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美德學生演講稿
演講稿可以按照用途、性質等來劃分,是演講上一個重要的準備工作。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傳承美德學生演講稿,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承美德學生演講稿1
老師們、同學們:
很高興今天能站在這里,我想用一首詩來開始我的演講,“有一支歌,我們天天都在吟唱有一支歌,就像鮮花四季開放這支歌的名字叫禮儀,它的歷史源遠流長今天我來說一說校園禮儀
春天是美好的,我們在這美好春天的`校園里做什么呢
當你歡快地走進學校的時候,是否會想起那些常常手握掃帚、埋頭苦干掃地的同學?當你在整潔干凈的校園里漫步時,是否能感受到那些堅守崗位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們辛勤的付出?我們深知春天是美好的,但更應該知道春天的校園是純凈和文明的。
在這么美麗的校園里,同學們,你們怎么可以漠視那盡情飛舞的果皮紙屑,而不伸出雙手你怎么忍心讓干凈的墻壁,留下各種筆跡和串串腳印,還發出幸災樂禍的笑聲呢你怎么能在你同窗好友的面前演刀光劍影、插隊哄搶呢你怎么可以背著師長私自出校門、出家門,全然不顧他們的感受呢難道你沒有察覺到師長眼神中那一絲擔心、那一屢疲憊。同學們,美麗的校園不僅僅需要每個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舉止呀
文明是風,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同學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將校園裝扮得更加美麗。讓我們在春天寧靜的早晨里,在三月明媚的陽光下宣誓: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
傳承美德學生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易經》中說:作為中國人,我們引以為傲的是我們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我們民族的脊梁在社會政治實踐中面對各種矛盾和危機時,始終保持著人定勝天、銳意進取、浩然正氣、居安思危、愛國愛民等價值觀。這種自覺意識基于對危機的敏感,并寄托著對國家和民族使命的'強烈認識。這種意識形成了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的長江與黃河,在世界東方一直前行。同學們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我們必須承襲傳統美德。一個國家必須擁有自己的國魂,一個民族必須有自己的精神,才能集中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創造無比強大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愛國、氣節、奮發立志、改革創新、勤學好問、勤儉廉正、敬長知禮等傳統美德體現了我們民族的國魂和精神。
同學們,傳承優秀傳統,弘揚民族精神,讓我們以擁有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為驕傲,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里安放、成長,讓我們的生命散發美德和精神的光輝,讓每一個多倫人都展現文明、高尚、大氣、風采的品質!
傳承美德學生演講稿3
老師們、同學們:
公元前208年,秦國將領章邯平定了陳勝、吳廣的起義后,繼續攻破了邯鄲城。趙王歇及張耳被迫退守在巨鹿地區(即今天的河北平鄉西南),但又遭到了秦將王離率領的20萬大軍的圍困。章邯則率軍20萬駐扎在巨鹿南方幾里外的棘原,并修筑兩側有土墻的通道直達王離的軍營,以便運送糧草。趙軍將領陳余率領數萬士兵駐扎在巨鹿北方,但由于兵力不足,無法敢于前去支援。
楚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率領二十萬大軍前往救援處于危難之中的趙國。宋義帶領軍隊來到安陽(即今山東曹縣東南),卻在那里停留了連續46天,沒有采取任何行動。對此,項羽感到非常不滿,他找到宋義說:“如今秦軍已經包圍了巨鹿,形勢非常緊急,我們應該立即渡河過去,與趙軍一起夾擊敵人,必能夠打敗秦軍。”
