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實習總結
篇一:豬場實習總結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
專 業 動物醫學 年 級 三年級
班 級 動醫本091
姓 名 趙佳慧
學 號 2009153025
指導教師 牛瑞燕
職 稱 副教授
豬場實習總結
我和班里幾名同學于2012年5月8日,到晉城陽城健奧種豬場實習。這是我第一次來養殖場,我們將在這里和技術員和飼養員一起工作、生活。豬場的霍總和場長很熱情地接待我們,而且給我們講了很多前屆大學實習生在這里吃苦耐勞的經歷和所聞所學,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剛到豬場時對周圍的環境感到陌生,生活方式都大有不同。通過自己在豬場里的所見所聞以及和豬場員工的溝通和交流,我們對豬場的情況才有所了解。這是個規模化的養殖場,豬場實行封閉式管里,進入豬場要對人員和物品進行消毒,這些都是基本要做的外出必須經場長批準。
負責豬場管理的一個大叔說,主要豬種為大白豬、長白豬和杜洛克,根據種豬場的養殖程序,豬場分為配種房、產房、保育舍、育肥舍和種豬舍。經場長安排,我和一個女孩首先在種豬舍開始我的暑假實習。
一、實習內容
種豬的飼養管理
在種豬舍,我們的實習任務是種豬的日常飼養和管理,種豬每天喂兩次,而且量不多,清早的5點到6點間一次,下午的5點到6間一次,每天對豬舍進行一次大的清掃。種公豬的精細飼養日糧組成,以精料為主,維生素A、D、E更是公豬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當日糧中缺乏維生素A時,公豬睪丸容易發生腫脹或萎縮,不能產生精子。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E時精液品質便會下降。配合日糧時,必須使
其能量供給合理,每日每頭飼喂2.5千克~3.0千克,常年保持體質健壯結實,性欲旺盛的配種體況。公豬過肥,性欲會減弱甚至無性欲,造成配種能力下降,這種情況多數由飼料單一,能量飼料過多,而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飼料不足引起的。公豬過瘦,精液品質差,造成母豬受胎率低,這種情況大多數因精量減少,營養不良或配種過度所致。
種公豬的精細護理一要單圈飼養,每間豬舍面積為6平方米到
7.5平方米,安置在場內安靜、向陽和遠離母豬舍的地方,這樣可以避免因母豬的聲、味的刺激而造成精神不安和影響食欲減退等后果。二要經常清掃豬舍和刷拭豬體,保持圈舍和豬體衛生。三要堅持合理運動,提高種公豬的新陳代謝,促進食欲,增強體質健壯。四要堅持定期檢查精液品質,以便隨時調整營養、運動和配種頻率。五要合理使用種公豬,有利于延長其種用年限和充分發揮繁殖能力。
青年期母豬的飼養,既要促使其正常生長發育,使其具有正常生殖功能,又要保持胖瘦適宜的體況。
種豬的精細飼養與護理是提高種豬生產力的關鍵和保證,通過精細飼養與護理可提高母豬生產力,增加窩產活仔數和提高母豬的抵抗能力,控制繁殖障礙疾病的發生。
隨后我們就分配到保育豬舍。由于保育豬的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善,生理變化較快,對飼料的營養及原料組成十分敏感,因此在選擇飼料時應選用營養濃度、消化率高的原料,以適應其消化道的變化,促使仔豬快速生長,降低營養性腹瀉的發生幾率。 仔豬在斷奶前,
