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2025年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錦集88條
佛法從緣起論的觀點來看,認為利他方能自利,害人實際是在害己。敬人者,人敬之;愛人者,人愛之;損人者,人損之:欺人者,人欺之。所以,我們應(yīng)該做到自利利他,不可損人利己。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禪意的語錄88條,歡迎閱讀,希望能夠?qū)Υ蠹矣兴鶐椭?/p>
1、在山區(qū),沒有多少路是直的。這些彎彎曲曲的路,既是環(huán)境惡劣的反映,更是人們智慧與頑強的彰顯。環(huán)境惡劣,是既成的事實,誰也無法改變。生命的美麗,就在于懂得順應(yīng)自然,于曲折之中走出自己獨特而美麗的人生之路。許多路,不是走不通,而是該轉(zhuǎn)彎了。人生許多幸福,總在拐角處。
2、我們誰都不知道,誰會與誰相遇。那些路過的風景,只是眼前掠過的一道光。轉(zhuǎn)眼,即逝。每一天,在等待與期望中而過,每一天,都與陌生人擦肩而過。我們不斷的遇見,彼此的臉龐在那段路上開始捻熟,我們不斷的錯過,熟悉的臉龐開始遺忘……誰不是誰的陌生人?我又是誰的陌生人呢?
3、歲月中不乏精彩,有時候邂逅精彩只需要一個簡單的轉(zhuǎn)身。不是每一天都需要去拼命的奮斗,也不是每天都要反省昨天的過失;而是要在每一天都要清楚的明白,這一天過去了,便不再回來。在乎日歷撕去多少頁的人不會長久地擁抱精彩;只有奔跑在如注歲月前面的人才會看得清四季的美麗,才會欣賞到焰火的不熄。
4、開始發(fā)現(xiàn)一個人的缺點同時又能包容,痛并快樂時,即是今生該娶該嫁的那個人。
5、不畏大事,不輕小事。盡悲智力,究竟無遺。"四十華嚴"卷十二
6、生:"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心:"最大的愿望是無愿望。無愿望并不是消極失望。與實實真理相通相融,大智的財富受用不盡,徹底了生死,無須乞求什么,沒有失落,唯有自在,隨緣助人,而不著度人之見,永無煩惱,一切愿望都是多余。"——心光
7、常有人為事業(yè)不順或身體不好,而懷疑家中的神位不對或有所沖犯。師言:"佛門講定業(yè)因果,只要心安處處皆安,心安即理得。在佛教中,任何方位都是好方位。"
8、勇敢的人要勇敢于面對自己的過失。(清)吉美林巴《吉美林巴大師之教言》
9、修行最緊要的目的,是要養(yǎng)成適應(yīng)生命被動性的功夫——在生死面前歡喜地接受,在痛苦面前歡喜地接受,在一切打擊面前歡喜地接受,在一切挫折面前歡喜地接受。
10、真理即悟而頓圓,妄情息之而漸盡。頓圓如初生孩子,一日而肢體已全。漸修如長養(yǎng)成人,多年志氣方立。此示頓悟初心之后,猶有曠劫習氣未除,仍宜依悟而修,凈除余習。——《禪宗大綱》
11、問:"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歸洞本無心。如何是無心一句?"師云:"你是有心耶?無心耶?"進云:"疊石峰高險,白云出故關(guān)。"師云:"莫道無心好。"僧禮拜。一《寶峰云庵真凈禪師住筠州圣壽語錄一》
12、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是非。
13、釋懷是一種美德,深邃的天空容忍了雷電風暴一時的肆虐,才有風和日麗;遼闊的大海容納了驚濤駭浪的猖獗,才有浩渺無垠;蒼茫的森林忍耐了弱肉強食,才有生機勃勃。釋懷是壁立千仞的泰山,是容納百川的江河湖海。
14、愛之難不在絢爛,而在平淡由心而生的愛才能對抗歲月的波折,才能讓彼此在平淡的流年里相知相守,不離不棄。
15、人生的精彩,來自淡泊。淡中交耐久,靜里壽延長;掃棄焚香可見清 福,養(yǎng)花種竹必自安樂;淡飯粗茶有真味,明窗凈幾可安居;知事少時煩 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得點閑眠真可樂,吃些淡味自無憂;淡飯盡堪充 一飽,錦衣那得幾千年;守本分而安歲月,憑天性以度春秋。淡泊之人, 不只是雅人,更是高人。
16、胡適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說,有人罵我們,當我們聽到時,自然很生, 氣,非要跟他拼命不可。可是細分析一下,罵,到底是什么東西呢?不過 是由空氣傳來的一種音浪,自然用不著生氣。至于罵我們的人呢?依著化 學分析,也不過是個化合物;而被罵的我們呢,也是和罵我們的人一樣, 幾種化合物而已。等到死后,大家都物歸原所,如此看來,所有的罵不過 是一種氣體的流動,有什么了不得?到此地步,就無人無我,四大皆空了。
