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的語錄大合集55句
根據統計和研究得到的結論,應該在整個人口當中只有不到20%的人有成為創業者的潛質。所以我們要注意了,全民創業應該改成全民支持創業。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創業的語錄55句,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隨時留意身邊有無生意可做,才會抓住時機把握升浪起點。著手越快越好。遇到不尋常的事發生時立即想到賺錢,這是生意人應該具備的素質。
2、一個企業短期的成功或許可以靠運氣,但要長期成功,不斷的進步,領導者除了要有執行的能力,還要有思考的高度、深度、廣度,也就是系統思考的能力,缺一不可。以所有正在創業,想要創業的人,除了「做」以外,別忘了,多問。
3、我極少能看到機會,往住在我看到的時候,它已經不是機會了。
4、創業沒有力的大小之別,關鍵是要找準一個支點,并且不斷為之努力。
5、管理者的決策如果建立在假象的基礎上,那么結果自然是失敗。以,在公司管理中,管理者需要具備一雙慧眼,識別假象,看出事物的本質。策是公司的命脈所在,關鍵時刻一個正確的決策能使公司起死回生,而一個錯誤、不切實際的決策會使公司瀕于滅亡。以,在很多情況下,管理者就需要有遠超常人的洞察能力。
6、在企業的建立,發展過程中,大量事例有力證明,人才是企業興衰的關鍵,所謂得人才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很多創業者失敗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于自以為是,對人才怠慢與輕蔑所致的。
7、管理者要深刻地了解自己,管理者一定要清楚自己擅長做什么、
8、精力是是保持高效與重塑自我的關鍵。人認為,把時間放在朋友、家人身上是工作上的浪費。洛普調查發現,保持持續高效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在工作上至少有一個好朋友。是補充積極精力的豐富源泉。正的高效人士常會用建立良好的家庭關系與積極朋友圈。
9、創業最好有搭檔,彼此扶持,鼓勵,度過創業必經的難關。好搭檔還能夠互補,比如說一個是技術專家,一個更懂商業或運營。
10、我不再像以前那樣地認為智商是無可替代的。要成功,你還必須要知道該如何做出明智的抉擇,以及擁有更寬廣的思考力。
11、對于創業者而言,選擇創業也就等于選擇了一條艱苦、需要忍耐的道路,你不是再等待別人給你方向與任務,而是自己要找找方向與任務。
12、管理者擁有權力,但并不代表一定會有影響力,管理者在員工中的影響力是由多種因素組成的,好的管理者一定會得到下屬的尊重。以,作為公司的管理者就應該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維護自己在員工心目中的形象,不斷提高自己的影響力。響力不是一下子就能獲得的,它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在與員工的交往中不斷提高,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善于聽取正確意見,不獨斷專行,只有這樣,才能在員工心目中樹立起英明的形象。
13、創業過程中轉換方向和離婚一樣,都要付出代價,但成本再高也得換。
14、創業者書讀得不多沒關系,就怕不在社會上讀書。
15、要建立妥善的問責制度;問責制不是派人不斷地監督檢查工作,而是在授權之前建立系統的規章條目,向員工明確所授權事項的任務目標,制定可行的工作標準和報告制度,以及明確的賞罰標準。這樣不僅有利于下屬完成任務,還可以避免下屬推卸責任。如果等出了問題再去問責,已經不具備監督的意義了。
16、創業時,如果你犯了錯,越早承認越好。果你總是不認輸,要證明自己,你將喪失機會成本。
17、我們都知道,在搭建屋頂前,需要準備好水泥、石灰和石料等原材料。其實,組建團隊也一樣,同樣需要準備好組建團隊的"原材料"。除了看重軟銀內部團隊合作外,孫正義同樣將這種思想帶到與合作伙伴的合作中,即大家抱團在一起做事,而不是為了短期利益互相打壓。
