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企業理念的語錄錦集59條
這里所說的團隊,簡單來說就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隊的核心是協同合作,團隊是具有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團隊要高效運轉,要達到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隊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團隊成員犧牲自我,相反,而是要每個個體都發揮自己的個性和特長,為了達到同一個目標而努力。果沒有良好的從業心態和奉獻精神,那么講團隊精神就是無稽之談。下面是關于企業理念的語錄59條,歡迎閱讀。
1、職業的素養。吃哪門子飯做哪門子事,都有職業的素養。打鐵你得自身硬,專業鑄就品質,品質提升價值。如果連基本素養都沒有,就是再給你機會,也撐不起那片天。任何一個崗位對人都是有要求的,除了剛性的東西,還有上級、下級、同事都對你有期望值。如果站不住腳,那就說明你讓大家失望了。超值服務就是超越期望。
2、一些自然形成的辦事習慣會導致思想僵化,而諸如我已經做得夠好了之類固步自封的想法更是使之根深蒂固。想僵化是成功的大敵,它會導致落后于時代,喪失機遇與長期的不滿。奇與挑戰可以令人思想更豐富,意志更堅強。有習慣于不懈追求的人們才會在智力與情感方面得到進步。
3、有99%的人會失敗。從此一蹶不振,成為讓失敗一次性打垮的懦夫,此為無勇無智者。并不知反省自己,但憑一腔熱血,勇往直前。種人,即便成功,亦常如曇花一現。為有勇而無智者。能夠審時度勢,在時機與實力兼備的情況下再度出擊。種人堪稱智勇雙全。
4、對于任何一個企業而言,不論是長期還是短期,企業都不能在管理中犯墨守成規的錯誤。企業管理者必須不斷地探索技術和新的經營思路,傾盡全力將企業打造成為一個擁有創新機制,能夠靈活發展的企業,才能夠證明企業管理者的能力并實現其價值。但是,要讓企業管理者放棄墨守成規的老思路,實施創新型的靈活管理模式,對于很多企業管理者而言都不是一件特別容易的事情。
5、在你成功之前,你會失敗無數次。記得在你失敗的時候,寫下對你有用的東西。結經驗,教訓,在你再次起航后,才不會重蹈覆轍。
6、管理者,就是把事情做得正確的人。業家,就是做正確的事情的人。理者,就必須卓有成效。識你的時間,只要你肯,就是一條卓有成效之路。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有成效是一種習慣,是不斷訓練出來的綜合體。
7、管理者雖然是一個企業的靈魂,是最重要的"一滴水",但他也只是"一滴水"。管理者不能當孤膽英雄,作為管理者不能只是單打獨斗,只有群策群力才能產生加倍的效果。孫正義在公司的日常經營中也曾將團隊發展為團組型團隊,如10人一組劃分為小團隊,每個團隊都有相應的獨立權,有自我決策的權利,團隊之間也可以自由協作和搭配。
8、采用更為主動的客戶導向機制;企業不斷生產的目的不是為了生產更多的產品,而是為了賣出更多的產品,因而客戶就是企業的最終服務對象。對于大多數企業而言,企業的生產都是以客戶需求量為前提的,但是現在大多數企業都是一種被動式客戶需求服務——市場上有多少需求就生產多少產品。很明顯,這種模式太過被動和僵化,會導致企業的客戶群體越來越少。采用更為主動的導向機制有益于企業管理者更好地提升創新性思維,學會靈活地管理企業,而不是在墨守成規中讓企業滅亡。
9、以穩為主,穩中求快;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曾說過:"一切都靠一張嘴來做而絲毫不實干的人,是虛偽和假仁假義的。"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走穩每一步,如果好高騖遠,注定會失敗。