17、說做、想做,不如動手做。
18、"釋懷"是一種修養(yǎng),更是一種境界。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懂得釋懷,才會有"采菊東籬下"的曠達高潔;被貶他鄉(xiāng)的蘇軾懂得釋懷,才會有"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樂觀豁達。
19、人不持戒,滋蔓如藤,逞情極欲,惡行日增。《法句經(jīng)》卷上,愛身品
20、鄰里團結(jié),家庭美滿,職業(yè)安定,環(huán)境優(yōu)美,這是眾生應(yīng)求的愉悅。能慷慨地施舍,能誠心地服務(wù),無怨無悔,這是最大的愉悅。
21、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煩惱,是因為我們自己陷入別人給我們 的評論之中,別人的語氣、眼神、手勢,都可能攪擾我們的心,使我們整 天沉迷在白云式的愁煩中不得解脫,白白損失了做個自由快樂人的權(quán)利。
22、生命的禪意不在一經(jīng)一卷中,而在一呼一念里;心態(tài)的超凡不在一字一句中,而在一言一行里。活著,就是一場修行;走著,就是一番領(lǐng)悟。有所挫折才有所奮進,有所經(jīng)歷才有所懂得。由理解而實踐,這是禮佛的根本,是正信,也是智信。
23、我們要爭取做第三種人,做到提放自如,但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24、幸福不是大把大把的金錢帶來的物質(zhì)愉悅,也不是顯赫一時的聲名帶來的精神滿足。幸福只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讓人可以在平凡中體味出美的態(tài)度,一種讓人可以在簡單中領(lǐng)悟甜蜜的態(tài)度。
25、擁有了善良,即使穿梭于喧嘩的車水馬龍之間,也能體會來自心底的那份寧靜。當歲月漸漸沉淀出斑駁的顏色,善良的馨香卻始終如一地慰藉著人們的心靈。善良讓人感到天地之廣,世界之大,感到前途光明,心地踏實,安全溫馨,善良是讓人靠岸的港灣。
26、分享是一種交往的禮儀,是一種健康的心態(tài);分享是一種關(guān)愛的情 懷,是一種奉獻的精神;分享是一種生活的藝術(shù),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27、明白真理,但未有去實踐真理、真理對你也毫無意義。自己未曾體驗過的事情、說出來也沒底氣、口頭禪終將無法感同身受。
28、在佛的眼中,世間的一切事、物、人都在不斷變幻,沒有一刻停留。萬物有生有滅,沒有瞬間停留,這也正是佛教中所說的"無常"。
29、其實,每個人的命運都是公平的,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就像佛說的:"別人能夠幫得了你一時,但幫不了你一世,在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人能真正幫得了你一世,這個人就是你自己。"
30、可用的物資,都是值得珍惜的寶。
31、別說誰是我的敵人,別說誰對我不友好,不友好也不要聲張,一聲張就造成裂痕。
32、時光如水,總是無言,一朵花,開了又落,詮釋了生命所有的悲喜,依著花香的脈絡(luò),我愿在清風明月里,書寫一段禪意的戀曲,在簡寧的日子里,展一盞心燈,與一段歲月沉香,凝眸,嘴角已揚起一枚笑靨,落筆的瞬間,恰好與你脈脈對視。
33、飽經(jīng)人世風霜的人,任憑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的反復變化,都懶得再睜開眼睛去過問其中的是非;看透人情世故的人,對于世間的一切毀謗贊譽都無動于衷。白隱禪師也許不是這兩種人,他對毀譽褒貶一任世情的心胸是何等曠達。
34、稻田里難免有稗子,不能因為稗子就不種田;出門難免遇雨,哪能因為怕遇雨就不出門?是農(nóng)民,種好田是本分;是旅人,該上路還得繼續(xù)上路。
35、以若得前所說第一靜慮未到地攝正奢摩他,縱未獲得以上靜慮及無色奢摩他,然即依彼止修習勝觀,亦能脫離一切生死系縛而得解脫。
36、既已歸命彌陀,全然交給彌陀,我就不再屬于我,而屬于佛;既屬于佛,就是佛的作品、佛的兒子,就一切都是好的。我們只能懷著十分的虔誠接受佛賜,豈可以自己的好惡對佛的作品評頭論足、挑三揀四呢?
