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u3evg"></i>
      1. <i id="u3evg"></i>

        礦井通風實習報告

        時間:2024-11-26 07:06:14 實習報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礦井通風實習報告

          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為了讓您不再為寫報告頭疼,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礦井通風實習報告,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礦井通風實習報告

        礦井通風實習報告1

          一、實習目的

          1、 通過實習認識礦井通風在礦井生產中的重要性;

          2、 通過實習掌握礦井通風的任務;

          3、 通過實習掌握礦井通風日常管理的任務;

          4、 通過實習掌握礦井通風常用儀器設備的使用;

          5、 通過實習了解實習礦井的實際通風系統;

          6、 通過對礦井通風系統的了解,分析實習礦井通風現狀的

          合理性。

          二、實習地點

          位于門頭溝區清水鎮洪水峪村的北京西寶煤礦。

          三.實習時間

          20xx年12月21日——12月25日

          四、實習內容

          (一)礦井概況了解

          1、地理情況:北京西寶煤礦位于門頭溝區清水鎮洪水峪村,隸屬于洪水峪村委會,屬于集體所有制企業。礦區北側有109國道,

          其間有柏油路公路相連,交通十分便利。

          2、地質條件:北京西寶煤礦井田面積:1.13平方公里。為低瓦斯煤礦。

          3、礦井簡況:北京西寶煤礦于19XX年4月建井,19XX年5月投產。經歷20xx年的整改整頓;20xx年的資源整合;20xx年的系統合并形成了現在的一套生產系統。我礦屬于井工開采的小型礦井,20xx年經北京市發改委核定生產能力為5萬噸,目前仍有可采儲量:約100萬噸。全礦共有五個生產作業面,有三個巖石掘進作業面;煤巖掘進作業面和回采工作面各一個。

          (二)礦井通風情況了解

          1、礦井通風系統

          2、掘進通風

          3、礦井通風管理制度

          4、主要通風設施的技術要求

          (三)汛期工作情況

          1、我礦按照上級各主管部門的防汛要求,針對今年雨水多的特點,結合我礦的生產實際,成立了以礦長為組長的防汛領導小組,明確了責任和任務。

          2、編制了北京西寶煤礦汛期應急處置預案。對所有職工進行汛期應急預案的專題培訓,并組織進行了演練。

          3、充分利用礦務會、安全活動日等形式,加強對職工防汛和避災知識的教育培訓,使職工全面了解相關知識,如井下采掘工作中的透水征兆(如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淋水加大、有臭味等),熟悉水害時的避災路線,提高職工自保、互保的能力。

          4、加大了汛期隱患排查力度,井下主要是對采空區的積水情況進行排查,對存在重大隱患的水害隱患制定了專門防范措施;地面主要是對礦井周邊的裂隙、塌陷區進行專門的填充,特別是對企業周邊堆放的矸石山、可能存在山體滑坡的`地帶進行了重點排查,防止因洪水導致的自然災害。

          5、明確汛期領導帶班的24小時值班制度,保障信息暢通。每天收聽天氣預報,降大到暴雨時,及時通知井下撤人,發現緊急情況,立即向礦應急領導小組匯報,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進行搶險救災。

          20xx年是一個特殊的年份,既是全國的“安全生產年”、“隱患治理年”,也是新中國成立60周年的大慶之年,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首都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事關國家形象,維護首都安全穩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在這大事之年我們今后一定重點加強職工安全教育,嚴格管理,嚴查隱患治理,為60年大慶創造一個安全、穩定、祥和的環境。

          五、實習感想 剛一到礦區就被它的整潔所震撼,在我想來,煤礦都是又黑又臟、灰塵滿天的代名詞,可是大灣煤礦不然。一走進礦區:平整的草坪、綠綠的樹、整潔的路、樓內更是窗明幾凈,墻壁雪白。

