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國藩名言語錄 推薦度:
- 曾國藩名言語錄 推薦度:
- 曾國藩名言語錄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曾國藩名言語錄匯總100句
天下事未有不由艱苦中來,而可大可久者也。 ——曾國藩下面這篇文章是小編整理的曾國藩名言語錄,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圣賢成大事者,皆從戰(zhàn)戰(zhàn)兢兢之心來。
2、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之時。
3、立身之道,內(nèi)剛外柔;肥家之道,上遜下順。不和不可以接物,不嚴(yán)不可以馭下。
4、人有毀我誚我者,改之固益其德,安之亦養(yǎng)其量。
5、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順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馬牛為人穿著鼻孔,要行則行,要止則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為馬牛者幾何?哀哉!
6、討人嫌,離不得個驕字。
7、擇眾論之善者而從之。
8、我屢屢教育家人崇尚儉樸習(xí)于勞苦,因?yàn)槠D苦可以使筋骨日漸強(qiáng)壯,嬌生慣養(yǎng)則精力日益柔弱。
9、紀(jì)澤盡管身體薄弱,但保養(yǎng)的方法,也只有在慎重對待飲食,節(jié)制嗜好欲望上,絕對不在服藥上。
10、用人極難,辨識別人說的話也很不容易,全靠見多識廣,仔細(xì)思考謹(jǐn)慎處置,心中要有一定的權(quán)衡。
11、事業(yè)上的成與不成,人力占其中的三成,天命占其中的七成。
12、天下的事情,沒有不從艱苦中得來而可以長久可以宏大的。
13、雅量雖由于性生,然亦恃學(xué)力以養(yǎng)之,惟以圣賢律己,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度量閎深矣。——《曾國藩書信》。
14、胸襟廣大,宜從"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際,須看得平;功名之際,須看得淡。庶幾胸懷日闊。——《曾國藩書信》。
15、大抵與兵勇及百姓交際,只要此心真實(shí)愛之,即可見諒于下。余之所以頗得心民勇心者,此也。——《曾國藩書信》。
16、兵勇勞苦,須時時存體恤之念,然營規(guī)則不可不嚴(yán)。——《曾國藩書信》。
17、大約凡作大官,處安榮之境,即時時有可危可辱之道,古人所謂富貴常蹈危機(jī)也。——《曾國藩書信》。
18、凡將才有四大端:一日知人善任,二日善覘敵情,三日臨陣膽識,四日營務(wù)整齊。——《曾國藩書信》。
19、未有平日不早起,而臨敵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習(xí)勞,而臨敵忽能習(xí)勞者;未有平日不能忍饑耐寒,而臨敵能忍饑耐寒者。——《曾國藩書信》。
20、大約軍事之?dāng)。前良炊瑁弑鼐悠湟弧!对鴩獣拧贰?/p>
21、善戰(zhàn),其得訣在"不輕進(jìn)不輕退"六字,弟以類求之可也。——《曾國藩書信》。
22、制勝之道,實(shí)在人而不在器。——《曾國藩書信》。
23、于"畏慎"二字之中養(yǎng)出一種剛氣來。——《曾國藩家書》
24、體強(qiáng)者,如富人因戒奢而益富;體弱者,如貧人因節(jié)嗇而自全。節(jié)嗇非獨(dú)食色之性也,即讀書用心,亦宜儉約,不使太過。——《曾國藩家書》
25、失意事來,治之以忍,方不為失意所苦。快心事來,處之以淡,方不為快心所惑。——《曾國藩家書》
26、多躁者必?zé)o沉毅之識,多畏者必?zé)o踔越之見,多欲者必?zé)o慷慨之節(jié),多言者必?zé)o質(zhì)實(shí)之心,多勇者必?zé)o文學(xué)之雅。——《曾國藩家書》
27、意盡則止,辭足則止。——《曾國藩家書》
28、位高而資淺,貌貴溫恭,心貴謙下。天下之事理人才,為吾輩所不深知、不及料者多矣,切弗存一自是之見。——《曾國藩家書》
29、獨(dú)享大名,為折福之道;與人分名,即受福之道矣。——《曾國藩家書》
30、我身歿之后,爾等事兩叔如父,事叔母如母,視堂兄弟如手足。凡事皆從省嗇,獨(dú)待諸叔之家則處處從厚,待堂兄弟以德業(yè)相勸、過失相規(guī),期于彼此有成,為第一要義。——《曾國藩家書》
31、一家興旺氣象,斷不可忽。——《曾國藩家書》
32、富貴之家不可敬遠(yuǎn)親而慢近鄰也。——《曾國藩家書》
33、見得年紀(jì)已大,功名無成,遂有懶惰之意,此萬萬不可。——《曾國藩家書》
34、立志不堅(jiān),不能斷葛根,截然由義,故一引便放逸了。——《曾國藩日記》。