37、陽光下的旖旎,月光里的迷離,香了你,醉了伊,這層層輕柔的漣漪,放出了清涼的喜歡,直達你多情的心底,這神奇的活力,讓你去創(chuàng)造生命的奇跡。誰說流水無情,落花有意,誰言紅顏薄命,轉(zhuǎn)瞬即逝,有幾人能解這里的禪理,花開即菩提,花落也禪意。縱然生命稍縱即逝,也會化成香泥一粒,回饋給美麗的大地。
38、道理不在于聽得多,而是能實踐。
39、這個世界,如果每個人都能安守自己的本分,那么,人類所展現(xiàn)的凝聚力和力量便能超越任何自然界。過去,有很多人誤會"人定勝天"
40、最值得我們珍視的是什么?是不可追回的過去嗎?是遙不可及的未來嗎?都不是。禪師們說,最值得我們珍視。就是當下的實在。《金剛經(jīng)》中說:"過去心不可得,現(xiàn)下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意思是說,一切眾生的心都在變化中,就像時間一樣,永遠不會停留,永遠把握不住,永遠是過去的。剛說一聲"未來",它已經(jīng)變成現(xiàn)在了,正要說現(xiàn)在,它卻已經(jīng)變成過去了。心不可得,一切感覺、知覺都留不住。
41、《大學》中說"止于至善",是說人應(yīng)該懂得如何努力達到最理想的境地,懂得自己該處于什么位置才是最好的。知足常樂、知前樂后、透析自我、定位自我、放松自我,才不至于好高騖遠、迷失方向、碌碌無為,心有余而力不足,弄得自己心力交瘁。
42、闖:"如何是佛法大意?"師日:"面南看北斗。
43、修行一定要腳踏實地,不能脫離實際,不能脫離現(xiàn)有的生活狀況。各安本位、安分守己,各盡各的責任和義務(wù),在盡職盡責中來完成自己對社會、對人生的責任和義務(wù)。
44、智富禪語一切聚合離散都是因緣和合,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暫時的,如白駒過隙,光陰迅速,日月如梭,人生苦短,要及時行善積德,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吾們才不會空過此生,就會在此生此世種下好因,將來有個好的結(jié)果。
45、守誠行正,立信篤實。
46、春雨與春云,資生萬物新。青蒼山點點,碧綠草勻勻。雨霽長空靜,云收一色真。報言修道者,何物更堪陳。——汾陽禪師
47、一、用理智凈化感情。二、用慈悲升華感情。三、用理法規(guī)范感情。四、用道德引導感情。五、不執(zhí)著于占有感情。六、時時不忘轉(zhuǎn)身,為感情留余地。七、要懂得適應(yīng)情愛的變化,在變化中調(diào)整愛的方式。八、要愛人,就不要讓自己情緒化,不要讓愛成為恨的種子。
48、生命不能總是算計,否則會越算越短;固執(zhí)也不能丈量,否則會越量越長。
49、有求有私,會受環(huán)境控制;無求無私,才能勇敢堅定。
50、只要自心有力量,就可以挑起使命,不怕外來的壓力。
51、死亡不可避免,與其恐懼,不如正視怎樣面對生老病死的苦惱?佛日:一切皆當歸遷滅,世間無有常住者。—《付法藏因緣經(jīng)》
52、今日鬢絲禪榻畔,茶煙輕落花風。
53、以從容的心態(tài),微笑面對人生;以樂觀的心態(tài),感悟云起雨落;以隨和的心境,靜觀花開花謝。用苦澀眼淚沖刷生活的酸楚,用時光沉淀情感的碎片!
