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量子物理史話》讀后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量子物理史話》讀后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量子物理史話》讀后感1
因為幫一位師兄從網上查找《上帝擲骰子嗎——量子物理史話》這本書的電子版,所以找到了之后除了發給了這位師兄之外,自己順便也閱讀了一遍。在此也特別感謝這位師兄,讓我有機會閱讀到這么棒的一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曹天元,網名Capo,而這本書正是因為在網絡上先火了起來然后才正式出版的。作者是一位80后,把量子物理的發展歷程闡述地相當精彩,全書的內容雖然取材嚴謹,緊扣量子物理學發展歷史中的真實人物和事件,但在語言和結構上明顯地采取了更有文學性的表現手法,使得整部書每一個章節環環相扣,張馳有度,十分精彩,仿佛在讀一部跌宕起伏的偵探小說一樣,令人不忍釋手。但就像很多偵探小說在結局處仿佛扯出了一個更大的謎團以做續集之鋪墊一樣,量子物理發展到今天,不僅原有的困惑沒能得到圓滿的解答,更隨著新的理論模型的提出,仿佛打開了新的視界,我們看到的是更加光怪陸離的景象,而面對這樣令人驚異的景象,大多數的人們尚未來得及看清這些變幻莫測的圖景是什么樣子,更遑論去清晰地定義與解讀,所以全書在結尾處也將這個大大的謎題留給了仍舊是滿臉困惑的讀者。
不管從這本書本身,還是這本書上市以來的市場表現,都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所以在這里,我也推薦所有對浩瀚的星空和美麗的大自然仍然保有著一顆好奇心的朋友不妨也閱讀一下本書,也許我們會在這些人類中最偉大的科學家群體的智慧激發下,發現下一個更為驚人的全新的秘密也說不定。之所以寫這篇讀后感,其實是源于這樣的一個初衷,即再次檢討一下自己對于量子物理的理解以及在哲學上的思考,是否背離了量子物理學家們自身對于量子物理的解釋和看法。之前筆者對于量子物理知識的來源比較碎片化,除了《相對論》讀過愛因斯坦原著的中文譯本之外(其實一般而言,相對論與量子物理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研究領域,一個超級宏觀,一個超級微觀),關于量子物理的大部分知識,均來自于百度,還有就是高月明先生的《量子佛學》。
這次有機會從相對專業的角度來了解量子物理,特別是作者搜集到的大量的`量子物理學家們的觀點發言原話,這就使得筆者有機會重新來梳理一下自己對于量子物理的認識是否偏差過大。閱讀完全書后,筆者發現,之前對于量子力學的認識基本沒有太大問題。而且相對于這本史話,《量子佛學》則對涉及量子理論的一些重大實驗均進行了更為細致地解析,如果去掉其與佛學結合的部分,其實對于希望更深地認識量子理論的朋友而言,《量子佛學》其實提供了更多的關于實驗細節的詳細信息。而CAPO的史話則更具情感色彩,并讓我們得以看到這些偉大的物理學家們他們自己又是如何來看待量子理論的。這兩本書結合著閱讀,也不失為一種非常好的方式。
《量子物理史話》讀后感2
上帝擲骰子嗎?
你我皆不能答,畢竟偉大的科學家們亦對正解望塵莫及。愛因斯坦怒發沖冠:“上帝不會擲骰子!”而他的理論終被時間之輪碾壓而過。那么,也許這本書會給我帶來啟迪。
尚未深入《上帝擲骰子嗎》的金礦,便知這一場應當正襟危坐的學術探討會,卻更似娛樂活動。這歸功于曹天元先生幽默的文風,即使是死氣沉沉的`量子力學也煥發出朝陽似的輝光,吸引數以萬計的小讀者們。
消化完全書以后,我再探出腦袋,一邊漫步,一邊回味。這才驀地想起自己立下的目標——暑假的首個2千米。亞運會馳騁的運動員們頗有“烏蒙磅礴走泥丸”的氣勢,而我這短短四里會有何難呢?不必多想,是時候推開門了。
在這個和風滲進每一寸皮膚、陽光灑入每一扇心扉的世界里,跑完一個五百米幾乎不需要喘氣,而手臂的酸痛卻難以避免。此時,一個天使和一個惡魔猝不及防地從我心里躥出來。天使勸勉我堅持不懈、揮汗全程;惡魔呢,慫恿我停下奔跑、自我放逐。他們倆爭論不休:一會兒惡魔依靠陰風細雨搶占上風,一會兒天使憑借兩岸蟬鳴出盡風頭。天使和惡魔正如微粒和波,物理學界為光是微粒還是波的問題,從牛頓爭論到愛因斯坦,爭吵了大半本書,而最后的結論則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多么戲劇性的結果。
不過進程過半,這兩種聲音漸漸地消失了——“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更何況剩下短短的二里路途?