35、諺日:"好漢打脫牙和血吞。"此語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訣。——《曾國藩家書》。
36、大丈夫見善明,則重名節(jié)如泰山。用心剛,則輕死生如鴻毛。——《曾國藩家書》。
37、求業(yè)之精,別無他法,日專而已矣。諺日"藝多不養(yǎng)身",謂不專也。吾掘井多而無泉可飲,不專之咎也。——《曾國藩家書》。
38、心誠則志專而氣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終有順理成章之一日,心虛則不客氣,不挾私見,終可為人共諒。——《曾國藩家書》。
39、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曾國藩日記》。
40、小人專望人恩,恩過不感。君子不輕受人恩,受則難忘。 ——曾國藩
41、國家之強(qiáng),以得人為強(qiáng)。——曾國藩
42、爵祿可以榮其身,而不可以榮其心。文章可以文其身,而不可以文其行。——曾國藩
43、未有根本不正,而枝葉發(fā)生,能自暢茂者也。——曾國藩
44、人必誠,然后業(yè)可大可久。——曾國藩
45、文人富貴,起居便帶市井。富貴能詩,吐屬便帶寒酸。——曾國藩
46、畢竟先知后行,至于純熟,乃能合一。——曾國藩
47、聽言當(dāng)以理觀。一聞在輒以為據(jù),往往多失。——曾國藩
48、凡將舉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曾國藩
49、人見其近,吾見其遠(yuǎn),曰高明;人見其粗,吾見其細(xì),曰精明。——曾國藩
50、經(jīng)一番挫折,長一番識見。多一分享用,減一分志氣。
51、兄弟和,雖窮氓小戶必興,兄弟不和,雖世家宦族必?cái) ?——曾國藩
52、男兒自立,必須有倔強(qiáng)之氣。 ——曾國藩
53、功名官爵,貨財(cái)聲色,皆謂之欲,俱可以殺身。 ——曾國藩
54、人該省事,不該怕事。人該脫俗,不可矯俗。
55、吾人只有進(jìn)德、修業(yè)兩事靠得住。進(jìn)得,則孝弟仁義是也;修業(yè),則詩文作子是也。此二者由我做主,得尺則我之尺也,得寸則我之寸也。至于功名富貴,悉由命定,絲毫不能做主。——曾國藩
56、患在略識世態(tài)而又懷一肚皮不合適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軟,所以到處寡合。——曾國藩《曾國藩全集》
57、少睡多做,一人之生氣。——曾國藩
58、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與人為善。以言誨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養(yǎng)人也,皆與人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師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無常師,即取人為善也;無行不與,即與人為善也。為之不厭,即取人為善也;誨人不倦,即與人為善也。
59、世事多因忙里錯;好人半自苦中來。
60、危急之際,莫靠他人,專靠自己,乃是穩(wěn)著。
61、處利則要人做君子,我做小人;處名則要人做小人,我做君子。斯惑之甚也。圣賢處利讓利,處名讓名,故澹然恬然,不與世作。
62、輕財(cái)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63、嘲戲人自事惡事,尤不可入一二壯語,入壯語則戲者皆真,每令人恨。若規(guī)人過失,不可入一二戲語,入戲語則真者畢戲。每令人玩,失規(guī)人之旨矣。
64、取人為善,與人為善;樂以終身,憂以終身。
65、萬里神通,渡海遙分功德水;六朝都會,環(huán)山長護(hù)吉祥云。
66、五夜樓船,曾上孤亭聽鼓角;一樽濁酒,重來此處看湖山。
67、唯天下之至誠能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68、我在軍中多年,難道沒有一點(diǎn)可取,只因一個傲字,百無一成,所以諄諄教各位弟弟引以為戒。 ——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69、富貴家宜勸他寬,聰明人宜勸他厚。——曾國藩
70、每日默檢,要見這念頭自德性上發(fā)出,自氣質(zhì)上發(fā)出,自習(xí)識上發(fā)出,自物欲上發(fā)出,如此省察,久久自識得本來面目,初學(xué)最要如此。——曾國藩
71、[看一個家族的興敗,看三個地方]第一,子孫睡到幾點(diǎn),假如睡到太陽都已經(jīng)升得很高的時候才起來,那代表這個家族會慢慢懈怠下來;第二,看子孫有沒有做家務(wù),因?yàn)榍趧凇趧拥牧?xí)慣影響一個人一輩子;第三,看后代子孫有沒有在讀圣賢的經(jīng)典,"人不學(xué),不知義,不知道"。——曾國藩
72、人生莫懼少年貧。——曾國藩