          當我們站在煤礦作業區的橋上時,遠看寬大的開采區景象,聽著工作人員的解說,尤其是當看到開采原煤所用長龍似的火車裝運時,大家無不感嘆平頂山資源之豐富,企業規模之大。這種火車配20多個車廂,每個車廂可以裝載1噸上好的煤炭,!眼前的這一切征服了當時在場的每一位同學,大家紛紛站在橋上,和火車留影。時間一晃而過,轉眼間實習快結束了。這是我人生中彌足珍貴的經歷,也給我留下了精彩而美好的回憶。在這段時間里您們給予了我足夠的寬容、支持和幫助,讓我充分感受到了領導們“海納百川”的胸襟,感受到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的豪氣,也體會到了煤礦工人的艱難和堅定。

          在這段時間里,在老師和同學的悉心關懷和指導下,通過自身的不懈努力,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實習期間,我利用此次難得的機會,努力學習,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利用空余時間認真學習一些課本內容以外的相關知識,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專業技能,從而進一步鞏固自己所學到的知識,為以后真正走上工作崗位打下礎。 實習期間努力將自己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向實踐方面轉化,盡量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習期間能夠遵守紀律,不遲到、早退,認真完成各老師交辦的工作, 通過本次實習,我們學到了很多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并對煤礦井下生產有了更深的認識。

          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沒有經過實踐烤煉的理論永遠都是紙上談兵。實踐,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成長的必修之路。在生產實踐

          的過程中我的的確確走進了社會這個大課堂,體驗著與以往完全不同的世界,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視野,為今后一步步走進社會打下了基礎!

        礦井通風實習報告2

          一、地理概況

          1.交通位置

          大方縣鳳山鄉大營煤礦位于大方縣城北東向,線距30km,行政區劃隸屬大方縣鳳山鄉管轄。礦區地理坐標:東經105°43′14″~105°44′00″,北緯27°12′58″~27°13′38″,礦區面積1.9109km2。大方現有321、326國道和貴畢(貴陽一畢節)、大納(大方一四川納漫)高等級公路貫穿全境,交通方便,見交通位置圖:圖1—1。

          2.地形地貌

          礦區位于云貴高原東北部,區內地勢總體呈東高西低,屬侵蝕、剝蝕高中地貌;沖溝較多,呈樹枝狀展布,主要沖溝的走向與地形坡向基本一致。最高點位于礦井中部大營山頂,海拔+2093.1米,最低點位于南部邊界中部的沖溝中,海拔為+1765.0米,相對高差328.1米。

          3.氣候條件

          礦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溫濕氣候類型,具有多云寡照,氣候溫涼,雨水集中于4月下旬至10月,風的季節變化顯著等特點。年平均氣溫11.8℃,相對濕度為84%,年平均日照數為1335.5小時,總云量8.0成,年降雨量1180.8毫米,無霜期254天,年平均風速為2.7m/s,年靜風率18%,全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總的特點為冬長夏短、春秋相近,陰天雨天多,日照時數少。

          4.地震烈度

          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礦區地震烈度為Ⅵ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本區及其鄰近區域近年來未發現有強地震活動,礦區屬無震害區,區域穩定性良好。

          二、主要自然災害

          本區地形復雜,局部范圍存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隱患,故應根據地質災害評估的'要求做好災害防范工作。

          圖例

          縣(市)政府所在地高速公路公路

          省界

          縣界

          河流

          第二節 井田開拓

          大方縣鳳山鄉大營煤礦由大方縣鳳山鄉高原煤礦、大方縣鳳山鄉大路邊煤礦三號井、大方縣鳳山鄉白巖腳煤礦三個礦井資源整合而成,原三個礦的生產規模均為3萬噸/年。

          采用斜井開拓方式,共設計三個井筒,主斜井、副斜井及回風井。回風井不變更,上段利用原白巖腳煤礦的風井進行改造,井口坐標:x=3012786.0,y=35571411.0,z=1818m,方位角232°,傾角29°。改造后繼續延伸至+1678m水平標高。副斜井,井口坐標:x=3013148.0,y=35571226.0,z=1826.7m,方位角269°,傾角29°。從煤層頂板依次揭穿M8煤層、M11煤層,掘至M11煤層底板1678m標高后落平,然后作井底車場。主斜井位于副斜井北側約34m,井口坐標:x=3013188.0,y=35571212.5,z=1821.3m,方位角269°,傾角16°。同樣從煤層頂板依次揭穿M8煤層、M11煤層。主斜井掘至1678m水平標高后落平,然后作井底聯絡巷與井底車場連通構成系統,然后在主、副斜井井底作井底車場及中央水倉。利用原來布置在M8煤層中的運輸上山作為總回風上山,在距M8煤層底板10m左右的巖層中沿煤層底板走向布置一采區運輸下山,過采空區后揭M8煤層后沿煤層偽傾斜掘至采區邊界,一采區軌道下山及一采區回風下山均布置在M8煤層中,平行于運輸下山。