10、管理者所處的環境是復雜多變的,各種客觀因素以及自然狀況的不確定性,給管理者提出了挑戰。此,管理者要善于把握決策的時機,善于評價決策的風險,從而做出科學的決策。
11、創業何時都不晚。然從大學輟學創業成功的例子舉不勝舉,但調查發現年齡與創業的成功與否并沒有必然的聯系。硬的執行技能與豐富的經驗是幫助創業者把握機會的共同制勝因素,創業無論什么時候都不晚。
12、創業就是干別人沒有干過的事情,干別人干過了但沒有干成的事情。一個非常優秀的創業者往往都是離經叛道的、那種很夸張的人。他有挑戰一切的勇氣,這是需要鼓勵的品質。
13、我不知道自己畢業后要從事什么工作。我一直躲在學生夢里不愿意清醒。其間,我也偷偷嘗試過創業,但都是以失敗告終,甚至后面好幾年我都認為自己不是做生意的那塊料。
14、加入創業公司學一學,很可能就會誕生下一個小米、騰訊。
15、企業家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商場中擁有自己的企業,這是一件相當不易的事情。滿信念,堅持奮斗是他們身上表現出的矍鑠的閃光點。功之路滿是荊棘,企業家能夠堅持克服困難走到成功是因為企業家的身上擁有其他人所不具備的黃金精神點。
16、不要抄近道,否則會白跑;不要繞遠道,否則會遲到;不要走邪道,否則會坐牢;不要只想要,付出不能少;不要急著要,一定要戒躁;不要求回報,該到自然到;不要急得到,心靜便無惱;不要怕人笑,看誰笑到老;不要裝知道,不懂就請教。
17、超前創新思維;以未來為"尺子"引導現在,使現在的生產不斷朝著未來目標前進,不斷地用未來模式來調整現在。由于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迅速,這種超前創新思維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18、不逃避,主動尋找問題解決的辦法;面對困難時,一味地采取消極的態度,暗示自己"我不行",或者直接選擇逃避,困難就會越來越大,最后成為真正的難題。但如果你能扛起責任的大旗,相信自己可以,開動腦筋,積極尋找問題來解決問題,最后定能戰勝困難,做承擔責任的踐行者。
19、業績考核也叫業績考評或"考績",是針對企業中每個職工所承擔的工作,應用各種科學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對職工行為的實際效果及其對企業的貢獻或價值進行考核和評價。這是一個公司人事管理的重要內容,而且也是一種強有力的管理手段。業績考評的目的是通過考核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最終實現企業的目標。在企業中進行業績考評工作,這是很有必要的。有效的績效評估系統還可以留住優秀的員工,減少公司人員的流動,有助于企業建立優秀的人才隊伍。
20、主動工作!被動工作!哪個更有勁?!勾勒自己?繪的藍圖,一定更有意義!
21、"放棄"、"不放棄"缺一不可!
22、"智慧"的源泉,來自"堅強的意志和忍耐的精神"!
23、用"生產技術"的思維方式打破自己所謂的"性格問題"、"能力界限"的"障礙"!
24、煩人的"任性上司"很難得!他助你成長!
25、引起話題并充當對話的催化劑是管理者們的工作。詢問逆勢的問題,成為一名故意唱反調的人——把你的工作團隊推進一個具有挑釁性的制定決策過程中去。在其中,尖銳的問題會得到解決,有創意的想法會得以被深入思考。
26、有的人工作上的事情都不會輕易認輸,對待工作凡事都喜歡自己親力親為,任何細節都需要自己來打點,倒不是不信任團隊里面的其他人,也不是為了顯擺自己的能干,而是覺得自己經辦的事情才能放心,故此常常留給大家的是勞碌的身影。
27、你正在陳述你的報告,而你的同事理解對了其中的80%,那你就沒有必要去糾正他們。從大局來看團結一個團隊要比糾正每一個細節更重要,你要保證團隊的一致性。