宋義說:"我們應該等待秦軍和趙軍的決戰結束后再做決定。"他又對項羽說道:"當面與敵人交戰,我不如你;但若是需要智謀計策,你就無法比擬我了。"
項羽說:“現在軍營里沒有糧食,但是上將軍卻按兵不動,這樣不顧國家,不體諒兵士,哪里像個大將的樣子。”
第二天,項羽趁朝會之際,忽然取出寶劍斬殺宋義。他高舉著宋義的首級,在眾將士面前宣布:“我發現宋義叛變了大王(即楚懷王),依照大王的命令,已經將其處死。”
于是將士們則擁項羽為上將軍。項羽殺宋義的事,威震楚國,名聞諸侯。
隨后,他率領所有軍隊悉數渡過黃河前去解救趙國免受巨鹿之圍的困擾。當楚軍全部渡過漳河后,項羽讓士兵們享用了一頓豐盛的飯菜,每人再攜帶三天的干糧,然后發布了一個命令:“全部沉船,摧毀釜甑”,意思是說將用于渡河的船只全部鑿穿沉沒在河底,把做飯用的鍋碎成粉末,將附近的房屋全部放火焚燒。這就是破釜沉舟的意思。項羽通過這種方式表達了他決心進取、必勝的'決心。
就這樣,在沒有退路的情況下,楚軍戰士勇往直前,以一敵十,殺伐聲響徹云霄。經過九次激烈的戰斗,楚軍最終徹底擊潰了秦軍。秦軍的幾位主將,有些戰死沙場,有些成為俘虜,還有些選擇投降。這場戰斗不僅解救了被圍困的巨鹿城,也徹底摧毀了秦軍的士氣,不久之后,秦朝便迎來了它的末日。
楚軍的勇猛戰斗力大大提升了項羽的威望。在獲勝后,當項羽在轅門接見各路諸侯時,所有的諸侯都不敢直視他的目光。
后來,“皆沉船,破釜甑”演化為成語“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戰,決心很大。
傳承美德學生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華美德頌》。
人因為美德而美麗,社會因為美德而和諧。世界因為美德而繽紛。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燦爛輝煌的文明,也擁有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傳統美德。美德是中華民族的魂和根,說到這里,讓我們走進兩個普通的中國人,聽一聽他們身殘志堅的故事。
第一位是失去雙腿仍堅持舞蹈夢想的舞者廖智。以前,廖智老師是一所舞蹈學校的老師,災難沒有降臨時,她生活得多么幸福,多么愉快。然而,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并不都是一帆風順的,命運對她是多么不公,汶川地震時,她在廢墟中被埋了26個小時,雙腿被截肢。廖智知道,失去雙腿對于一名舞者來說意味著什么。但她并沒有因此悲觀消沉,而是裝上假肢,重新走向屬于自己的舞臺,在殘缺的鼓上展示出令人感動的力與美。是什么讓她站了起來?是堅強,是堅持,讓他重返自信,找回了自己。
第二位是領舞千手觀音的“孔雀仙子”邰麗華。由邰麗華領舞、21名聾啞人表演的《千手觀音》震撼了億萬觀眾。這些聾啞人不僅以優美的舞姿,更以頑強的毅力和執著的人生追求深深地打動了人們。邰麗華兩歲時,因一次高燒失去了聽力,從此進入了一個無聲的世界。律動課上,老師踏響木地板的震動,啟蒙了她對音樂的癡迷,看得到的.音樂”的舞蹈也從此成為她生命的亮色——她賴以表達內心世界的語言。練舞的時候,可沒有聽力能力的她,還是讓老師失望拂袖而去,將她獨自扔在舞蹈房。可她沒有放棄,仍舊執著地練習。
漫漫人生路,每個人都會面臨各種挫折和不幸。在這些考驗面前,真正的強者不會低頭向命運屈服。風雖然寒冷,但終將停息;霧雖然濃厚,但終將散去。就算經歷了風息霧散,太陽依然會燦爛。從廖智和邰麗華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寶貴的品質,他們堅韌不拔、自強不息、奮發向上的精神,正是中華民族永遠不滅的支柱!
【傳承美德學生演講稿】相關文章:
有關閱讀經典傳承美德演講稿10-21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09-04
傳承勤儉節約美德個人演講稿07-10
小學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03-31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演講稿錦集(4篇)10-14
學生美德演講稿03-09
學生傳承五四精神演講稿10-22
文明美德的學生演講稿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