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id="u3evg"></i>
      1. <i id="u3evg"></i>

        地理工作計劃

        時間:2024-11-08 23:12:05 工作計劃 我要投稿

        精選地理工作計劃錦集7篇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的工作又將在忙碌中充實著,在喜悅中收獲著,此時此刻我們需要開始做一個計劃。什么樣的計劃才是好的計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理工作計劃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選地理工作計劃錦集7篇

        地理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七年級地理備課組將一如既往地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切實貫徹新《課程標準》重要思想,充分挖掘和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手段,確保學生學科素質的提高和本學科教學目標的順利完成。

          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學校新學期工作意見,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濃厚的興趣為重點,著眼于教師和學生創新意識的提高,切實提高地理教學質量。

          二、教學目標

          1、完成七年級下冊所學內容

          2、提高教學質量,力爭期末測試考出更好的成績。

          三、具體思路

          1、切實實行教學改革。

          2、強化質量意識,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課堂上做到精講多練,切實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

          3、加強對薄弱學生的檢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4、復習階段,認真制定復習計劃,精心組織復習,以書為本,理清概念,提示規律,指點迷津,注意提高學生的審題、解題的能力及速度。

          5、引資料、學經驗。經常向老教師學習,經常聽課。

          四、本備課組本學期的主要任務如下:

          (一)、備課

          1.認真學習新課標,鉆研新教材,利用集體備課小組的力量對教材中新的內及舊內容新要求的知識點進行討論分析,把握其深度和廣度。

          2.每周開展一次集體備課活動。在深入學習新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將教材歸類、分項,采用“集體備課,集體評議,改進教案,再行教學,不斷完善”的連動式備課、上課的方式進行。

          (二)、教學

          1.堅持啟發式教學。注意引導學生閱讀和分析課本的例子,并在每小節設置探究題,促進學生的思考行為。

          2.減輕學習負擔。作業當堂消化,填圖題為必做題,作業檢查按章進行,必做題全批全改。

          3.充分利用電教手段,提高上課的教學效率。

          4.制定學期教學進度,組織教師互相聽課、評課,共同提高教學水平,積極開展公開課,本學期每人至少一節,共同探討幫助本組成員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5.認真做好探究性學習的總結工作,做到一課一反思,并及時討論提高。

          6.積極探討并推進新課改,貫徹先學后教,充分發揮小組合作。

          五、教學設想

          1、教學地理要充分體現時代精神,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對作出地理正確的敘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科學性的統一,觀點和材料的統一。

          2、繼續深入課堂教改,在傳授基礎知識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思想的教育和能力培養,樹立學為主體,教為主導,學導結合的教學觀,充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全面發展,主動發展的育人觀,堅持教書與育人統一,提高課堂效率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學習習慣的培養,鼓勵學生主動探求新知識,提高學習素質和學習效率,地理活動課的教學。

          3、開展地理第二課堂,通過多種形式培養學生學習的地理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分析綜合,比較、概括問題的能力。跟蹤輔導,找學困生談心,了解其學習差的原因,做到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盡量提高其學習成績。

        地理工作計劃 篇2

          新的學期開始了,地理組將一如既往,在教學理論的指導下,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切實貫徹新課程標準的重要思想,堅持“民主、平等、交往、對話”的八字方針。

          通過一年地理學習,學生對地理學習方法已基本掌握 ,因此和上學期相比這學期的中國地理應更容易掌握一些,這學期所學的.內容在升學考試中占的比重較大,為了學生在會考中能取得好成績,我組計劃如下:

          一、備課:

          堅持每周一次的集體備課,在備課中要做到三同步“既同內容、同進度、同目標”,教師認真研究課標、教材、每班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考試說明,在備課中要突出重難點問題以及教學方法。在有效的時間內,要效率,要質量,備好每節課。

          二、考試:

          我組初步制定每月1次考試,因為本冊書共四章內容,包括期中共4次,在出題上是每人各出一套試題,再通過整合,精選出一張試卷,做為考試內容,其它的題做練習用,通過測試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對重、難點進行分析,引導學生細化知識點,注重知識點的比較和聯系,加強記憶方法和學習方法的指導,對個別學生加強輔導,是他們更快取得進步。

