過的植物纖維共約6000種,最后,終于找到了適合做燈絲的材料!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2
今日,我讀了一本書,書名為《中外科學家的故事》,里面有許多科學家的介紹。
我讀的是約翰。潘伯頓的故事,故事資料是:“可口可樂”是世人皆知的美味飲料,大家對它都不會感到陌生,它大有成為“地球人的標志”的.趨勢。而說起“可口可樂”的誕生。真有點近乎荒誕不經(jīng)。尤其是它的命名經(jīng)過,更使人覺得滑稽可笑……
這故事,我覺得約翰。潘伯頓是一個偉大的發(fā)明家。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3
一天,我看了科學家的故事,我知道了錢學森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他年輕時在美國留學經(jīng)過刻苦努力,他成為世界著名航天事業(yè)的.科學家,1949年新中國成立了。就決定回國,美國想要留住錢學森,但他非常愛國堅持回國,錢學森回到祖國以后,他帶領(lǐng)著中國人民迎來了航天時低的黎明。
我覺的錢學森爺爺很了不起因為錢學森爺爺心里始終想著祖國,從現(xiàn)在開始我要好好學習,在班里做一個心中有班級心中有同學心中有父母的好孩子。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4
讀了一本書叫《科學家的故事》的書,其中的天文家張衡令我記憶猶新。
他除了觀察天象,還要記載各種災(zāi)象。當時交通不便,往往錯過了組織搶救的最快時機。所以,張衡就像辦法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測定地震方向的儀器。這臺地動儀給中國帶來了許多便利。
他給了中華兒女一個偉大的故事。他為我們的祖國做了許多事,除了他,我們的祖國里還有許多英雄豪杰。他們讓中國人感到自豪。這篇文章讓我想到了中國的.大好山河和中國人的英雄事跡。我們必須要向他們學習,做祖國的小主人。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5
《居里夫人傳》里的居里夫人是法國物理學家、化學家。她原名叫瑪麗·斯可羅多夫斯基,原籍波蘭,于1867年11月7日在華沙城出生。他是世界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女科學家,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
《牛頓傳》里的'牛頓是英國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科學家,生于林肯郡。牛頓發(fā)現(xiàn)了地球引力。在數(shù)學上,牛頓創(chuàng)立了“牛頓二項式定理”,并和萊布尼茨幾乎同時創(chuàng)立了微積分學。牛頓發(fā)現(xiàn)白色日光由不同顏色構(gòu)成,并制成了“牛頓色盤”。
我要學習他們這種善于動腦、對事物善于觀察的好習慣。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6
科學家的'故事有哪些?居里夫人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居里夫人原名瑪麗·斯克沃多夫斯卡,通常稱為瑪麗·居里或居里夫人,是波蘭裔法國籍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她的一生都可以說是奉獻給了各大研究,開創(chuàng)了放射性理論、發(fā)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shù)、發(fā)現(xiàn)兩種新元素釙和鐳。1898年,她與丈夫皮埃爾·居里共同發(fā)現(xiàn)了放射性元素釙,之后又發(fā)現(xiàn)了元素鐳,因此她和丈夫及亨利·貝克勒共同獲得190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又因放射化學方面的成就獲諾貝爾化學獎,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她一生共獲得10項獎金,16種獎?wù)拢?07個名譽頭銜,特別是獲得了兩次諾貝爾獎。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7
在寒假里,我讀了一本《科學家的故事》。書中講述了很多中外科學家小時候的'故事,展現(xiàn)了他們的成長過程、生活感受和成功經(jīng)驗。其中有的科學家也喜歡玩,但是他們從玩中找到了智慧。通過讀這本書,使我拓寬了知識面,懂得了科學家們成功的不易。
我要向他們學習,學習他們熱愛鉆研、熱愛科學知識的進取精神。從小就奔著自己的夢想去努力。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8
暑假里,我看了《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
在科學家的身上,我能夠看到可歌可泣的奉獻精神,在科學家的身上,我能夠看到勇往直前的精神,在科學家的身上,我還能夠看到濃濃得愛心……
從《《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中,我明白了萬嬰之母林巧稚,目睹了母親病故事痛苦的一幕,便發(fā)誓要努力學習,考上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經(jīng)過艱苦的努力,最終實現(xiàn)了愿望,她為了自我的事業(yè),終身未婚,接生了五萬多個孩子。
錢學森是我國的火箭專家,他放棄了國外的優(yōu)越生活,不懼威脅和各種阻撓,回到新中國,為國家貢獻了自我的畢生精力。
長大以后,我也要想這些科學家一樣,做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9
暑假里,我看了《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
在科學家的身上,我可以看到可歌可泣的奉獻精神,在科學家的`身上,我可以看到勇往直前的精神,在科學家的身上,我還可以看到濃濃得愛心……