          第三節 礦井開采方法

          一、采區劃分

          1.水平劃分

          設計全礦井劃分為一個水平開采,水平標高+1678m。

          2.采區劃分

          全礦井共劃分為二個采區開采,M8煤層為一采區,M11煤層為二采區。

          3.煤層開采順序

          煤層間的開采順序為:首先開采M8煤層,然后再開采M11煤層。

          4.采區接替關系

          采區之間的開采順序為:一采區二采區。

          5.采區劃分的依據及其合理性

          該礦井井田走向長約1200m,傾斜寬為1460m,留設村寨煤柱、公路煤柱、井田邊界煤柱和井筒煤柱后,走向長約1100m,傾斜寬約1100m,礦井設計能力30萬噸/年,故每個煤層分別劃為一個采區比較合理,全礦井共劃分為二個采區,M8煤層為一采區,M11煤層為二采區。 二、主要巷道布置層位

          (1)布置原則

          1)井底車場巷道及硐室應布置在堅硬穩定的巖層中,不得布置在有突出危險和沖擊地壓的煤層中。

          2)開拓巷道和永久硐室不得布置在有突出危險和沖擊地壓的煤層中。 3)采用傾斜分層或水平分層采煤法時,采區上下山應布置在巖石中或不易自燃煤層中。

          4)開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單一厚煤層或煤層群的礦井,集中運輸大巷和總回風巷應布置在巖層內或不易自燃的煤層內;如果布置在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層內,必須砌碹或錨噴。

          5)井下每一個水平和各個采區都必須有2個便于行人的安全出口,并與通達地面的安全出口相連接。

          井口及工業場地選擇在該礦井田西部的平緩坡地上,采用斜井開拓,施工主井、副斜井和風井。主井內鋪設皮帶,擔負礦井煤炭運輸任務;副斜井安設絞車,擔負礦井矸石、材料、設備運輸及進風、管線鋪設任務;回風井主要擔負礦井專用回風任務。原煤通過礦車運至工業場地,然后裝車外運。

          (2)本礦巷道布置層位

          三條井筒均穿層布置在龍潭組煤系地層中,圍巖情況較穩定,采用砌碹及錨網噴支護。井底車場布置在M11煤層底板巖層中。二采區三條大巷均布置在M11煤層底板巖石中,距M11煤層10m左右。

          第四節 礦井供電與通訊

          一、供電

          (一)供電電源

          礦井設計采用雙回路供電,I回:引自大方縣110/10KV變電站第一母線段 ,采用LGJ-120型導線,距離約7km;II回:引自大方縣110/10KV變電站第二母線段,采用LGJ-120型導線,距離約7m。該變電站容量為40MVA,上級電源有雙回路,采用并列運行方式,電源可靠,礦井用電有保障。

          11010

          電廠或變電站變電所

          圖

          例說明

          已建供電線路待建供電線路

          LGJ-70,7

          大方縣

          110LGJ-70,7

          大營煤礦10變電所

          電源地理接線圖

          (二)地面供電

          變電所降壓后以380V電壓向主斜井皮帶、副井絞車、主要通風機、瓦斯抽放泵等地面其它設備供電,供照明的電壓為220V。以上供電均由變電所低壓開關柜控制。

          (三)井下供電

          在井下設一變電所,內設2臺KBSG-630/10/0.69變壓器向井下動力設備供電,設1臺KBSGZY-250移動變電站單獨向采煤機供電,另2臺KBSG-200/10/0.69變壓器專門向井下局部通風機供電。