抱著這樣的信念,我來到了1500米里程碑處。全身骨架僵直地支撐著麻木的四肢,它們通過摩擦向我申訴。確實,四里對我有什么意義呢?千百位物理學家們為量子力學前赴后繼,這能為我們的生活產生什么好處呢?上帝啊,人們仿佛都了解你:你曾讓繁星照亮深空,也曾用科技響徹蒼穹;你曾令人間春暖花香,也曾使地球迷失彼方。縱然如此,我們卻仍然不知您是否擲骰子……
在《上帝擲骰子嗎》的后半部分,物理學家們提出了十余種假說,企圖解釋量子和宇宙的來源,并渴望統一世界上的各種力。我們兢兢業業于尋找宇宙最終的答案,我們試圖追求自身的極限!上個世紀的物理學家們已經做到了“更高、更快、更強”;步入新世紀,你我都要為“更團結”做出努力——唯有心心相融,一起@未來,人類才能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路攀登!
“叮,您已經跑步2公里!倍@,是我求索極限的第一步。
《量子物理史話》讀后感3
從看到這本書的第一眼,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好奇心驅使著我翻開了第一頁,自那以后,我仿佛進入了一個天才的世界,跟隨他們在這迷霧重重,危機四伏,曲折綿延的科學之路上摸索前行。沒有人知道穿過迷霧會有怎么樣的風景。讓我們走進這本書去看看,使我量子物理的發展史。
一切的故事還要從1887年的卡爾斯魯厄,這個德國小鎮講起。
美麗的萊茵河從阿爾卑斯山區緩緩流下,在山谷中輾轉向北,把南方溫暖濕潤的風帶到這片土地上。他們是法德兩國之間一段天然的邊界線,但16年前,雄才大略的俾斯麥通過一場漂亮的戰爭擊敗了拿破侖三世,篡取了河對岸的阿爾薩斯和洛林,也留下了法國人的眼淚,和我們課本中震撼人心的《最后一課》的故事。
卡爾斯魯厄,對科學家來說是一個遠離城市喧囂的地方。在卡爾斯魯厄大學的一間實驗室里,海因里希'魯道夫'赫茲,正在專心致志地擺弄他的儀器。他的裝置很簡單,它的主要部分是由一個電火花發生器,有兩個大銅球作為電容,并通過銅棒連接到兩個相隔很近的小銅球上,導線從兩個小銅球上伸展出去,纏繞在一個大感應線圈的兩端,然后又連接到一個沒丁格電池上這套古怪的裝置,連成了一個整體。當赫茲閉合電路開關的一瞬間,電的魔力開始在這個簡單的系統里展現出來,無形的電流,穿過裝置的感應線圈,開始對同求電容進行充電,他知道,當電容兩端電壓上升到兩萬幅左右,兩個小球之間的空氣會被擊穿,電荷就可以從中穿過,往來于兩個大銅球之間,形成一個高頻的振蕩回路,但,他要觀察的不是這個。隨著細微的啪的一聲,一束美麗的藍色電花爆開,在兩個銅球之間,讓整個系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回路,細小的電流束在空氣中不斷的流動,綻放出幽幽的`熒光來,可是緊張了起來,他拉上了所有窗簾,有關上的實驗室里所有的燈讓自己處在一片黑暗之中,這樣一來,火花就格外的明亮,就在這個黑暗的實驗室里,電磁理論終于被建立起來,物理學迎來了新的高峰。
這本書以赫茲的實驗為開端,向我們介紹了物理學從18世紀末期到19世紀末期的黃金發展時段。她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量子物理學的魅力,讓我們不由沉迷在這個美麗而危險的世界。她深深地吸引著我們,引領我們一步一步向前,去探索這未知的世界。
《量子物理史話》讀后感4
物理學的發展史上,有兩個時期,絕對稱得上是史上最偉大的時代。17世紀末,牛頓以《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出版宣布了近代物理學正式創立。20世紀初,相對論和量子論徹底推翻和重建了整個物理學體系。至今深深困擾和影響著今天的我們;仡櫾浀哪嵌20世紀的歷史,就像品味兩顆青澀的橄欖,咀嚼越久,回味更無窮通讀這本書,作者以一種科學和人文素養相交織的語調向我們介紹了量子力學從發現,斗爭,批駁,直至最終被廣為接受的整個過程。從電腦到激光,從生物到核能,航天衛星理論皆賴以建立。從今天,現代的角度看過去,整個發展史帶給我的是前所未有的沖擊和震撼。光的本質是什么?是波動還是微粒?過去的400年中兩個派系數次交鋒。起先,以牛頓為首的微粒說依靠經典力學的奠基,在物理界獲得了普遍的公認地位。隨后,后起之秀托馬斯楊悄然間發現了干涉現象,波動界的干涉條紋撼動了整個微粒世界。
