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論語警句語錄匯總50句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論語警句語錄,歡迎參考。
1、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2、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出自《論語·子路》
3、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
4、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5、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
6、朝聞道,夕死可矣。
7、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里仁)
8、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力則學文。"——《論語學而》
9、信近于義,言可復也。恭近于禮,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10、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
11、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
12、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季氏》
13、君子周急不繼富。 《論語》
14、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論語》
15、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16、子曰:巧言令色,鮮仁矣。
17、子曰:"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論語》
18、當仁,不讓于師。——《衛靈公》
19、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張》
20、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
21、大德必得其壽。—— 《禮記·中庸》
22、無伐善,無施勞。——《論語·公冶長》
23、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茍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24、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處:《論語顏淵》
26、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27、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出處:《論語述而》
29、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
30、孔子語錄: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31、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出處:論語
32、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33、孔子語錄:仕則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34、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出處: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35、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出處:論語
36、君子患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出處:論語堯曰
37、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38、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
39、以文會友,以友輔仁一日為師,終生為友珠玉不如善友,富貴莫如仁友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40、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4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4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和:和順。同:隨聲附和。君子和順而不茍同,小人茍同而不和順。
43、子張曰:何謂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子張曰:何為四惡?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為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44、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論語
4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46、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矣。
47、葉公問政。子曰:"近者說,遠者來。"
48、民無信不立。
49、其身正,不令而行 。
50、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論語警句語錄】相關文章:
經典論語警句語錄60句10-27
論語警句語錄40句01-29
論語警句語錄50句精選12-30
論語警句語錄(通用40句)01-25
經典論語警句語錄大全60句01-24
關于論語警句語錄50句精選02-26
論語警句語錄(通用60句)02-04
關于論語警句語錄60句精選01-20
論語警句語錄匯總50句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