          (四)井下照明

          在井下絞車房、配電室、水泵房、井底車場和皮帶運輸機機頭等地點設固定照明。

          (五)供電負荷

          全礦共安裝設備共69臺,其中工作54臺,設備總容量2277.6kw,其中工作容量1621.2kw;計算有功負荷為1177.7kw,無功負荷1076.7kvar,視在負荷1604.3kVA,礦井年耗電6995538kwh,綜合電耗為23.3kwh/t煤。礦井負荷統計詳見表5-4-1。

        礦井通風實習報告3

          一、實習目的

          1、綜合、鞏固和運用所學的全部知識,特別是本專業的理論知識和課程實踐,通過參加實際工作,了解和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知識,鍛煉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

          2、畢業實習要為畢業論文做準備、打基礎。因此,根據現場情況,充分收集與畢業設計有關的全部資料和信息(包括文字、圖紙、圖表、數據等)。了解本專業的工作環境,熟悉本專業的工作流程和工作任務,虛心向一線工程技術人員學習,為今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礦井概況

          山西陽城xxx煤業有限公司,創建于20xx年7月18日,由原固隆鄉xxx煤礦和xxx煤礦通過資源整合而成,注冊資金5210萬元。該公司主要開采沁水煤田3#煤層,井田面積3.8597㎞2,地質儲量3019、42萬噸,可采儲量2186、93萬噸,生產規模為90萬噸/年,礦井服務年限17、1年。

          該公司生產的原煤具有發熱量大、含硫量低、灰份低的特點,深受廣大用戶的,共有中碳、粒度、小粒度、沫煤4個品種,是冶金、煤化工、電力的`首選產品,產品主銷河南、安徽、江蘇等地。

          該公司先后被省、市、縣認定為“文明生產礦井”“模范礦井”“山西省質量標準化二級礦井”“先進集體”“aaa級信用度企業”“山西省重合同,守信用企業”。

          三、煤田地質情況

          (一)區域地質

          山西省地處華北古板塊內部。根據《山西省區域地質志》按斷塊構造學的劃分方案,晉城礦區位于華北斷塊區呂粱—太行斷塊沁水盆地南緣,太行經向構造體系的復背斜南段西翼。

          沁水盆地是山西省最大的四級構造單元,總體呈北北東向展布,沁水煤田的范圍大致與沁水盆地范圍相當。沁水盆地是一個被斷裂包圍的斷塊,主體部分出露二疊系和三疊系,周邊翹起,出露下古生界地層。沁水盆地形成于中生代,是受水平擠壓形成的凹陷。相對周邊構造單元而言,沁水盆地比較穩定,變形強度由邊緣向內部減弱。盆地主體部分發育開闊的北北東向短軸褶曲,兩翼巖層傾角一般小于20°,邊緣斷層多為逆沖性質,尤其是東西兩側均向外側逆沖,顯示了水平擠壓的特征。

          沁水盆地東側以晉(城)—獲(鹿)斷裂帶與太行山隆起相接,該斷裂帶是一條區域性的大斷層,省內延伸超過320km,總體走向北北東。有跡象表明,晉獲斷裂帶生成時間較早,中生代燕山運動中又有活動,表現為由西向東位移的逆沖斷裂帶。由于變形強度的差異,尤其是后期隆起剝蝕和改造的差異,晉獲斷裂帶表現為分段特征。黎城以北基巖露頭區,逆斷裂保存完好,變質基底逆沖于下古生界之上。黎城以南線形構造仍十分清楚,南段莊頭斷層至晉城之間出露為由古生界組成的線形褶皺,而白馬寺斷層即是其組成部分。

          本井田位于沁水煤盆地南緣,太行經向構造體系的復背斜南段西翼。居新華夏系第三隆起帶(太行隆起),與秦嶺緯向構造帶的復合部位。這些不同時期、不同方向應力的疊加作用,形成了現存的構造形跡。新華夏系構造控制本區的構造格局,井田構造形態與其密切相關。