          三、自學輔導式課堂:

          這學期我們繼續推行這種新的上課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思維含量,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方法上我們采取的是三邊教學法“既邊學邊連,邊講邊練,邊學邊輔導”

          四、研討課:

          通過新的課改模式,繼續開展“三課一反思”活動,每人先上一堂研討課,做好備課,上課,說課,評課,通過聽評環節,提高每位教師的教學水平。

          五、活動:

          本學期我們將舉辦幾次學生活動,從而促進學生學習的興趣。

          六、課時安排:

          預計1月份結課,做好復習工作。

        地理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本期高二地理教學將認真遵循“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遵照地理教學大綱要求,在學校、教導處、年級組、教研組的統一部署下,地理教學認真落實新課程計劃,“精心備好每一節課、精心上好每一節課、精心輔導好每一個學生”,努力培養學生的地理創新思維能力、實踐技能與終身學習能力,力爭使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將來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學生。

          二、教學目標

          使學生了解人文地理的人口、城市、文化、旅游、世界政治經濟、中國地理的`相關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地理學習能力和地理實踐能力,力爭使學生掌握用基礎的地理知識去分析去解決學習與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成為有強烈愛國情操又具有實事求是科學態度的中學生。

          三、工作要求

          1、認真鉆研教學大綱和教材,精心備好每一堂課,精心設計、選編好每一套復習試題。每周進行一次集體備課,在本期內向全校推出一至二堂高質量的公開課。

          2、針對不同的的教學內容,選用科學的教學方法,特別是“形象直觀教學法”和“案例教學法”,指導學生形成符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以提高學習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

          3、充分利用電化教學設備,活躍課堂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4、布置適量的課堂或課后練習,并及時批改和輔導,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便于老師有針對性教學與命題以期達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5、加強研究性學習,指導學生撰寫研究性學習論文。力爭能在具有影響的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6、指導學生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將所學的地理知識運用到生產生活中去。工作計劃

          四、教學安排

          1、教學內容:本學期主要學完高中地理選修第二冊,然后復習初中中國地理。

          2、工作安排:

          3、課時安排:每周安排四課時,本期預計23周,實上課時18周,共計課時72課時。

          4、授課計劃:分三階段進行,每階段具體教學。

        地理工作計劃 篇4

          一、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八年級共有兩個班83人,本屆學生基礎較,上進心不夠,甚至有部分學生厭學。但上學期期末考試成績較為理想,上學期期末考試參考人數92人,其中67人及格,及格率為72%左右;優生只有26人,優生率為28%左右,這個成績相對于同類鄉鎮來說應該很好了。這期要參加瀘州市會考,因此教學內容較為繁重,這學期我將通過各種途徑來提高教學成績。

          二、本學期教學內容分析: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

          本章學習是以區域為單位,將中國大致按方位分為四大地理單元,在已學的地形、氣候及經濟等方面知識的基礎上,通過分析、綜合、比較、概括等方法認識我國四大地理單元各自的特征和不同地理單元之間的差異。在本章的最后設計了綜合歸納和比較我國四大地理單元的學習活動,在各大地理單元中,也對認識區域部分未能涉及的一些具有較大意義的地理知識,進行了簡介,意圖通過這些設計和活動,在整體知識背景和區域學習方法方面為后續認識區域部分的學習打下基礎。

          本章重難點:

          1、在地圖上找出秦嶺、淮河,說明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2、能填表比較四大地理單元的特征。

          3、能說出各地理單元自然地理環境對生產、生活的影響。

          第六章、認識不同區域

          在學習了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單元”,了解中國整體概況之后,本章轉入中國分區地理的學習。本章是中國地理“認識區域”部分的主體,課本選擇了東北、首都北京、長江流域、西部地區不同內型的區域構成本章的五節內容(另外還有第七章專門講珠江三角洲地區)。課本選擇的區域,縱貫南北,橫聯東西,有利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由部分到整體地認識祖國,并學會不同類型區域的學習方法。

          本章重難點:

          1、“運用地圖資料說出區域產業的結構與空間分布特點”,為本章重點之一。

          2、“舉例說明區域內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3、“舉例說出區際聯系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意義”,為本章重點之一。

