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劉經綸:創業是挖機會而不是等機會
“有機遇一定要抓住,沒有機遇則要通過自己冷靜思考,來尋求創造機遇。”身為北京市青聯常委、第五屆“北京市十大杰出青年”、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運營官的劉經綸博士認為大學生首先要確立起創業的>信心,在創業時要主動發掘機會,而不是守株待兔,等著餡餅砸到自己腦袋上。
■創業可選擇潛力行業
“已經成熟的行業很難找到機會,不發達行業倒是有很多機會等待我們去發掘。”劉經綸認為大學生創業應該另辟蹊徑,應把眼光放長遠,到一些尚未發展成熟的行業更容易取得成績。
劉經綸在創業初期就遵循著這一原則,在大多數人還不知道保險為何物時,成為恢復國內保險業務后第一屆保險專業畢業生。他認為大學生選擇行業創業也應該看重行業的未來發展,要尋找潛力股。
■創業要適應市場適者生存
劉經綸認為大學生創業要適應市場,除了需要智慧、經驗和知識等因素外,還要能夠對現有市場進行分析,找出市場發展方向,及時進行調整。
劉經綸在1993年離開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后加盟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單槍匹馬北上北京,創立了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北京分公司。在剛到北京的那段時間,舉目無親投身異地的劉經綸,工作吃住都在招待所里,每天擠公共汽車跑業務,工作和生活條件都不理想,在這種條件下他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引入保險代理人機制,實現了業績連續三年翻番和市場占有率連續3年超過50%的驚人業績。而這個機會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劉經綸經過分析,認為人口眾多,文化層次較高的北京,個人壽險介入的可能性空間最大,并挖出了這個機會,取得了成功。
■建議:保險行業適合大學生創業
劉經綸認為,雖然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但中國的保險業還處在起步階段,機會還很多,進來發展速度也很快,劉經綸說:“隨著入保人員學歷水平的提高,保險行業需要與其學歷水平相當的售險人才來開拓業務。而大學生還應該轉變觀念,放開思想,因為保險公司具有獨特管理經營方式,畢業生加盟保險業可以發展自己的團隊,建立屬于自己的團隊公司,進行管理,并可從團隊業績中獲得收益,能者上庸者下的保險業將成為未來大學生創業的一方樂土。”
【劉經綸:創業是挖機會而不是等機會】相關文章:
身邊的創業機會11-08
創業機會的來源與發現11-20
珍惜機會的名言02-12
珍惜機會的經典名言05-15
關于機會的名言02-07
人生關于機會的經典名言02-26
關于機會的名言名句03-16
錯過機會的名言02-27
關于創造機會的名言11-23
關于把握機會的名言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