54、做命運的傾聽者,做生活的實踐者,佛法從來就不是渲染來世多么美好的載體,智慧人生是提醒我們從每一天,每一念做自己命運的莊嚴者,規(guī)范者,佛法即是了解生命真相的智慧,從究竟去解脫人生痛苦的方法。
55、一切諸眾生,無始幻無明,皆從諸如來,圓覺心建立。猶如虛空花,依空而有相,空花若復滅,虛空本不動。
56、一般人的生活無非是金錢,感情,每天都在人我是非,衣食住行里翻滾。生活佛法化就是除了金錢,愛情以外在生活里還要增加一些慈悲,結(jié)緣,惜福的觀念,甚至于明理,忍辱的佛法。所以生活里有了佛法,懂得慈悲,忍耐,惜福,結(jié)緣,比擁有金錢,愛情更為充實。
57、不要害怕旅程孤單,一路走來會經(jīng)歷很多的遇見,雖然落腳點不一定在同一個驛站,但一路的相陪,就是最美的感言。不為錯落悲涼,世上行人萬萬千,能夠遇見就是一份緣,只要珍惜了,沒有擁有也不必傷感。生命需要釋懷,只要用心去珍重生活的每一天,走好沿途的每一段旅程,不虛度,不沉溺,自會有那一束馨香為自己獨守著清歡。
58、莫讓浮云遮望眼,一顆明珠掛青天。心中有明月,浮云遮不住,煩惱皆因看不穿,困惑都是看不透,煩悶是心里的障礙,不要怨天尤人,要學會內(nèi)觀。
59、常存愛意,與人為善:當我們給別人送花時,聞到花香的首先是自己;當我們向別人扔臟東西時,先弄臟手的也肯定是自己。如此,何不給人以溫暖?當我們給予別人溫暖時,自己得到的何嘗不是一種深切的快意?所以,要努力做到:心底無私,常存愛意,與人為善。
60、生活,注定要經(jīng)歷太多的苦辣酸甜;人生,原本是成熟與歷練。歲月若水,走過,才知深淺;生命如歌,唱響,方品心音。給自己一片天空,無論風雨,勇敢飛翔;給自己一抹微笑,從容自信,灑脫堅定。泊一盞心燈,默默領(lǐng)悟;撫一曲絲弦,靜靜傾聽。蔥蘢歲月,悠然前行。
61、別讓那些自私、狹隘、嫉妒、仇恨的暗礁阻擋了我們的前行,別讓那些得與失攪起心浪翻涌,也別讓成敗迷失了航程的方向,所有的是非恩怨都讓它靜靜地隨波逐流。如果有暗流,那也只讓感動成為心海的暗流;如果有浪花,也只有感恩的波瀾激起浪花朵朵;如果有波濤,也是快樂的歌聲蕩起的浪潮。
62、快樂要有一顆知足的心,只有知足才能去享受生活,才能放松自己的思緒。知足并不與夢想相矛盾,知足只是對現(xiàn)狀的滿足,只是一個人活在當下的生活態(tài)度。只要我們用心去體會,我們會發(fā)現(xiàn)自己擁有的東西還是很多的。人要活在當下,享受眼下的生活。放棄一些煩惱,放棄一些利益,減輕生命的包袱,便能輕裝上陣,就會與快樂結(jié)緣。
63、快樂其實很簡單,只要用心去體會,便會發(fā)現(xiàn)處處都是驚喜。學會給自己一個快樂的心情吧,用快樂去闡釋工作,人生就遠離了悵恨煩惱;用愛心去打磨日子,歲月將贈予我們無比豐厚的回饋。
64、告別煩惱,和悲傷說再見吧,讓自己生活在一片陽光里——陽光的笑臉、陽光的心態(tài)。如果天空刮起狂風,那么就在這颶風里成長我們的堅毅;如果天空下起大雨,那么就在暴雨中歡快地唱歌,讓雨水來滋潤我們的心田;如果天空飄落雪花,那么就讓我們在這皚皚的銀色世界里與飄雪一起飛舞,舞出生命里絕倫的精彩。風雨過后,依然會是陽光明媚,萬里晴空。與其在煩惱中苦苦掙扎,不如灑脫地揮手再見,告別煩惱,告別悲傷,讓我們陽光的笑臉依舊,陽光的心態(tài)依舊。
65、忍辱修得很好的人,受到別人傷害時,他也能得到一種開心的感覺。
66、痛也一天,樂也一天,何不快快樂樂過一天;生活不鉆牛角尖,人也舒服,心也舒坦。
67、以怨報德的人應(yīng)該是人類的公敵,他對待人類可能比他對待自己的恩人還要惡毒,因為世人沒有施恩于他,這樣的人根本不配生活在世上。
68、人生不可能一塵不染,沒有一點雜質(zhì),就像水清則無魚。人生有一點點甜,也有一點點苦,有一點點好,也有一點點壞,有一點點希望,也有一點點無奈,生活才會更生動、更美好、更韻味悠長。再好的人也不會十全十美,再美好的愛情也不可能纖塵不染,你若試著包容,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并不像你想像的那樣糟糕。