          第七章、改革開放的前沿——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改革開放起步最早、經濟發展創造的奇跡最多的前沿地帶,是我國一個富有特色的地理區域。因此,本教材選擇珠江三角洲地區這一典型區域作為學生學習區域的基本內容,還同時介紹了與珠江三角洲毗鄰并聯系密切的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

          本章重點:

          1、“運用地圖說出珠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圍,并對區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簡要評價”,既是重點也是難點。

          2、舉例說出影響珠江三角洲農業和工業發展的地理因素。

          3、舉例說明祖國內地對香港、澳門經濟繁榮所起的作用。

          本章難點:

          1、外向型經濟對珠江三角洲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2、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鎮化發展的特點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礎上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與周邊地區的聯系和影響。

          第八章、繼往開來的天府之國——四川省

          通過本章的學習,讓學生從地理位置、自然環境、自然資源、經濟、旅游、交通運輸等方面認識我們的家鄉——四川。本章的學習內容多,但需要記憶的知識并不多。

          本章重難點:

          1、據歷史資料說明四川名稱的由來;用地圖呈現四川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差異大,從而激發學生探究差異巨大的自然環境。

          2、在自然環境差異巨大的四川,如何搞好經濟建設。

          三、教學目標:

          通過這一學期的學習,希望這期的地理成績在全縣同類鄉鎮學校排名中提升兩至三名。轉變學困生對地理的畏難情緒,讓每個學生以飽滿的熱情來學習地理。

          四、教學措施:

          1、鉆研教學大綱,訂好教學計劃。

          2、精心選擇作業,認真批改作業。

          3、科學地安排教學過程。

          4、認真寫好教案。

          5、教學目標明確,每節課要緊緊盤繞目標進行。

          6、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觀點,正確無誤地傳授給學生。

          7、做到分清主次,突出重點,分離難點,抓住關鍵,詳略得當,快慢適中。

          8、要重視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和愛國主義教育。

          9、注意教學要領得當。對不同的內容靈活選用恰當的教法,在教學中要斗膽探索,勇于立異。

        地理工作計劃 篇5

          本學期是至關重要的一個學期,關系到20xx年高考的成敗,關系到又一屆畢業生的前途,所以本期本組工作不能懈怠,必須盡全力保質保量完成,確保20xx屆高考圓滿成功。為此特制定本期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考試大綱為依據,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地理思維能力為核心,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學法指導,以“專題復習”、“專題訓練”和“專題測試和綜合測試結合”為主,重在抓知識間的聯系,實現對地理主干知識的鞏固、完善,對學科思維能力的提升、發展。

          二、時間安排:

          1, 一輪結束:2月底。

          2, 二輪時間:3月初——4月20日左右。

          3, 三輪時間:4月下旬——5月底。

          4, 自由復習:6月1日——考試前。

          三、具體模式:

          1,二輪以“專題復習”、“專題訓練”和“專題測試”相結合,每一個專題又系統的知識直接歸納,一套訓練題,一至兩套試題(所選復習資料試題量偏少),不定期進行單科綜合和文綜綜合測試。即做到“三個一”:一個專題、一套練習、一套測試(最少)。

          2,三輪復習以綜合訓練為主,重在解題方法、解題技巧的養成,心理素養的培養,削減非智力因素的錯誤和失分,培養良好健康的應考心理。

          3,考前個別診斷輔導,針對個別成績好,答題有小瑕疵,心理不穩定的學生在考前適時進行輔導,以心理輔導為主,過程中進行知識提醒。

          4,考前總動員,集中進行地理解題方法指導。

        地理工作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全國基教會議精神,進一步實施素質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創造優良的育人環境,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引導廣大教師不斷開發學生的各種潛能,培養學生的各種特長,增強自信和能力。并從教師的知識更新、方法轉變等方面展開了多次培訓、學習、展示、推廣形式的活動。使廣大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目標、態度方法都有了根本改變。

          地理學科在整個中學教育教學中起有著重要作用,只有引導廣大地理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轉變教育教學思想和觀念,才能真正改變教育教學現狀。要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深刻理解新課程標準,做好新課程的解讀工作。塌實做好新教材的教育教學培訓,幫助每一位教師進行新教材的備課,掌握教育教學的新方法新規律,上好每一堂課。引導廣大地理教師*鉆研本專業的知識并注意吸收相關學科的知識。努力做到:“博學多才”“博大精深”,實現從“教書匠”向“教育家”的轉變,提高吳江的地理教師整體素質。