28、螃蟹效應,亦稱蟹簍效應,即如果竹簍中放了一群螃蟹,它們是爬不出來的。因為每一只都會朝簍口爬,當一只爬到簍口時,其余螃蟹就會用鉗子抓住它,最終把它拖到下層,由另一只踩著它向上爬。如此循環往復,無一只能夠成功。當團隊失去合作精神,由于互相傾軋而無一成功,即稱之為螃蟹效應。
29、如果你的能力很強但團隊合作能力很差不能與其他團隊成員很好融合的話,你就是團隊里的害群之馬。可能你短期為團隊的貢獻很大,領導不會裁掉你;一旦業務穩定下來,你必將成為領導痛下殺手的羔羊。
30、上課最常被問的問題:如果一員工心態不好,態度消極,怎么對她輔導。但我覺這問題本身就有問題。有心態問題的員工,很難單靠[對她]輔導來改變,心態沒法輔導出來的,更多受到5大因素影響:團隊氛圍、影響者、動機缺乏、正向行為缺乏、峰體驗(成長感、成就感、關愛感)缺乏,方向錯了,根本不該輔導。
31、不要搞得全世界都知道。如果你需要傾吐自己的感受,那就向你的家人和密友吐露。沒必要讓整個辦公室的人都知道你苦不堪言。這只會為你和你的團隊帶來負面影響。
32、目標客戶。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說:"價值本質上就是把目標市場的質量、服務和價格正確的結合在一起。"大師的這句話給我們指明—條道路,就是我們必須清楚我們的目標客戶,他們對質量的期望是什么,他們對服務的需求是什么,他們心目中的可以成交的價格是多少,而非一味地制造產品,大打價格戰,搞血拼。
33、團隊優勢的培育。面對變化,新的洗牌,競爭激烈,行業重組,需要企業具有強的綜合能力。這種綜合能力必須要有扎實的基礎,必須要有極強的基本功。大浪淘沙,長江后拉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比的是誰的生存能力強,比的是誰的抗風險能理強。在這種態勢下,就必須不斷加強團隊優勢的培育,獲得話語權,力者勝,智者王。
34、管理者需要堅持。管理者的存在就是因為問題和困難的存在,管理者逃避問題就是推卸責任,就是回避矛盾,不能面對困難。管理者的素質中最為根本的一條就是堅持,就是要勇敢地面對各種困難和問題。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有心人,天小負,天道酬勤,只要認定目標,厘清責任,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會獲得理想的成果。
35、我們需要改變的最為緊要的是創新思維理念,其根本就是厘清事物本質,在危機中尋找轉機,不是要做創造者而是要做快速的反應者,按照市場需求滿足客戶的欲望。一個企業的成功,不是靠資金,也不完全靠技術:而是靠創新的思維理念,以及貫徹到底的流程化工序管控,并以此打造好絕對的成本優勢,唯其如此。
36、創業固然需要激情,更為重要的還是合作伙伴的選擇。合作伙伴選擇的好,就可以起到互補的作用,實現1+1:2的效果。需要留意的是人品,人品則是要考慮如何對待人,如何對待事情。如果只想個人利益,但卻不顧整體死活,只可同甘不能共苦。那就不是好的伙伴,創業有風險,合作需謹慎,謹慎在人品。
37、如何構建新的商業模式,形成新的商業模式,這就需要有新的管理模式。企業轉型升級,打造核心競爭力,需要全體員工的成長進步,特別是管理人員的思維理念,必須與時俱進。我們需要管理者的專業化、員工的職業化,也需要我們更進一步地在變幻莫測的市場環境中,找到自己的方向,勇—潮頭,立于不敗之地。
38、美國是企業主體社會,日本是企業化社會,歐洲是企業本位社會。政府和整個社會圍繞企業工作、為企業發展服務。中國是政府主導型社會,是官本位社會,企業處于從屬與附庸地位。官本位的主體文化意識已經使社會價值觀嚴重扭曲,勞動和創造得不到應有尊重,更談不到神圣。
39、什么是市場性思維?從自身出發,考慮我擁有什么,是資源性思維。這是政府思維特征。從自己出發,考慮我會做什么,是技術性思維。這是知識分子思維特征。從別人出發,考慮很多人需要什么,是市場性思維。這是做公司的思維特征。市場性思維以客戶為中心,即使沒有資源與技術優勢,也能勝算在握。
