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柴靜的看見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看見柴靜讀書心得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恰當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看見柴靜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看見柴靜讀書心得1
《看見》是以她的一個個采訪和報道經歷組成,中間插有她的一些感悟。這本書觸動人的不只是一個個觸目驚心的,還有直達靈魂的拷問、發人深省的分析。而且最令我記憶深刻的也并不是故事,而是故事里許多必然的無奈和背后的緣由。
柴靜是一名記者,她的工作就是為公眾報道事件。我們都看過電視報道,知道大多數是什么樣的,可是柴靜不一樣。她不甘于只將表面事件表達出來,而是非要追根究底,將整個事件全盤挖出來,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觀眾面前。
這本書里收錄的有非典、奧運、地震、環境污染、征地沖突這種“大事”,也有同性戀、留守、虐待動物這種“小事”。但不論大事小事,她總是從細節出發,讓人看到最真實的.情況,而不是大而空地給出結論。我想這也是她受觀眾喜愛的一個原因,誰都不喜歡蒙昧,而她擦亮真相,放大到鏡頭前
她強調新聞報道不應該給出個人評判,只需講出事實,觀眾自有判斷。但柴靜是個感性的人,她前期控制不住自己對某一方的傾向性,另一方面,她也是個理性的人,這體現在她努力不失偏頗,給予每一方表達的機會,而且提問邏輯清晰,環環相扣,深挖問題本源。
《看見》使我思考了許多,亦學到了許多。比如:新聞應全方位報道,減少評判,避免誤導觀眾;少用道德的角度看待問題,遵循邏輯,理智考慮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看見柴靜讀書心得2
我試著盡可能誠實地寫下這不斷犯錯、不斷疑問、不斷重建的事實和因果,一個國家由人構成,一個人也由無數他人構成,你想如何報道一個國家,就要如何報道自已。
《看見》是柴靜講述當記者的十年歷程的自傳性作品,既是柴靜個人的成長告白書,亦可視作中國社會十年變遷的備忘錄,因為它記錄了她十年內采訪的'點點滴滴。
十年前她被選擇成為國家電視臺新聞主播,卻因毫無而遭遇挫敗,非典時期成為現場記者后,現實生活犬牙交錯的切膚之感,讓她一點一滴脫離外在與自我的束縛,對生活與人性有了更為寬廣與深厚的理解。十年之間,非典、汶川地震、報道、北京奧運……在每個重大事件現場,幾乎都能發現柴靜的身影,而如華南虎照、征地等剛性的調查報道她也多有制作。在書中,她記錄下淹沒在宏大敘事中的動人細節,為時代留下私人的注腳。一如既往,柴靜看見并記錄下新聞中給她留下強烈生命印象的個人,每個人都深嵌在世界之中,沒有人可以只是一個旁觀者,他人經受的,我必經受。書中記錄下的人與事,是他們的生活,也是你和我的生活。
看完這本書,我的心里一直在重復著兩個字:獨立。獨立地思考,意味著不從眾不偏頗。擺脫任何別人的影響,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而更難的,是擺脫“自我”的影響。像“金剛經”里所說的,“念起即覺,覺即不隨”。察覺自己的每一個念頭,看住他而不是跟隨他。在“自我”的影響下,依然保持獨立的思考,這才是真正的自由。
【看見柴靜讀書心得】相關文章:
柴靜的看見讀書心得體會12-12
柴靜的語錄29條08-20
柴靜的語錄38句10-17
柴靜的語錄40條10-20
柴靜的語錄49條05-08
柴靜的語錄47條07-20
柴靜的語錄39條08-24
柴靜的語錄35條11-06
柴靜的語錄集合30句08-12
柴靜的語錄匯編45句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