18、一個業務出身的領導者,不管他的業務能力有多強,如果創業若干年后他在專業領域的動手能力上仍然是自己的團隊中最出色的,那他一定不是一個好的領導者。為好的領導者是靠判斷力、靠制訂與管理標準吃飯的,有什么樣的判斷就會有什么樣的產品,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會有什么樣的人才。
19、想清楚自己最喜歡與最擅長什么(兩者皆有最好,有其一也行,沒有就要先培養一下),沿著這個方向鉆下去就是了,不要跟風,不要盲目拷貝別人的經驗,360行,行行都能賺錢,關鍵是怎么去賺。
20、毫無疑問,在企業中最受歡迎、最受關注的是那些優秀的員工,也就是那些少數能力超群的員工。些明星員工往往是管理者比較看重的,而那些一般員工往往被忽視。樣做很容易打擊團隊的士氣,從而使"明星員工"的才能與團隊合作兩者間失去平衡。避免這個問題的出現,管理者就需要多關注普通員工,特別是對那些"短板員工"要多一些鼓勵、多一些賞識。
21、制定生產經營管理計劃;目標管理依據的是生產經營管理計劃,每一個小目標都為了這個計劃存在,但在計劃實施的過程中有可能產生理想情況與現實情況有差別的現象。因此,管理者在計劃的時候多次推演實施的進程,在容易產生分岐的地方進行修正,確保計劃本身沒有太多漏洞,這是任何計劃實施前必要的檢查步驟,能夠避免很多無用功。
22、經常問問自己賺了多少,如何賺的,能不能賺得更多。商言商,以利益為中心,學會做企業人。
23、點子不在于多,而在于執行,三流的點子加一流執行力,永遠比一流的點子加三流執行力更好。
24、能否在行業內迅速找到誘人的商業模式,成為決定連環創業生死去向的關鍵環節。獨特的產品定位則是決定商業模式的基礎。
25、端正態度,信任你的員工;管理者在下命令的時候,最忌諱的就是用頤指氣使的態度,這會讓員工產生強烈的反感情緒。
26、讓員工產生歸屬感;無論在何種場合,管理者都要強調"我們""我們這個部門"或者"我們這個團隊",這樣就會使員工覺得企業領導與他們在同一陣線上。
27、你是否具體明確地闡明了組織的理念,并使其廣泛傳播,長期傳承?你是否時時警惕,不讓企業偏離組織文化?大量的研究(包括我自己的研究)表明,重視組織文化與持續卓越經營息息相關。智的企業家會通過強調文化,確保自己的組織基業長青。
28、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和質量控制機制;企業的發展終歸是速度與質量的發展——高質量的產品和快速的供貨速度是企業快速增長的兩個支點。因此,如果企業在發展創新管理的過程中,不注重產品質量和企業與市場的供求關系,那么這樣的創新管理還不如因循守舊、墨守成規。任何一個企業管理者,在發展創新管理的過程當中,只追求細枝末節的創新是不會取得良好效果的。
29、朋友對你一生都影響重大,不要去結識太多酒肉朋友,至少得有一個能在關鍵時刻幫助你的朋友,如果遇到這么一個人,就好好把握,日后必定有用,不管他現在是富還是窮。
30、成功之前你有資格說不喜歡嗎?不必再死要面子活受罪啦!
31、人是要一種體驗的,但做創業很累,要有這個準備,你只能把創業過程的痛苦當作快樂。
32、創業很重要的就是找對人,讓正確的人去做正確的事。
33、創業最大的問題在于精神,而不是物質。
34、堅持夢想,總有一天可以到達成功的彼岸!
35、絕大部分勵志創業者從微觀推向宏觀,通過發現一部分人的需求,然后向一群人推起來。
36、創業,先在某個行業積累經驗沒錯,但知道得越多,反而畏首畏尾、激情退卻。真要想給自己偉大的突破,就不要給自己留后路。
37、當你決定要創業時,便意味著:1.沒有了穩定的收入;2.沒有了請假的權利;3.沒有了得紅包的機會。然而卻更意味著:1.收入不再受限制;2.時間運用更有效;3.手心向下不求人。想法若不同,結果便不同;選擇不一樣,生活才變樣。
38、大家看日本是一個大型的家族企業,一種終身雇傭制,他有自己的優勢,但是在新經濟面前,這個優勢慢慢成為一種障礙,而美國富有創業精神,富有創新精神,他們的創業浪潮帶來了強大經濟活力,人們講美國繁榮昌盛的秘密就在于倡導創業教育。
39、基本上在所有的大學,可能連一門課都沒有教人際交往的,這種軟實力的課程沒有。在某種意義上講,導致了中國大學畢業生整體的社會應對能力偏低,創業素質偏差,導致了這樣的局面。
40、有一個統計,認為整個美國今天所有的財富90%以上都是八十年代以后美國的青年創業者他們所創造的。是這樣的創業精神把人民群眾,把整個社會的創造力發揮出來,產生巨大的價值。