大概每小時1次吸入美味可口的、營養高又易于消化的母奶。但斷奶后,母奶被突然停止,代替的是固體日糧,這可能會引起仔豬短時期的拒絕吃食。經過12小時~24小時的饑餓后,仔豬可能會因采食大量的飼料而引起下痢。
正確的日糧組成、日糧形式和飼喂方式能幫助斷奶仔豬提早進食而不發生腸道疾病。所以要制定良好的保育豬營養標準和飼喂程序,以便在生產中減輕仔豬在斷奶后由母奶向固體日糧轉換時的經濟損失。斷奶豬的日齡越小,對營養的標準和飼養管理的要求就越高。
營養物質的消化主要依靠機體內復雜的消化酶系統。脂肪酶、乳糖酶和簡單的蛋白酶在仔豬出生時就有了,并且在出生后數量迅速增加,這就保證了新生仔豬能充分消化母乳。但消化固體飼料所需要的一系列消化酶比消化母乳要復雜得多。影響這些消化酶分泌的主要因素是斷奶日齡和斷奶前接觸的飼料(母豬料和誘食料)。通過在斷奶前固體飼料的誘食,它們將熟識飼料的芳香和味道,同時,它們的消化系統被剌激而產生必需的消化酶。消化復雜的營養物質所需的如胰腺分泌的淀粉酶和麥芽糖酶,只有在接觸碳水化合物后才開始產生。所以早期斷奶豬的日糧營養應盡量與母乳接近。
當豬圈和豬舍空出后,對所有的周圍環境及設施,包括天花板、風扇、主干道、料槽和飲水器都要進行嚴格的清洗消毒;在進豬前應徹底干燥和空欄,并在進豬前控制房間溫度。斷奶仔豬由于應激反應,使體內脂肪減少,體內的水分分布會有所改變,對溫度變化比較敏感,所以斷奶后最初10天內的環境溫度應稍高于斷奶前的分娩小豬欄溫
度。溫度過低,則仔豬表現不安,容易出現拉稀等現象。要注意防止賊風,根據測試,即使每分鐘15厘米的風速也會使仔豬的實際體表感受溫度下降4℃,嚴重影響仔豬的生長。
在集約化養豬條件下,加強豬舍通風換氣,改善豬舍的空氣質量,是日常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通常在此階段,人們往往重視保溫而忽視豬舍的通風換氣,結果造成仔豬易患呼吸道疾病,增重速度下降。轉入保育舍的仔豬,按體格大小和體質強弱分圈飼養,盡量使每圈的仔豬個體均勻,并把最小的豬放在房間最暖和的特別看護欄內,留下一個或更多的空欄給處于劣勢的弱小豬。對初轉入保育舍的仔豬應加強調教,訓練其養成采食、排糞、睡覺均在固定位置進行的習慣,以保持豬欄干燥、清潔、豬體衛生。在仔豬保育階段,應加強日常豬群觀察,及時掌握豬群狀態。健康正常的豬群應散開活動式睡覺,無相互擠壓,行走時步態正常,被毛光亮,當有人進入豬舍時反映出注意及警覺的神態,喂料時會積極搶食,豬尾卷起,糞便正常。
在保育舍得實習結束后,我們就分到了產房去實習,看到可愛的小豬仔感性極了。一開始只是對產房的母豬和仔豬進行喂料和清掃,在師傅的指導下了解相關知識:1.溫度:產房溫度應在13~25℃,仔豬初生1~3天,保溫箱的溫度應保持在32~35℃,4~7天保持在28~30℃,然后降至21~28℃直至斷奶。2.確定母豬生產日期:母豬懷孕期為114天。根據交配日期計算分娩日期。分娩前要仔細觀察懷孕后期的體征,有助于確定母豬適當的分娩日期。母豬必須在懷孕后110天前轉入分娩欄。這一方面可以防止母豬提前分娩,另一方面
篇二:豬場實習總結
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們的實習生活也進行了四十天,我的實習單位是廣西楊翔。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去豬場實習,一點實習經驗也沒有,除了學校里老師教授的那些理論知識,我對豬的養殖管理幾乎不知道多少,在這一個月的時間里,我不僅在知識和實踐上得到了補充,在生活上也得到了不少體會。