40、企業戰略應走向專業化。經濟全球化、市場國際化、產業集群化、競爭白熱化,必然要求企業專業化,核心競爭力更加突出。專業化有兩類,一類是產業供應鏈(橫向)的專業化分工,比如專業的研發、設計、制造、銷售、物流、服務等;另一類是產業結構鏈(縱向)的專業分工,比如系統、部件、零件、材料等。
41、消費方式決定商業模式。商業模式設計的依據是對客戶的深刻了解和準確判斷,銷售業績好的人是營銷高手,創造新的消費方式的人才是商業高手。只有比消費者更了解消費者,才有可能創造更新穎的消費方式從而引導消費。在此基礎上,設計商業模式不僅變得容易,而且會大大提高成功率。熟知消費方式才是王道。
42、領導者最基本最常用的能力是什么?是思想力、號召力、洞察力、決策力?還是凝聚力、識別力、學習力、承受力?都不是!是溝通協調能力。面對人與事,必涉及上下、左右、前后、內外之關聯,無論想法多么正確,辦法多么高明,溝通協調不到位,過程一定產生問題,結果也難避免誤解。不善溝通者,不宜做領導。
43、對于巨人網絡在上市以后的打算,史玉柱說:"我最關注的是兩點,第一個是怎么用錢把國內最拔尖的人吸引過來。第二個國內很優秀的公司我想購并,網絡游戲有關的,以及跟網絡游戲有直接或者間接相關的公司。"
44、有記者問到史玉柱所占股份的持有期,史玉柱說:"別人說我很有錢,我說我的股票就是一張紙,我的財富不是錢,那個股票就是一張我能夠在董事會行使權利的證書。這次上市的時候我的股份有一部分是配售了一點,剩下的已經做了公開承諾,需要有鎖定期。我說鎖定五年,投行的人說兩年半就已經夠長了,就按照兩年半鎖定,但是我相信我的鎖定期是非常長的。"
45、世紀,沒有危機感是最大的危機。——查德·帕斯卡爾
46、微笑真是露出八顆牙齒?內心不微笑有什么意義?所以航空公司是用張白紙遮住嘴,然后測笑容!內心的微笑是體現在整個身體的,你遮住嘴,別人也能看出你在微笑,你就合格了!
47、都說中國沒有文化,好的文化沒了。沒有文化就塑造文化啊!企業要塑造文化,國家同樣可以塑造文化!——塑造文化是領袖的重要能力。
48、有效的管理總是一種隨機制宜的,或因情況而異的管理。——哈羅德·孔茨、西里爾·奧唐奈
49、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將多種產品集中陳列、單一產品大面積陳列、促銷活動主題化陳列等方式引起消費者注意。
50、你在鉆研價格,別人也在鉆研價格,你的努力被抵消了,甚至還會引起價格戰,當你在鉆研顧客購物的體驗感 ,別人就沒辦法追你了。所以,注重店鋪里給顧客帶來的體驗感吧。
51、設計美感、營銷靈感、商業敏感性,流行趨勢哪一樣東西不是平時積累的結果呢?有多少東西是想要就有信手拈來并且能夠立即改變人生的。
52、有陳列的店鋪設計:時時有用意,處處有心思。
53、企業的經營,不能只站在單純的一個角度去看,而要從各個角度分析觀察才行。——藤田田信任固然好,監控更重要。——列寧
54、人的行為95%都是因為習慣,習慣決定命運。
55、"批評"與"教練"之間的最大差別是:批評是指責對方的不足;教練是指出對方的不足,并教會他怎樣做對。
56、用指揮的方法對待直接下屬,用指導的方法對待間接下屬,用指派的方法對待左右助理,用商量的方法對待身邊謀士。
57、企業最大的憂患是沒有憂患意識。
58、有的企業之所以日益強盛,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競爭對手所給予的壓力。
59、發現下屬的長處可貴,將下屬使用到他的長處上更可貴。
【企業理念的語錄59條】相關文章:
精選企業理念的語錄40句07-27
精選企業理念的語錄45句08-17
企業理念的語錄45條11-15
精選企業理念的語錄56條10-06
精選企業理念的語錄30句10-18
精選企業理念的語錄49條01-30
企業理念的語錄39句07-20
企業理念的語錄40條07-21
企業理念的語錄30句11-23
精選企業理念的語錄70句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