73、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群聚守口,獨(dú)居守心——曾國藩
74、將來不迎,當(dāng)下不雜,過往不念。——曾國藩《戰(zhàn)天京》
75、盛世創(chuàng)業(yè)之英雄,以襟懷豁達(dá)為第一義;末世扶危救難之英雄,以心力勞苦為第一義。
76、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77、處事當(dāng)務(wù)詳慎,不可盡興燥脾。凡飲食舉動言語筆墨,盡興便放肆。一燥脾便刻薄,其始無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初若不至殺身,終至殺身而有余也。 ——曾國藩
78、清則易柔,惟志趣高堅(jiān),則可變?nèi)釣閯偅磺鍎t易刻,惟襟懷閑遠(yuǎn),則可化刻為厚。 —— 曾國藩
79、靜坐然后知平日之氣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費(fèi)間;閉戶然后知平日之交濫;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 曾國藩
80、凡遇事須安詳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詳,為處事第一法。
81、觀古今成大事者,無不有人相助相扶,力單者無以成大業(yè)。
82、利可共而不可獨(dú),謀可寡而不可眾。
83、受人恩情,當(dāng)為將來報(bào)答之地,不可多求人也。
84、有詩書,有田園,家風(fēng)半讀半耕,但以箕裘承祖澤;無官守,無言責(zé),時事不聞不問,只將艱巨付兒曹。——曾國藩語錄
85、那些告誡子弟的諄諄家教,都會成為后世訓(xùn)子的反面教材,一生抱負(fù),千秋名節(jié),絕對不允許曾國藩生出絲毫的不臣之念,而且他出身翰林,長期埋首于經(jīng)史子籍,吟詩作賦,也認(rèn)為著書立說才是心中真正向往的帝王之業(yè),帶兵打仗安營扎寨,本是不得已才為的事,又豈能當(dāng)作立身之本呢。
86、曾國藩的"善用人"還體現(xiàn)在有效的獎懲機(jī)制上,他針對不同的人不同需求,采取武人給錢文人給名的措施,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使得皆大歡喜,軍心一統(tǒng)。幕府為曾國藩出謀劃策,籌備糧餉,辦理文案,處理軍機(jī),興辦軍工,出盡了力效盡了勞,可以說曾國藩前進(jìn)的每一步,都離不開幕僚們的支持與幫助,于此同時曾國藩也成就了許多人的一生。
87、自立立人,自達(dá)達(dá)人,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88、勤者生動之氣,儉者收斂之氣。
89、人有過喜談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過惡,聞之漫無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謂大公,以責(zé)人之心責(zé)己,是謂大勇。——曾國藩
90、既不俗為小人,即不勉為君子。欲又不能,志不立故也。——曾國藩
91、慎獨(dú)者,遏欲不忽隱微,循理不間須臾,內(nèi)省不疚,故心泰。主敬者,外而整齊嚴(yán)肅,內(nèi)而專靜純一,齋莊不懈,故身強(qiáng)。求仁者,體則存心養(yǎng)性,用則民胞物與,大公無我,故人悅。思誠者,心則忠貞不貳,言則篤實(shí)不欺,至誠相感,故神欽。
92、學(xué)習(xí)和為本,取次之,行次之,言次之。
93、乍得勿與,乍失勿取,乍怒勿責(zé),乍喜勿諾。——曾國藩
94、定靜安慮得,此五字時時有,事事有。離了此五字,即是孟浪做。
95、鄉(xiāng)間無伴侶,實(shí)是第一恨事。
96、辦事速不如思,便不如當(dāng),用意不如平心。
97、責(zé)過太直,使人慚恨,在我即是一過。
98、繁華氣太重,亦非佳象耳。
99、凡世家后輩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溝通,則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繁華氣習(xí),則難望有成。
100、剛?cè)岵?jì)——"邇來見得天地之道,剛?cè)峄ビ茫恍衅珡U,太柔則靡,太剛則折。"
【曾國藩名言語錄】相關(guān)文章:
曾國藩名言語錄10-15
曾國藩名言05-08
曾國藩的名言07-22
曾國藩名言語錄(精選290句)03-28
曾國藩名言語錄(精選40句)06-21
曾國藩名言語錄30句精選07-05
曾國藩名言語錄40句精選07-19
曾國藩名言語錄60句精選06-27
曾國藩名言語錄30句06-22
曾國藩名言語錄(精選30句)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