在實習的這段時間內,我所在崗位為母豬后備區、懷孕區、產房。所以對這三個生產區內的日常工作進行總結:
一 后備母豬的飼養管理
1 選種
在仔豬30-40日齡時,凡符合品種特征,發育良好,乳頭多(6對以上)且排列整齊的仔豬,均可留種。⑵ 在4月齡育成母豬中,除有缺陷、發育不良或患病外,健康的均可留作種用。⑶ 在7-8月齡時,應選體型長、腹部較大而不下垂,后軀較大,乳頭發育好的母豬留作種用。⑷ 初產母豬中乳房豐滿、間隔明顯、乳頭不沾草屑、排乳時間長,溫馴者宜留種。⑸ 母豬產后掉膘顯著,懷孕時復膘迅速,增重快,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母瘦仔壯。在哺乳期間,食欲旺盛、消化吸收好的宜留種。
2后備母豬的飼養管理指標
⑴ 配種時合理體重:100-135公斤;
⑵ 配種時月齡:7-8月齡,不超過10月齡;
⑶ 配種時發情次數:2-3次;
⑷ 配種時背膘厚度:16-18毫米。
4后備母豬的分階段飼喂
⑴ 生長育肥前期的飼養管理(30-60kg):采用生長育肥期飼料,自由采食;
⑵ 生長育肥后期的飼養管理(60-100kg):采用后備母豬專用飼料,自由采食。100kg以后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增減飼喂量。 5 查情
后備母豬在6月齡時進行換圈或合圈,然后每天讓它們成熟的公豬鼻與鼻相接觸。 誘情時把公豬趕到母豬圈內,每圈的母豬數量最好為6-8頭。誘情前公豬要先喂飽,同時確保母豬圈內地板不能太滑和潮濕、料槽和飲水器不會引起公母豬受傷;誘情公豬和后備母豬接觸的時間應為15分鐘,一天兩次,間隔8-10個小時,如果同圈內的母豬數量較多,那么和公豬接觸的時間需要更長一些。
6 發情鑒定
⑴ 壓背出現靜立反射;⑵ 耳朵豎立,目光呆滯,食欲減退;⑶ 外陰紅腫,并有粘性液體流出。如果表現為接受公豬爬跨,則可以確定為發情。
二 妊娠母豬的飼養管理
1 隨著妊娠天數的增加,妊娠母豬對營養物質的需要增多,特別是產前20多天需要量最多,其中以蛋白質,鈣磷的需要量最多;因此,在妊娠母豬的飼養上,一般把母豬妊娠期分為三個個階段,前三十d為妊娠前期,30-90天稱為妊娠中期,后20-30天稱為妊娠后期,以便在飼養上予以不同的飼養,既要保證母體健康,又要保證胎
兒得到充分發育。妊娠母豬是飼養原則為“低妊娠,高泌乳”。
(1)妊娠前期的營養需要。妊娠前期胚胎發育緩慢,需要的營養不多。精料喂得太多容易胚胎的早期死亡。因此,一般采取與空懷母豬的飼養標準。妊娠中期可根據母豬背膘厚度,適量增加飼喂量。
(2)妊娠后期的營養需要。妊娠后期尤其是后30d,胎兒生長速度加快,母體的營養貯備難以滿足胎兒的需求,因而要提高飼料營養水平,這對胎兒的發育,提高產仔的質量,增加母體內營養物質的貯備和產后泌乳需要都大有益處。
2 妊娠母豬的管理
妊娠期管理的工作中心任務是:做好保胎工作,創造有利環境,減少外界環境變化,防止應激產生;對患病母豬及時治療、護理,防止因為用藥產生的流產;減少母豬運動,避免母豬打架等;主意豬舍衛生,保持地面干燥,及時清理糞便。
三 產后母豬的飼養管理