69、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會遇到很多人,其實,有緣才能相聚,親人也許是前世的好友,好友也許是前世的親人,給我們帶來煩惱的也許是我們前世傷害過的。因此,一定要善待身邊的親人,一定要關(guān)心身邊的朋友,一定要寬恕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萬物皆緣,只有惜緣才能續(xù)緣,這也是因果。
70、其實生命很短暫,死亡隨時而來,所以,從今以后我該必須要節(jié)省時間,專心專意地學修佛法, 不再心情散亂,專注心緒用于修行之上, 暫時不在線。
71、到自己身上的大象。眼、耳、鼻、舌都朝外,批評別人或挑剔別人的毛病時,我們的心跑得比誰都快,分析得比誰都仔細,而且樂此不疲。但是反過來要分析自己時,就特別不愿意,不愿意承認自己有缺點毛病。
72、生命都是一樣的,再微小,它也是生命。你不尊重別的生命,他們一樣會不尊重你。許多流行病是因為不尊重動物帶來的結(jié)果。
73、天賦異稟也罷,資質(zhì)愚魯也罷,庸常中人也罷,只要能認清自己是誰,就能腳踏實地,抱定自己的人生理想。
74、不論怎樣解釋,多數(shù)宗教所了解的信(相信),都與佛教極少關(guān)涉。
75、人生、生活、寫作、愛情都是修行。不要怕痛,那些痛結(jié)了痂再撕下去,可以讓自己的光陰更豐厚。一個人的容顏也會跟隨修行而改變。而內(nèi)心,則有堅韌的粗獷的神經(jīng),透明的、藍色的,更陡陗、更動人了。
76、舌有說法的功德,也有說是說非的罪過,若是不說法,而說是非,或說邪言邪語,那就是一萬二千的罪過。
77、不見自性外覓佛,起心總是大癡人。
78、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79、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80、食物是用來吃的;東西是用來用的;音樂是用來聽的;經(jīng)典是用來實踐的。凡是錯用經(jīng)典,便是辱沒了經(jīng)典神圣。
81、眾生皆平等。
82、我們愉快地生活,不被物質(zhì)條件所迷惑,精神的快樂是我們的原動力,就有如生活于光的世界之人。
83、如果有人贊美我,贊美我的教義或贊美我的弟子,不要因而過分歡喜或得意,因為這樣的反應(yīng)會妨礙正確的判斷。
84、察友在為謀,別伴在急時,觀妻在房樂,欲知智在說。《法句經(jīng)·多聞品》。注:闡明了了解朋友、伙伴、妻子、智者分別要采用的方法。
85、貪著產(chǎn)生依賴,有了依賴,就不能獨立、自由;沒有貪著的心,才能真正的獨立、自由。
86、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87、一切無有真,不以見于真,若見于真者,是見盡非真。 心地含諸種,普雨悉皆萌,頓悟花情已,菩提果自成。 此心本凈,無可取舍。
88、但于一切一切法,不作有無見,即見法也。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88條】相關(guān)文章:
禪意的語錄30條10-02
禪意的語錄35條01-19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39句11-19
禪意的語錄69句12-23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49句12-02
經(jīng)典禪意的語錄48條01-31
【實用】禪意的語錄38條08-27
精選禪意的語錄合集39條11-03
【精華】禪意的語錄30句10-24
【熱門】禪意的語錄80條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