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創業路上的女強人
在平度市祝溝鎮,提起龐學志,男女老少沒有不伸大拇指的.龐學志是一個農家婦女,她上山挖過藥材,下海曬過海帶,在家編過草編,靠著一股闖勁、憑著一雙靈巧的雙手將草制工藝品項目引入平度,一手創建了青島云山工藝品有限公司,不僅使本鄉本土的婦女有了一條致富路,而且輻射帶動了煙臺、萊州、萊陽、海陽等市地的眾多姐妹,帶動了周圍十幾萬婦女共同致富,被鄉親們親切地稱為"帶富一方的女能人".她的企業被評為省"巾幗優質工程",她本人也被評為全國"杰出創業女性"、全國"雙學雙比"女能手、山東省科技致富女能手,當選為全國女企業家協會會員、中國老區促進委員會理事、中國職業經理研究中心理事.
艱苦創業旗開得勝
1962年,龐學志出生在山東平度山區一個貧窮的農民家庭,姊妹七個,全都是女孩,她排行老大,母親患上了精神分裂癥,家庭生活十分困難.在她12歲的時候,就開始想辦法掙錢,那時候就跟著大人們學著認草藥、挖草藥,然后再去賣草藥…….挖草藥成了她的一條"生財之路".上了初中之后,因為離家遠,中午不能回家,所以,挖藥材的工作只好放棄了.但是晚上回家,她又跟鄰居的姐姐們學會了編草編,每天晚上編到12點以后.星期天就和大家一起送到公社去,換取一點零用錢,這也為她以后搞工藝品打下了基礎.
16歲初中畢業后,她到大連找了一份曬海帶的臨時工作.雖然又臟又累,但為了讓家里的父母和妹妹們生活得好一點,再苦再累她也不在乎.
1981年,年僅19歲的龐學志回到了家,挑起了生活的擔子.白天,她和父親一起下地干活,晚上就編制草編,送到收購廠去賣.后來加工的多了,送得次數多了,她琢磨著:給別人加工不如直接送給廠方.經過一番周折,她與平度市工藝品廠取得了聯系.憑著滿腔的熱情、真誠的態度、嫻熟的技術和超人的膽略,她贏得了廠方的信任.第一次合作,廠方就把六萬多元的貨發放給她.她組織一幫姐妹,起早貪黑地干,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了任務,得到了廠方的好評.
出師成功,增強了龐學志干一番事業的信心.她想:僅憑自己和少數幾位婦女干,"蛋糕"是做不大的.于是她把周圍的姐妹組織起來一起加工.先是三、五人,幾十人,再到幾百人,加工隊伍不斷壯大.在祝溝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龐學志和丈夫拿出所有積蓄,又借了部分資金,成立了青島云山工藝品有限公司.
不斷學習銳意進取
創業難,女人創業更難.由于管理經驗不足,當年年底一盤點,她的公司虧損29萬元.流言蜚語、要債的接踵而來.但困難并沒有將她嚇倒.第二年,她又以自己的產品和公司做抵押,貸款使企業重新運轉起來.這次教訓,使龐學志認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于是,她報名參加了中央電大企業管理專修班,利用所學的知識對公司的生產成本、人才、銷售等管理工作進行了科學改進,面向社會招聘技術、管理、銷售人才,使企業擺脫了家族式管理的弊端,有了明顯的起色.
龐學志不僅注重企業管理的學習,更注重產品的研究.1993年春的一天,一外地朋友到她家做客,背著一個用勾針勾的小包,朋友見她格外喜歡就送給了她.客人走后,她就邊拆邊勾,邊勾邊拆,進行仔細研究終于掌握了其中的"奧秘".企業也立馬開始了勾針包的生產,填補了平度市勾針活的空白.為了推陳出新,她先后設計開發了1000多個新品種,深受國內外客戶的喜歡.
高瞻遠矚開拓市場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龐學志的眼光越來越遠.1993年,她與山東省工藝品進出口公司建立了聯系.1998年,她又投資成立了云山工藝品有限公司,并開始年年參加廣交會,以尋求國內外更多的合作者.1999年,她加入了青島市女企業家協會,并成為全國女企業家協會會員.2004年,她出席"第二屆中國職業經理人高峰會",獲得了"杰出企業家獎".
目前,她的公司已發展成為以草制品加工為主,集設計、開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企業,研制開發了玉米皮籃、工藝包、餐墊、圣誕掛件等數百個系列,3000多個產品.產品大部分出口到美國、意大利、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年出口創匯100多萬美元,年收入50多萬元.2003年,公司成功獲得了自營出口權,為進一步走向國際化鋪平了道路.
龐學志成功了,但她卻說:如果沒有省、市外貿的幫助,沒有鎮黨委、政府和各級婦聯的支持,沒有成千上萬的姐妹們辛勤的勞動,哪會有我的今天,哪會有企業的今天,功勞是屬于大家的.
【創業路上的女強人】相關文章:
關于創業路上范文02-08
創業路上的激勵語句01-27
給創業的路上的勵志寄語11-25
創業路上如何保持創業團隊的穩定12-11
創業路上的激勵語句摘抄01-07
奮斗在創業路上的勵志文案01-05
關于創業在路上演講10-28
創業路上的艱辛感悟句子10-22
創業路上的激勵語句8篇02-13
創業路上誰是會幫你的貴人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