母豬分娩后,生殖器官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抵抗力明顯下降,如果處理不當,就會影響到以后的正常生產,因此要有科學的管理方法來幫助其恢復健康。
1母豬的體力恢復 母豬在臨產前常會采食停止,而其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體力,機體體液損失也大,所以產后的母豬會非常疲勞和口渴,此時可給予補適量的能量物質以助體能的恢復。在母豬產子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與水分,且此時機體是出于抵抗力最弱的時候。在母豬產下4到6頭時,通過靜脈注射對母豬進行補液、
補能量并消炎。
2母豬的飼喂方式:分娩后的母豬消化機能比較差,常會產生代謝障礙,為了防止此類情況發生,一般產后當天不喂飼料。以后每天用水拌飼料飼養,飼喂量逐步增加以滿足營養需要,使其恢復體能和適應胃腸消化功能,在7天左右,母豬恢復正常采食。期間可以給每頭母豬每天飼喂5g拜有利(阿莫西林),降低母豬炎癥的發生。
四 斷奶前仔豬的飼養管理
斷奶前的仔豬飼養管理至關重要,如果斷奶前仔豬生長發育不良,則直接影響育肥豬的增重和延后出欄。
1 加強初產仔豬護理
(1)接產: 接產前用熱毛巾將母豬乳房、外陰、臀部洗凈,再用0.1%高錳酸鉀清洗。仔豬出生時,立刻清理鼻、嘴里面的羊水粘液,保證仔豬能自由呼吸。檫干凈仔豬身上的粘液,掐斷并系好臍帶,涂抹碘酊,放入保溫箱,等身體干燥即可吃初乳。對產下假死的仔豬,應及時救護。如果及時消毒產房,保證產房清潔。環境清潔衛生、干燥保暖,可防止仔豬腹瀉。
(2)盡早吃上初乳:初乳中含有抗體、維生素、微量元素可以提高仔豬的免疫力。仔豬3d內人工固定奶頭,可使仔豬生長整齊,防止弱仔產生。
2 科學調教寄養: 對于產后7d內的仔豬,調教仔豬吃奶,回保溫箱。飼養員在當母豬站起喝水時,應該及時將小豬趕回保溫箱,防止壓死。寄養母豬應該性情溫順、母性好,奶水充足。寄養一定要吃
到初乳。
3 及時補料
一般仔豬生后7d開始,在欄內放置乳豬顆粒飼料,讓仔豬自由拱食。另外,要給仔豬補飼一定的礦物質。注意補料衛生,防止仔豬發病
4 防止仔豬腹瀉
腹瀉是仔豬最常見的疾病,對仔豬危害較大,主要有仔豬黃痢、白痢、紅痢等,應進行綜合防治。除按常規的衛生管理外,還可以使用疫苗預防。對已發生的病例及早治療,如口服使用恩諾沙星、注射氧氟沙星等。
5 仔豬的保健、驅蟲
(1)產后3d注射富來血15ml補鐵,14~20d再補鐵1次。
(2)生產當天注射施美芬3ml,增加仔豬抵抗力,減少胃腸疾病。
(3)針對仔豬口服藥物球必清,以減少寄生蟲性、細菌性、病毒性以及應激性等各種原因引致的腹瀉。
豬場實習中,常見的幾種疾病以及發病原因:
1 肢蹄病:發病原因可以排除營養方面。由于水泥地板太過于堅硬,母豬蹄部在潮濕環境下,更容易受傷。潮濕環境中母豬蹄部細菌更容易滋生,所以在此環境下的母豬肢蹄病很難治愈。
2 腸炎(拉稀):成年母豬一般很少有腸炎。在后備母豬區,由于是半開放是飼養,環境溫度變化大,所以母豬經常患有肢蹄病。初生
篇三:豬場實習總結
河北工程大學 2014--2015學年 第一學
年教學實習 實 習 總結 河北工程大學
2014--2015學年 第一學年教學實習
學 院: 農學院
專 業: 動物科學
年 級: 2011級
學生學號: 110080230
學生姓名: 曹磊
指導教師: 楊俊奇 、李連缺
實習單位: 邯鄲市民旺集團
豬場實習總結