41、所以不管男生女生呼吁展示你們的才華,在新世紀的舞臺上,創業一把,揮灑我們的青春。最終的結果,贏得了自己事業的發展,也為國家的發展作出了自己應做的貢獻。我想這是值得倡導的。
42、創業最重要的不是資金,而是智慧,有了智慧,空氣中到處都是人民幣的味道。
43、創業者,人生之大事也,不可輕啟。創業是帶著一群未知的人去一個未知的地方干一件未知的事兒,九死一生,如果沒有做好破釜沉舟的決心,最好不要啟程。
44、創業的機會成本非常大。大凡想創業的的人,都是同輩中的佼佼者,把創業的熱情和心思用在好好打工上,很可能會飛速升官發財,選擇創業,進入的是一條前途朦朧的路,精神壓力也驟然加大。開設創業之前,要權衡權衡你的創業機會成本。
45、創始人必須一直承受"非人待遇"。你需要給所有人交待,投資人,合伙人,下屬、員工、幫企業的朋友。你永遠無人可求助,你永遠得撐著最后一片天,帳上沒有一分錢時也得做出腰纏萬貫的樣子,打落牙齒和血吞,這就是創始人的生活。
46、只有創新才能創始。雖然有人推崇copy,但是沒有一個偉大的公司是依靠copy成功的,要想創出業,要想創始事,必須創新。只有創新才能打造出企業的戰斗力。產品創新很重要,但好的產品未必是市場上成功的產品。企業的股東構成、治理結構、渠道政策、推廣方式皆可皆需創新。
47、創業沒有劇本,學會擁抱變化。作戰計劃再周詳,槍聲一響預案基本就沒用了,所以軍事上有一個詞叫"指揮官意圖"。創業路上,在堅持方向的同時,要學會理解和貫徹"指揮官意圖",提交給投資人或者董事會的商業計劃是一回事,實際經營應該主動根據市場反饋及時調整,適應變化。
48、廣闊天地才能大有作為。很多創始人選擇自己會做的事去創業,這是自然的。但未必對,首先必須研究清楚你會做的是不是市場需要的,需求到底有多大。如果只是少數人在少數時候才會需要的,趁早別做,那叫概念不叫商品。如果是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情況下非需要不可的,那是創業機會。
49、不僅要想清楚怎么賺錢還要想清楚怎么賺大錢。企業的核心是賺錢的方式,即商業模式。企業要成功必須找到賺錢的模式,而且是簡單、可復制的模式。模式要簡單是因為只有簡單的方法才能夠被各級下屬所執行,要可復制是要求模式的投入產出必須算得過帳,投入必須能夠創造利潤。
50、一輪一輪地去融資。運氣好一次性融到企業一輩子的錢固然好,但是代價也是不為人知的大的。應該根據企業研發、打樣、復制、拉升、Pre-IPO等階段,一輪一輪融資,每一輪只要需要的錢,目的只是做下一階段的事兒,再打個30%-50%富余,這樣融資比較清晰,對股權的稀釋也比較小。
51、投資人幫你是情份,幫不到你是本份,幫得到你是福份。很多投資人會告訴你除了錢還會帶給你很多資源云云,這可以期待,但是不要期望太高。介紹關系一定能夠做到,能否解決實質問題還要看是否符合市場規律以及緣分。你得知道,雖然投資人是你的全部,你只是投資人的幾十分之一。
52、人對了,事就對了,企業價值觀必須一開始就建立。事為重人為先,一個有戰斗力的團隊必須有共同的價值觀,所謂人對了就是價值觀一致,人不對出問題是早晚的。企業價值觀的提煉與宣貫越早期越好,一定要天天講月月講,而且應該進入到企業的考評體系,考評權重至少應該占到30%。
53、管理三要素,戰略最重要。搭班子定戰略帶隊伍,戰略對于企業最為關鍵。戰略是企業的方向和前進路線,經營企業如同駕駛一艘大船在海上航行,不知道要去向那個方向,不知道自己的航線,不能保證自己一直在航線上那是非常可怕的,不但達不到目的地,而且隨時有觸礁沉沒的危險。
54、學先進、傍大款、走正道。馮侖兄的理論是至理名言,36條軍規歸根到底就是這一條。所謂學先進:不論是管理還是技術還是產品,別人好的地方我們堅決地學習;所謂傍大款:不論股東還是融資或者是合作,去黏比自己強的;所謂走正道:做對人類有益的生意,按照法律和道德底線做事。
55、我現在覺得,像李彥宏那樣堅持獨立發展是正確的。——周鴻
【創業的語錄】相關文章:
創業的語錄02-23
有關創業語錄09-29
勵志的創業語錄01-04
勵志創業語錄10-28
女人創業語錄02-28
創業勵志語錄12-25
關于創業的語錄11-01
創業的心酸語錄11-04
創業的經典語錄12-28
創業的勵志語錄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