麥克斯韋于1856,1861,1865年連發三篇關于電磁理論的論文——預言光是一種電磁波,并于1887年被赫茲證明,使波動說在第二次波粒戰爭中登頂加冕。歷史總是這樣,一邊落英繽紛,亂花迷眼,一邊又是烏云乍起,電閃雷鳴。隨著實驗研究的深入。物理界陽光燦爛的天空漂浮著兩朵小烏云經典力學在光以太和麥克斯韋——波爾茲曼能量均分學說上遇到的問題。第一朵烏云導致了相對論革命的爆發,而第二朵導致了量子論革命的爆發。緊接著,第三次,第四次的波粒戰爭接踵而至。而偉大的真理,則在烈火和暴雨中實現涅槃。在痛苦的上下求索的30年里,驗證了光的波粒二相性及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正確性。
整個量子物理的發展,是基于無數次試驗和交鋒中蹣跚中前進的。通讀完這本書,我很明顯的認識到。我要努力地培養自己大膽假設和猜想的思想。有時,機遇,靈光稍縱即逝,或許他并不起眼,但正是這一個個小的不起眼,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法拉第預言了磁生電,海森堡在量子物理中引入了晦澀的矩陣……把握靈光,潛心鉆研,即使不一定成功,其中的那些困惑,激動,恐懼和震驚也值得人品味。除此之外,仍要堅持不懈,腳踏實地地觸碰自己想做的事。薛定諤,狄拉克博士大器晚成,依舊努力抓住時光的尾巴,在不確定度和P數上努力延伸,完成了量子物理學的部分奠基工作。三年磨一劍,五年磨一劍,甚至是十年磨一劍,在虛無縹緲的理論中,歷史給予了他們最好的褒獎。上帝擲骰子嗎?這本書以此為題,揭示的是量子物理中最鮮明的特點——不確定度;仡檨砜矗麄量子物理的發展史撲朔迷離,但更可貴的是再這背后拓荒研究的科學家。他們史0世紀最可貴的財富。
《量子物理史話》讀后感5
遇事不決,量子力學”、“量子波動速讀”、“量子糾纏”……,在我們的現實生活和網絡世界中,關于“量子”的?刹簧。
而量子,作為一種高深難懂、普通人遙不可及的存在,除了我們帶著調侃的意味提及這一概念的時候,心中大多都還是抱著想象與敬畏的疏離感。
其實,量子離我們并不遠。放眼望向今日的現代文明,從電腦到激光,從核能到生物技術,幾乎沒有哪個領域不依賴量子論。但它始終不夠貼近日常,因而導致了我們的敬而遠之。
但這本量子物理史話,將這個傳奇般的故事用通俗性和娛樂化兼備的精巧手筆,編排成了一部綺麗夢幻、震撼人心的歷史舞臺劇,盡悉演繹在我們的眼前。這種與一般科普讀物不同的風味,令人不禁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窺見真理前那一刻的激動欣喜。被科學本身的神奇和偉天震懾的同時,跟隨著一盞盞聚光燈,同這些量子物理的歷史人物一起悲喜沉浮。
從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的概念開始,量子假設點燃了新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這之后,1905年愛因斯坦的光量子理論賦予了新生的量子以充實的力量,使它第一次站起身來傲視群雄,而玻爾的原子理論在1913年被提出,則借助了它的無窮能量,開創出一片嶄新的`天地來。1927年玻爾的“互補原理”連同玻恩的概率解釋,海森堡的不確定性,構成了量子論“哥本哈根解釋”的核心,“第三次波粒戰爭”便以這樣一種戲劇化的方式收場,使波和粒子以一種奇怪的方式達成妥協,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波粒二象性”。而接下來,20世紀物理史上最激烈、影響最大、意義最深遠的一場爭論——玻爾和愛因斯坦之爭終于拉開了帷幕……