高效、高標準、高利潤的養豬來自于優良的品種、舒適的飼養環境、科學的防疫以及正確的飼養管理。
品種的優良決定著豬的養殖成本,在養豬行業利潤見長情況下,養殖戶養殖熱情高漲下催生市場對基礎繁殖母豬的需求上升,必然存在以商品豬充當基礎母豬的情況,所以在引種方面定要嚴格把關,從質量優良及誠信的大規模規范化育種豬場進行引種,在豬只方面能夠做到追根溯源,確切明白其品種及父母代情況。
豬只的高效率的生長離不開舒適的環境,這就要求對圈舍空氣質量、圈舍溫濕度、圈舍衛生進行合理調控。保持豬舍內的空氣新鮮,可防止舍內氨氣等有害氣體的濃度超標,可有效防止豬只呼吸道的損傷,以及避免使豬只過度興奮而相互打斗,因此對豬舍需要安排合理的通風。不同生長階段的豬只最適生長溫度不同,所以應根據不同的生長階段對豬舍溫度進行合理調控,如剛出生的仔豬毛被少、體溫調節能力差,對溫度要求高,所以應及時給仔豬保溫,并且保證仔豬吃上初乳;對于圈舍濕度的調控,應注意當用水沖洗圈舍時注意圈舍的通風,并且及時清除舍內積水;豬舍內衛生的主要對象是豬只產生的糞尿,因糞尿的發酵會產生大量的氨氣及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并且在產房內產床上的仔豬會因拱食而產生腹瀉等癥狀,對仔豬健康不利,所以對產床上的
糞便應做到及時的清理,并用拖把或刷子將產床清理干凈。
一個干凈的圈舍環境還能實現豬只的定點采食、排泄、睡眠,在減輕工作人員勞動強度的同時也更加有利于豬只的健康成長。 在養殖中必須建立起防重于治的理念,在養殖過程中遵循科學的免疫計劃,對豬只進行合理健全的免疫并注意日常飼養過程中對豬舍及工作人員的消毒,不可以輕視日常簡易的消毒,特別是抵抗力弱的仔豬,應給產房進行合理的消毒。隨著豬只的生長對豬只根據免疫計劃進行疫苗豬舍。生產區應與生活區隔離開來,外來人員不可以隨便穿梭于生活區與生產區之間,還應注意的是在引種時應對豬只進行一段時間的隔離檢疫,在銷售豬只時注重對外來人員及車輛的消毒。對于生產區應制定合理的消毒計劃,按時消毒,應在豬場中經常開展捕鼠活動,鼠害不禁造成飼料的浪費和污染,最重要的是老鼠會成為傳染性疾病的傳播媒介。 科學的飼養管理是實現豬場效益最大化的一把利刃。給予豬只合理的飼喂量,在保證豬只充足的采食量的同時避免飼料的浪費,根據各個豬圈的豬只生長狀況進行合理的分群管理,盡量做到單圈內豬只生長狀況的均勻。對于哺乳母畜應根據母畜自身狀況及所哺乳仔豬的頭數進行日采食量的計算,讓母畜獲得充足的營養并產生優質的乳汁喂養仔豬,對于初產母畜的飼養應更加注意營養的足量,要實現其自身的生長、維持需要及哺乳的需要。對于仔豬要及時的補料,使其逐步
的適應食用飼料。在日常管理中對于稱重、采血等對豬只會產生很大的應激,可在飼料與飲用水中添加抗應激藥物,如VC、多維等。
總而言之,豬只的健康成長和豬場好的經濟效益其根本還是依靠負責任的豬場工作人員,所以在管理豬只時需要工作人員的耐心、關心、責任心。相信出色的工作人員,必將有出色的工作成績,必會實現豬只的健康成長與豬場高效益的美滿場景。
【豬場實習總結】相關文章:
豬場實習總結01-08
豬場實習的個人總結05-15
豬場實習個人總結06-20
關于豬場實習總結10-24
養豬場實習報告12-04
豬場產房工作總結01-15
養豬場工作總結09-06
豬場技術員工作總結09-30
豬場合伙合作協議書通用11-26
豬場合伙合作協議書大全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