          課堂認真聽課,為廣大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作出正確的評價和指導,使他們能不斷地明確方向和具體目標;能不斷地改進方法和措施,提高效率。建立教育教學研究網絡,使教研工作經常化、制度化、普及化,真正成為提高教師業務的有效手段。

          二、主要目標:

          1、以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為突破口,大膽進行地理課堂教改革。實現從“講——學”“灌——學”到“導——學”的轉變。創設“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氣氛,讓學生樂學、愛學,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

          2、更廣泛、更有效地使用電教手段,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綜合能力。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更直觀、生動、形象地感知地理事物;更密集地輸出地理信息;更有效的進行反饋都需要新的教學手段的使用。

          3、積極有效地提高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培養一批優秀的地理教師。通過各類教研活動、培訓活動……提高廣大地理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并通過課題研究、社會實踐活動、競賽等等,使一批青年地理教脫穎而出,成為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與教壇新秀。

          4、加強課題研究,使課題研究真正為教育教學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育教學的層次起作用。在課題研究中要把實效性、可操作性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使它與教育教學實踐密切結合,并實實在在出成績出效果。

          5、探索教育教學的評價體系改革的方法。在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教學評價方法上,試行一些改革,探索一些方法和思路。

          三、具體工作

          1、高中地理教研活動。

          ⑴高一、高二年級教研活動:

          地點:黎里中學開課老師:丁金菊、錢明霞(劉正平)

          活動的主要目標:改革高中地理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用以下幾種方法:a。由學生來選擇學習方法進行學習。b。進一步探討網絡課的開展。c。研究如何把課本知識與當地實際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

          ⑵高三年級教研活動:

          研究新高考方向;制定新教學內容和復習方法;統一教學難度、深度與具體目標。

          地點:開學后定。

          ⑶配合蘇州大市高中地理必修內容的評課活動做好準備。

          2、初中地理教研活動:

          以新課程標準的學習解讀為重點,認真做好初中地理的教學研究工作。

          ⑴建立初中教研網絡:各校選派一名地理老師參加《歷史與社會》的地理部分培訓。成為學校學科聯絡員。

          ⑵各片組織學科中心組:松陵片:邱雪華、丁敬海震澤片:鈕土林、金衛星平望片:吳永鋒、金花、朱冬生黎里片:鈕文忠、莊巧英

          3、課題研究工作的推廣:蘇州市地理課題已經結題,起揭題報告受到蘇州市有關專家的一致好評。在此基礎上,我們要認真做好有關工作的總結、分析工作,在全市范圍內加以推廣。

          吳江市級課題也將結題,要把已經取得的經驗展示出來。并且進行推廣。

          高三信息搜集、交流活動:要認真分析新的高考特點,做好資料和信息的收集工作。通過四月份大市的高三研討會,我們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分析,針對我們的學生情況做出有本吳江特點的復習方案。

        地理工作計劃 篇7

          20xx—20xx學年,我帶高三文科班3個班的地理。這一年的主要目標是為高考,因此,我的教學任務更主要的是復習工作,在學校校情和學生學情的基礎上,如何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實現高考奇跡,是我思考的內容,并為此不斷地從想法走向實踐。

          一、學校、學生基本情況

          學校從高一直至高三都是沒有晚自習的,實行完全走讀制。高三暑期也未補課,今次開學以來有可能根據學生的要求,周六開輔導課。學生目前是從7:20—18:05在校學習,其他時間段在路上、家中學習和休息。就學業水平測試而言,文理科重點班的地理平均分為41分(滿分50分),普通班平均分39分。由于學測難度相對較低,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學情。高二學期,花了近一個半月復習區域地理的地球、地圖與世界氣候,二個半月學測復習。暑期布置學生自己依據地圖冊和區域地理書復習世界地理部分,本學期開學即測試,及格2人。學生對已學的必修123基本遺忘殆盡。一個側面說明,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的較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