從《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中,我知道了萬嬰之母林巧稚,目睹了母親病故事痛苦的一幕,便發(fā)誓要努力學習,考上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經(jīng)過艱苦的努力,終于實現(xiàn)了愿望,她為了自己的事業(yè),終身未婚,接生了五萬多個孩子。
錢學森是我國的火箭專家,他放棄了國外的優(yōu)越生活,不懼威脅和各種阻撓,回到新中國,為國家貢獻了自己的畢生精力。
長大以后,我也要想這些科學家一樣,做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10
這幾天,我讀了《科學家的故事》,在這本書里,令我最敬佩的科學家是愛迪生,他在世界上被稱為“發(fā)明大王”,他的一生發(fā)明了兩千多種東西,平均十五天就能發(fā)明一種,他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愛迪生小時候家里很窮,靠賣報紙為生,他很愛做實驗,有一次,愛迪生在火車上做實驗,差點把火車點燃了,后來被列車長發(fā)現(xiàn)了,把他的一只耳朵給打聾了。
愛迪生長大以后想發(fā)明電燈,他就做了上萬次的.實驗,換了六千多種金屬材料做燈絲,他最后選了鎢絲當燈絲,既發(fā)光明亮又消耗熱能小,一直到現(xiàn)在日常用的電燈泡都是鎢絲的。
我很敬佩愛迪生這種不掘不撓的精神,我也會像他一樣做一個有毅力、不怕困難、勇攀高峰的人。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11
都說開卷有益,今天我讀了《科學家的故事》,受益匪淺。這本書寫的是許多科學家如何成才,如何鉆研科學的故事。
這些科學家的故事都非常感人。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數(shù)學家華羅賡和能工巧匠魯班的故事。
華羅賡少年的時候?qū)W習數(shù)學廢寢忘食。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學習上。他敢于挑戰(zhàn)權(quán)威,被清華大學的熊慶知道了。在以后的半個世紀里,華羅賡發(fā)表了許多論文和著作,成了一位在國內(nèi)外享有盛譽的.數(shù)學家。
魯班是我國古代的發(fā)明家,發(fā)明了許多木匠用的工具。他不管做什么事,只要一下決心,就非要做好做得精不可。他一身的奮斗經(jīng)驗告訴我們:只要刻苦學習努力,勤于動腦,不達到目的不罷休,就一定會成功的。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12
這次圖書漂流的書里面講的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故事。他在戰(zhàn)火彌漫的'時期度過了童年的時光,過著逃難的生活。他在學習時有個特點,就是喜歡思索,愛提問。在學習上袁隆平有自己的獨立見解。他對大自然春華秋實的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
于是他報考了農(nóng)業(yè)學院,并順利的考取了四川重慶相輝學院的農(nóng)業(yè)系。在以后的工作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我應(yīng)該學習他愛思索,愛提問,這樣我的學習成績才能有進步呢!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13
前幾天我讀了一本課外書《科學家的故事》,書中記錄了22位科學家一生中的許多精彩故事,非常感人。他們的事跡告訴我們?nèi)魏纬晒Χ疾皇请S隨便便取得的,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要珍惜時間刻苦學習,知難而進,堅持真理,誠實謙虛,熱愛自己的祖國。
這些故事對我們深有啟發(fā),我也要向他們一樣從現(xiàn)在做起努力學習,將來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14
我在寒假里讀了《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里面講了花生在幾個月的時間內(nèi)制造了幾千個“活字”;李時珍翻山越嶺尋當個地才寫出《本草綱目》;祖沖之廢寢忘食地算“圓周率”;達爾文走遍全國才發(fā)現(xiàn)“生物進化論”;牛頓發(fā)現(xiàn)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才發(fā)現(xiàn)“萬有引力”;愛迪生但是憑著心靈手巧平均每十五天就發(fā)明一樣東西。
在書里講的科學家中,我最喜歡愛迪生。他從小家境貧寒,但是憑著自己的努力,后來愛迪生成了大發(fā)明家。看了這個故事,我才發(fā)現(xiàn):誰也不是生下來就是是天才?茖W家們都是在一遍遍的堅持刻苦鉆研、頑強克服困難、努力超越自我的.過程中磨練出來的。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15
在寒假里我看了一本書叫《科學家的故事》,這本書里講了知識是人類文明的色彩,書籍是蘊藏著豐富知識的沃土,讀書則是所有人精神成長的源泉。之所以有這么多的名人都和讀書是分不開的.。
我最喜歡的故事是《諾貝爾》。諾貝爾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母親是以發(fā)現(xiàn)淋巴管而成為著名的瑞典博物學家——魯?shù)仑惪说暮笠。他從父親伊曼紐爾·諾貝爾那里學習了工程學的基礎(chǔ),也像父親一樣具有發(fā)明的才能。諾貝爾一家于1842年離開斯德哥爾摩同當時正在圣彼得堡的父親相團聚。他的299種發(fā)明專利中有129種發(fā)明是關(guān)于炸藥的,所以諾貝爾被稱為“炸藥大王”。
聽了我的介紹相信你也會喜歡上這本書的。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07-12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范文03-10
《科學家的故事》讀后感優(yōu)秀09-05
科學家故事讀書心得體會10-03
科學家的名言03-04
科學家的名言12-27
科學家名言07-15
關(guān)于科學家的名言11-08
科學家的名言警句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