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留學生家長要和孩子多交流
選擇中學留學的孩子大概可分為兩類,一類特別優秀,北大清華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所以選擇出國留學開闊眼界。另一類是在國內高考可能進入不了一類的大學,于是決定到國外讀書。兩類孩子的心理狀態并不一樣,我們不妨分開來說。
前一類的孩子,他們中的很多人已經習慣了成績好=個人優秀=被贊美被接納被寬容以及輕易獲得優待或禮遇這樣的公式。他們本人的大部分精力以及老師家長的引導和強調,都是在各類知識與技能的累積上。獨生子女本來就缺乏同齡人間緊密的互動,對于同齡人交往中遇到的摩擦、挫折、憤怒、嫉妒等各類情緒,沒有機會去面對處理,大多數時候選擇了逃避到學習中,或用忍耐、壓抑、轉移等辦法,因此先天環境就沒有逼他們去增長與同齡人相處的能力,所以,很多學習成績頂尖的孩子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都有待提高。
在國外,不再因為你成績好,就會得到他人的無條件認可和接納了,前面提到的公式不再成立,孩子需要做些別的事而不是用學習成績來獲取友誼、關注、諒解,這會讓很多孩子非常失落和困惑,進而就會產生不滿。
有的表現為對他人和環境不滿,有的會對自己不滿。我們都不會對這種狀態感到舒服。有的孩子會找到正確的方向,那就是去磨煉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但是這個不容易,需要有勇氣去嘗試,有耐心去接受一次次的失敗,還要有智慧去反思和學習,最后找到適合自己的人際交往方式。這個過程會是不斷試錯的過程,也會有負面的情感體驗,所以孩子需要有很好的心理素質,以及有能夠理解、接納、支持并指導他的家長、老師或朋友的陪伴。
也有一些孩子卻不會選擇這條路,他傾向于用舊有的公式去套用當前的處境,把自己人際關系的問題歸因為他人學習成績不如自己的嫉妒,或者選擇更加努力地去學習,用更傲人的成績來換取本該用其他辦法來獲得的關系和情感。這樣的孩子一時不會有外在的不適表現,因為留學的主要任務仍然是學習,成績在考大學、找工作等方面還是重要的,所以處理人際關系方面的欠缺可能一時還體現不出來。也有的比較敏感的孩子,會因為人際交往能力和新環境中舊公式不成立而一開始就表現出了情緒上或行為上的困擾。
無論是哪種情況,或早或晚,應對或逃避,人際交往能力的欠缺會影響到一個人社會功能的發揮。如果能有及時的心理援助,或更早一些的發現、及時補課,孩子的留學過程就會順利一些。
對于第二種選擇中學留學的孩子來說,自信可能是他們的敏感點。有的父母即便沒有說,孩子自己也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我不夠優秀。因為我不夠優秀,父母要花更多的錢讓我中學就去留學。這樣的結論會導致孩子的自卑和自責,留學的學習與留學后自己能否回報父母的付出,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壓力。
對于這種孩子,一定要在留學前解決好他的自信心問題。自信心的建立有賴于全面、客觀的自我認知。這對很多成年人來說都是比較困難的任務。
實際上,無論對哪一種中學留學生而言,青春期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自我意識的確立和認同,搞明白我是誰。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重視同伴關系甚于父母關系。在同伴眼里反映出的自己,是我更想要的關于我和關于如何成為我、成為一個什么樣的我的信息和指導。同時,盡管青春期孩子的很多對父母的逆反行為讓父母覺得孩子與自己好像勢不兩立。其實父母的建議和指導是孩子潛意識里需要的,作為參考、對照或者規范。
如果孩子在身邊,盡管有摩擦有沖突,父母的意見和指導是能傳遞到孩子那里的,留學的孩子則不然。我有好幾個朋友的孩子是在國外上的私立中學國際部,都是寄宿學校。孩子完全投入了學校的生活。與父母定期的視頻通話很少有深刻的內容,基本只剩下了報平安。孩子平時點滴的一些挫折和不舒服的感受一般都不會主動告訴家長。這里就有了一個兩難的處境,家長主動問,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家長不問,孩子又不說,就可能滿足不了孩子成長的需要。
對于寄住在當地人家、homestay,或家里委托了監護人的中學留學,與監護人或寄宿家庭成員相處也是一大挑戰。大多數孩子表面上挺平靜,只有少數會有外顯的沖突,但是孩子在適應期的內心沖突是蠻多的。有些辦法雖一時解決當前的沖突,例如忍讓、保持距離、順從聽話等,時間長了也未必是好的辦法,甚至會形成孩子將來性格上的忍耐、冷漠等特點。
留學帶來的這些挑戰,是一個人成長的機會,通過適應和應對不同的人會找到不同的辦法,形成一定的行為模式甚至性格特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沒有標準的好的正確的行為和性格。例如,忍耐的人是讓別人喜歡、愿意親近的人,但可能會使自己感到壓抑。所有留學的人都會遇到這些問題,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會出問題。如果我們提前有所認知、有所準備,就更不成問題!
【留學生家長要和孩子多交流】相關文章:
低齡留學生需家長細心規劃07-10
父母須知多給孩子預留學習空間09-09
家長對孩子軍訓心得08-30
畢業家長給孩子的寄語11-21
家長對孩子畢業寄語11-11
家長給畢業孩子的寄語11-21
孩子軍訓家長心得01-02
家長對孩子的畢業寄語10-09
家長給孩子畢業贈言09-10
家長給孩子的畢業寄語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