          區域地層為古生界奧陶系中統;石炭系;二疊系;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

          (二)區域含煤特征

          區域含煤地層為石炭系上統太原組和二疊系下統山西組,不同的聚煤環境,形成了不同的巖性組合、巖相特征,含煤性也存在有較大的差異性。

          太原組為一套海陸交互相含煤地層,含海相灰巖4~5層、含煤8~9層,編號自上而下為5、7、8、9、10、11、12、13及15號,其中15號煤層為區域內穩定可采的煤層,其余煤層均不穩定、不可采,煤層平均總厚度6.59m,本組地層總厚度65.94~119.14m,平均95.9m,含煤系數6.87%。其中可采的15號煤層厚度2.50m,可采含煤系數2.61%。

          山西組為一套陸相含煤地層,含煤1~3層,編號自上而下為1、2、3號,其中3號煤層為全區穩定可采煤層,其余為不可采煤層。含煤總厚度4.10~4.97m,平均厚度4.46m,本組地層平均總厚度50.8m,含煤系數8.78%。

          區域地層山西組、太原組含煤地層平均總厚146.7m,煤層平均總厚度11.05m,含煤系數7.53%。

          (三)井田內構造

          礦井位于晉獲褶斷帶西側,受區域構造的影響,井田內發育北北東向、近東西向的斷裂構造,地層總體走向北西向,向北東傾伏,為一單斜構造,傾角較緩,一般為3~12°,界內未發現環形陷落柱和巖漿活動,界外也未發現構造異常現象,總體構造屬簡單類型。

          斷裂構造:

          f1:展布于井田西部,走向北東東—北東向,穿越整個井田,斷層傾向南東,傾角70°,斷距約20m,正斷層。本斷層為區域大斷層(寺頭斷層)在井田內的延伸。

          f2:展布于井田外北部,距離井田邊界最近處約40m,走向北西西—東西向,斷層傾向北,傾角70°,斷距約80m,正斷層。本斷層為區域f350斷層在井田附近的延伸。

          f3:展布于井田北中部,走向近東西向,穿越整個井田,斷層傾向南,傾角70°,斷距約60m,正斷層,本斷層為區域f351斷層(獻義斷層)在井田內的延伸。

          f4:展布于井田東南部,走向北東東向,穿越整個井田,在井田南部漸變為近南北向,斷層傾向東,傾角70°,正斷層。據《陽城礦區上黃崖井田精查勘探地質報告》,本斷層為f353斷層在井田內的延伸。

          (四)含煤地層

          井田內含煤地層主要為二疊系下統山西組(p1s)和石炭系上統太原組(c3t),依據上黃崖井田精查報告資料,現分述如下:

          1、二疊系下統山西組(p1s)

          該組為一套陸相碎屑巖含煤沉積,主要可采煤層3號煤發育于其中的下部。3號煤層上部以灰色中細粒砂巖及灰黑色粉砂巖、泥巖組成,夾0~2層不穩定的煤線,3號煤層下部至太原組頂界主要為黑色泥巖、灰黑色粉砂巖及灰色細粒砂巖組成,平均厚13.2m。3號煤層厚2.84~4.58m,平均厚4.20 m。

          2、石炭系上統太原組(c3t)

          根據其巖性組合特征自下而上可分為三段:

          下段(c3t1)

          自k1石英砂巖底至k2石灰巖底,厚7.64~16.04m,平均12.40m。由k1石英砂巖、粉砂巖、泥巖、鋁土質泥巖和15號煤層組成,局部發育一層石灰巖,不穩定。15號煤層平均厚2.50m,為全區穩定可采煤層之一。

        【礦井通風實習報告】相關文章:

        通風實習報告通用01-20

        煤礦井下保證書01-24

        煤礦井下保證書01-15

        建筑通風施工協議書04-04

        煤礦井下保證書9篇12-31

        我的實習報告工作實習報告05-18

        審計的實習報告審計實習報告08-21

        it實習報告09-13

        實習的報告02-15

        實習報告05-16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_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_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88_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i id="u3evg"></i>
            1. <i id="u3evg"></i>
              亚洲中文字幕a∨在线 | 亚洲日本va中文字带亚洲 |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免费乱理伦片在线观看2017 | 伊人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