看到這里,我忍不住拍手稱快。毫不晦澀的語言佐以夸張、戲劇化的描述,在事實這個地基上,筑就了一個恢弘壯麗、激動入心的舞臺。即使是門外漢如我,也能在妙趣橫生但又不失嚴謹的故事中感受到科學的快樂,體味到一點點量子論曾經給我們帶來的興奮和驚奇。
在這個浮躁喧囂的網絡時代,人們沉迷于游戲和短視頻的社會上,這本書重拾了我們對探究的渴望,點燃了我們對科學的熱情,作者一直強調一個概念:如果科學是一種產品,那么科普就好比是它的廣告。廣告的作用,并不在于讓人了解這個產品的技術細節,而只是引發人們對這個產品的購買興趣縱然你讀完了整本書,仍然認為量子離我們有一定的距離,但人們心中對于自然的好奇和向往,卻始終不曾更改。
《量子物理史話》讀后感6
《上帝擲骰子嗎》是一本奇妙的書。這本書不僅量子的不確定性,闡述了神奇的波函數,嚴謹地證明了光和其他物體“詭異而又真實”的波粒二象性。
人們意識到量子這個概念從發現光的波粒二象性開始。大量實驗表明,光在不被觀察時,光顯粒子形態,只能以直線傳播;但被觀察時,光卻顯波的形態。而且有人做了一個更詭異的實驗,在光的前面放上擋板,穿一個小孔使光通過,此時光呈粒子狀態。接著以極快的速度放下另一個擋板,使光不能從小孔透過,而在光從小孔透過的地方的兩側穿孔。令人驚奇的是,粒子在不知擋板會放下來的情況下,自動呈現了波的形態,從小孔穿了出去。
當這個現象被發現時,全世界都很震驚,因為這打破了經典物理學的理論,量子是不確定的,不能用公式計算的,人們也由此建立了量子力學來研究它。因此,量子力學的核心就是不確定性。也就是說,當你不觀察一樣東西時,它就處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間。當你在家里努力寫作業時,不被觀察到的奧體中心,就處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間;當你在家里看亞運比賽時,比賽里的東西就是存在的,而當你轉頭去拿零食時,它又處于存在和不存在之間了。這就像上帝在擲骰子一樣不確定,所以作者把這本講量子力學的書取名為《上帝擲骰子嗎》。量子力學深不可測,甚至作者在原文中說到:“如果有一個人說他理解了量子力學,那他就是沒理解量子力學。”但即便如此,我們仍能用波函數等來計算量子可能出現在一個地方的概率,因此我們還可以對這個難下手的量子力學加以研究。
也就是說,我們也可以用量子力學的知識來解釋亞運,它的過程、內容、組成物品等。
就好比杭州選為亞運城市也有許多必然與偶然。亞運會舉辦城市的'投票是由很多人決定的,我們不能控制很多人去投票杭州,這就是偶然;杭州優勢大,同時也是唯一的申辦城市,這就是必然。再好比亞運乒乓球男單的冠軍是誰是沒法計算出來的,每個運動員都有奪冠的機會,這就是偶然;又因為我們知道馬龍乒乓球打得好,所以猜他是冠軍,這就是必然。必然和偶然構成了我們的世界,盡管我們沒有感覺到,但生活中處處是量子力學。
量子是不確定的,是不停運動的,是神秘的。盡管如此,亞運還是會在杭州舉行,亞運冠軍的數量依舊不變。盡管物質是不確定的,量子是不科學的,但我們向前探索的心是不變的。人類對未知的探索永遠不會停止,我們期待量子力學被解密的那一天,在此過程中,我們也要努力學習,為自己的生活,為亞運的完美舉辦,為人類的探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量子物理史話》讀后感】相關文章:
關于物理心得10-10
物理培訓總結03-10
物理實習總結05-18
物理培訓總結06-18
初中物理培訓心得04-22
物理新課標培訓心得05-07
關于物理實驗心得05-02
物理專業實習總結03-08
物理的學習心得10-10
物理教研實踐心得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