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論語名言語錄大全60句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哉!人焉哉!作者:本篇文章是關于論語名言語錄的句子,歡迎閱讀借鑒。
1、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
2、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3、吾未見好德者如好色者也。
4、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6、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7、眾好之,必察焉;眾惡之,必察焉——論語
8、道不同,不相為謀。(衛靈公)
9、君子上達,小人下達。(憲問)
10、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友便佞,損矣。(季氏)
11、貧而無諂,富貴無驕。(學而)
12、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已知,求為可知也。(里仁)
13、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論語·堯曰》
14、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
15、舉一隅不以三反,則不復也。
16、不遷怒,不貳過。——《論語·雍也》
17、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衛靈公》
18、可與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9、學而知不足,思而得遠慮。
20、子曰:道不同,不相為謀。——《論語》
2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志 曹操龜雖壽
22、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泰伯》
23、過猶不及。——《先進》
24、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25、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季氏》
26、大德必得其壽。—— 《禮記·中庸》
27、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
28、為君難,為臣不易。——《論語·子路》
29、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處:論語子罕
30、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出處:論語
31、不怨天,不尤人。出處:《論語憲問》
32、言必信,行必果。出處:《論語》
33、"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出處:論語
34、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之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
35、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出處:論語子路
36、未知生,焉知死?
37、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出處:論語
38、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出處:論語
3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出處:論語
40、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出處:論語
41、言必信,行必果。
42、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43、不降其志,不辱其身。出處:論語微子
44、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出處:論語
45、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出處:論語衛靈公
46、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譯文:每天能學到一些自己沒有的知識,每月不忘自己已掌握的知識,這樣就可以說是好學的了。出處:論語
47、子謂《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謂《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48、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示例:職早就打算一個主意,想去回藩臺去,又因為是
49、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50、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1、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2、放于利而后行,多怨。—— 論語
53、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 論語
54、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論語
55、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論語
56、寧肯站著死,決不跪著生。—— 論語
57、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矣。
58、真正的通達是:品質正直,懂禮義;善于觀察別人講話的臉色;常考慮如何謙恭待人。
59、講信用要符合于義,話才能實行;恭敬要符合于禮,這樣才能遠離恥辱;所依靠的都是可靠的人,也就值得尊敬了。
60、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論語名言語錄】相關文章:
論語的名言05-27
論語的名言11-15
《論語》名言01-18
經典論語名言語錄30句07-19
經典論語名言語錄40句06-27
論語名言語錄30句精選06-24
經典論語名言語錄(精選30句)02-22
論語名言語錄60句10-06
經典論語名言語錄40句01-28
經典論語名言語錄(精選50句)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