          二、可實現的目標

          針對學生基礎及其理解、接受能力,應以基礎、主干知識教學為主。文化課考生,部分文化課考生高考分數目標為75%—85%,大部分考生為65%——75%;藝體生而言,地理得分鎖定在65%——75%,藝體生中美術生和部分音樂生,基本上從9—12月都在專業課集訓,真正文化課的復習應從2月開始,加之放假15天多,主要復習時間應在3、4、5月,時間特別緊,其他門課得分又難,文綜鎖定200分,地理分數應在70分左右。本學期在1月份才涉及藝體生回校開課的問題,當提前做好預案。

          三、本學期復習的主要內容與檢測

          1、內容:本學期主要復習內容為完成區域地理的復習,重在讀圖、填圖以及與高考有關知識點的復習,通過檢測卷和月考來檢測復習情況,強調看圖、讀圖和填圖能力提升,強化對相關知識的讀背;復習必修1、2并迎接合肥市一模考試,以合肥市一模考試為風向標,調整復習進度、方法和模式。一模考試結束轉為必修1、2復習的補缺補差和必修3復習。

          2、檢測:自己的試卷隨堂考試、月考以及合肥的模擬考試。

          四、自我再成長模式

          1、基礎教學與實踐

          (1)獨立做《五年高考三年模擬》、《世紀金榜一輪復習》以及《新題策》,結合課標和考試說明整理紙質備課筆記和PPT;

          (2)制作PPT、微課視頻,通過安徽基礎教育云平臺、qq群等進行網絡推送,解決重難點,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特別是藝體生學習;

          (3)繼續結合時政材料開展“拓展講堂”7分鐘微課堂及網絡視頻教學,將其打造為自己的品牌教學;

          (4)通過互聯網+的'網絡模式,實現教學方式的創新與轉變,并推出免費教學和付費教學模式,實現利于自己學生,又服務更大范圍學生的學習,實現可持續發展。

          2、學習與研究

          (1)讀書、學習:目前訂閱有兩種雜志,分別是《中學地理教學參考》和《地理教學》,需要認真閱讀學習。除此外,有關教育教學的專著也應花時間研讀。大學課本、《地理學報》等書籍、雜志也是提升自己的途徑。

          (2)實踐研究:根據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開展相應課題的實踐與研究,并得出相應結論。值得探索,這種途徑可讓論文真正落實于實踐,而非為了寫論文而寫論文。

          (3)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對于一線教師來說,是一場修煉!教師的生命力在于課堂,學生因愛上你的課堂,愛上這門課,再加以適當的指導,學生必然學好本課。通過觀看網絡視頻,以及自己的教學實踐反思,不斷改進教學效果,最終成為一流的教育者。

          五、實現目標的措施

          1、充分備課,合理掌控教學速度、難度、廣度,使教學不偏離學生的實際情況,并能取得最佳效果;

          2、課堂40分鐘,必須追求效率,同時開動學生的大腦,促進學生動手、動腦;

          3、布置好作業和復習,并進行監督和指導,直至學生能實現自我管理、自我復習;

          4、全體學生通過考試進行成績跟蹤,部分同學要進行單獨指導和嚴格要求,比如讀背書;

          5、通過提問、測試等方式,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時促進學生學習和成長;

          6、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做人始終是第一位,因注重對學生成長的指導。

          六、可預見的成果

          1、教育教學更上一個臺階,對高考的理解和把握也比過去好;

          2、課堂教學更加有效、精彩,教學研究落地并富有成效;

          3、學生學習積極、狀態良好,朝自己的高考分數目標邁進;

          4、培養出一批能夠運用地理思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人。

        【地理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地理教研工作計劃08-21

        地理工作計劃01-20

        地理組工作計劃10-24

        地理工作計劃12-21

        地理組教研工作計劃06-25

        地理教育工作計劃01-23

        地理教學春季工作計劃01-19

        地理培優補差的工作計劃11-04

        地理培優補差工作計劃11-11

        地理與科學工作計劃07-13

        午夜免费福利视频_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_久久九九久精品国产88_国产资源网中文最新版

          <i id="u3evg"></i>
            1. <i id="u3evg"></i>
              一二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理论视频 | 日韩一区二区四区高清免费 | 亚洲AⅤ日韩久久久久久 | 特级做a爱片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