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求職禮儀小故事【最新】
小小的故事,蘊涵著大大的道理,
求職禮儀小故事【最新】
。下面是unjs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出來的有關于求職禮儀的小故事,僅供參考!求職小故事一:
文明,是每個人必須具備的素質
千百年來禮儀之風傳承至今,我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于世,
在當今的社會,上到國家元首互訪,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從政壇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更是閃耀著文明禮儀的光輝。
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后,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
“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
“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說”;
“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臟話”;
“這個人太邋遢,衣服皺巴巴,連臉也沒洗干凈”……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
這樣的人,才會被人尊重,受人歡迎。
文明禮儀要注重平時,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
有句老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資料共享平臺
《求職禮儀小故事【最新】》(https://www.unjs.com)。”“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說明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在事業上才能獲得成功。
周恩來一生鞠躬盡瘁,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視察工作,離開當地時總是親自和服務員、廚師、警衛員和醫護人員等一一握手道謝。
周總理是尊重他人的典范,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
一些人認為,現代社會講個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禮儀沒關系,只要學習好、工作好、有真本事就行了。
現代社會的確尊重個人的選擇,自由度大了,然而對人的文明禮儀要求更高,因為文明禮儀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現代社會“大雅之堂”越來越多,誰也不會愿意成為難登“大雅之堂”的人。
日本家庭教育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教育。
母親做好了飯沒告訴孩子吃,孩子是不能自己先吃的。
孩子在吃飯前,必須先說一聲“那就不客氣了”。
孩子每次離家或歸家都有一套禮儀規矩。
孩子每次出門都要和父親、母親說一聲“我走了”,每次回家進門都要說一聲“我回來了”。
日本孩子文明禮儀行為已成為他們的習慣。
在日本這個國家都有嚴格的禮儀習慣,更何況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文化的歷史古國呢。
現在,我們國家對文明禮儀越來越重視,比如推行文明禮儀操;
開展“首都市民文明禮儀風采大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求職禮儀小故事最新】相關文章:
求職禮儀小故事11-27
求職禮儀小故事10-11
求職禮儀小故事短篇03-05
求職禮儀小故事【優秀】03-09
須知的求職禮儀小故事12-08
求職禮儀小故事精選推薦12-05
求職禮儀的勵志小故事10-27
求職禮儀簡短的小故事01-10
求職禮儀小故事【精篇】11-13
精選2篇求職禮儀小故事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