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科學解讀心得(集合)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新課標科學解讀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新課標科學解讀心得1
雙堡學校孔曉琴我參與了本月區教委舉辦的學校科學試驗員培訓班,通過學習讓我生疏到,同學對科學愛好是學習科學最直接和長久的內部動力,對同學今后的進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增加同學參與試驗和探究活動的機會,使同學在試驗和探究的過程中體驗科學爭辯的方法,體驗同學的學習樂趣,從而激發同學的古怪心和求知欲。學校科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首先在于教學思想的優化,應當樹立以下新的教學觀念。
第一是教學活動要以同學為中心。
盡管教學活動需要師生共同參與,但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同學應始終處于中心地位,老師所做的一切都應當緊密同繞同學,以同學獲得科學學問的需要為目標。同學是課堂的主人,課堂是同學獲得學問的平臺,這是教學理念中格外重要的.一環,沒有這種生疏,就不能真正樹立起有意義的創新教育。
其次是創設教學情境,提高教學藝術。
少年兒童的年齡還小,心智還不成熟,情境教學是一種符合他們心理、生理成長特點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假如運用適當,就能取得良好的成效,否則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因此,要結合同學的實際狀況,設計的“情境”要適合同學的學問基礎、生疏水平、生活實際和年齡特點,使同學能弄得懂、想得到、學得會,又能激起愛好和求知欲,受到啟迪。
第三是學習過程比獲得結論更重要。
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為了使同學獲得某種學問的結論,更重要的是讓同學經受獲得學問和運用學問的過程,以此讓同學們的心智得到充分進展,讓他們漸漸學會怎樣去發覺問題和解決問題,繼而進一步激發他們探究的思想,獲得制造的力量。因此,如何設計好課堂活動,使同學獲得進展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豐富而真實的心智進展體驗,是教學理念中的要義。
新課標科學解讀心得2
一、聯系生活實際,導入新知教學。
科學知識的形成源于實際的需要和科學內部的需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習的大量知識均來源于生活實際,這就為我們努力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引入新知識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例如,我聽過的一節《認識分數》教師在教學時結合日常生活中分物品的經歷,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生活經驗可以把4個蘋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個;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瓶;而1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分是多少呢?按照習慣的說法是叫做半個。生活中常會遇到分東西或物品不是整數的情況,在學生學過的數中哪個數可以用來表示半個,學生找不到這樣的數,那么半個該用什么數來表示呢?此時就要學習新的數——分數,這個數又該怎樣寫,怎樣讀呢?學生對學習分數有了一種需求和愿望,感受到科學就在自己的'身邊,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現實生活中。
二、設計問題情境,增強應用情趣。
人的思維起始于問題。問題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促使學生尋求問題的答案。教育家贊可夫說過:“凡是沒有發自內心求知欲和興趣而學來的東西,是很容易從記憶中揮發掉的。”在教學中,教師要巧妙的設計問題情境,注重存疑,把問號裝進學生的頭腦,讓學生從科學角度去描述客觀的事物與現象,尋找與科學有關的因素,主動的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
三、搜集應用事例,體會應用價值。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教師可以自己搜集有關資料并介紹給學生,例如電子計算機的發明與使用、地圖用四種不同顏色區分地區、飛機設計等都和科學有著密切的關系,現代社會已進入“數字化”的世界。另一方面,可以鼓勵學生自己通過多種渠道搜集科學應用的具體案例,并相互交流。例如,我在教學“百分數的意義和寫法”時,我讓學生課前搜集關于百分數的資料,像商品標簽各種成分的含量、存款利率等。再如,教學“認識千米”時,到圖書館或網上查找世界最長的三大河流是多少千米。通過查閱資料,搜集科學應用的事例,可以讓學生了解科學的廣泛應用,進一步了解科學的發展,感受科學的文化魅力,體會科學應用價值。
四、創造應用機會,開展實踐活動。
實踐對于知識的理解、掌握和熟練運用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親身體驗過的知識才會更深刻的理解和熟練的運用。美國科學家彼得?克萊恩說:“學習的三大要素是接觸、綜合分析、實際參與。”可見培養學生應用意識的最有效的辦法應該是讓學生有機會親身實踐。例如,我在教學“百分數”后,讓學生做小會計師,在父母的帶領下把自己積攢的錢存起來,根據銀行的利率算一算,怎樣存更合算,熟悉、掌握存款的方法和計算利率的方法,或者到商場購買打折商品,計算打折商品的總價。教師在教學中要把科學知識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學習科學,再把學到的科學應用到現實中去,培養和發展學生的科學應用意識,形成初步的實踐能力。
通過學習更加使我認識到作為一名科學教師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改變舊的不能順應學生發展的教學模式,不斷鉆研教材,學習新理念、新方法,更深入的了解自己的學生,鉆研教材教法,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教研水平,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小學科學現代教學的需要。特級教師吳正憲曾說過:科學教師要帶著思想走進課堂,給孩子們留出思想的空間,孩子們的思想才更開放,孩子們的思路才更開闊。今天的課堂教學最重要是讀懂學生。一個好老師要專業地讀懂教材,要用心地讀懂學生,要智慧地讀懂課堂,這樣的課堂一定會充滿活力。
【新課標科學解讀心得】相關文章:
科學新課標解讀心得12-08
新課標科學解讀心得12-12
科學新課標解讀心得(實用12篇)12-08
新課標解讀心得06-09
美術新課標解讀心得11-27
體育新課標解讀心得07-18
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10-06
數學新課標解讀的心得09-15
新課標解讀心得范文06-25
新課標解讀心得(優選)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