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給創業者融資的幾點建議
1、別在一棵樹上吊死
許多創業者尋求融資時,其融資渠道往往較為單一,相當一部分一味地追逐風險投資。但實際上,創業者融資要多管齊下,千萬別在一棵樹上吊死。
就國內的融資渠道而言,除了風險投資,還有銀行貸款、民間資本、政府基金、典當融資,等等。
其中典當融資,是指中小企業以質押或抵押的方式,從典當行獲得資金的一種快速、便捷的融資方式。因而在融資渠道的選擇上,創業者應該靈活掌握,不要把希望全部壓在某種融資渠道或者某個融資機構上,要記住的是:條條大道通羅馬。
2、要在天晴的時候修房子
有的創業者可能會覺得自己的創業項目相當牛逼,整個風投形勢也很樂觀,就以為拿到融資肯定是分分鐘的事兒。但問題是形勢在變,誰也保證不了明天會跟今天一樣。從去年開始的資本寒冬,就讓許多沒有準備好過冬的創業公司猝不及防,死了一大片。
創業是個十分苦逼的奮斗過程,為安全起見,創業者應該在融資的問題上早做準備,在可以融資的時候果斷出手,而非在迫不得已時才四處求人。
3、估價要合理
對于創業公司的估值,創業者自然希望多多益善,估值越高,自己紙面上的錢就越多。但實際上,在創業公司估值的問題上,創業者適當的貪婪是好事,而過分的貪婪就會毀了自己。
投資人決定投資你,并不是善心大發,而是受利益驅動。
一方面,投資人要考慮投資你的產出比,你對自己估值過高,那他拿到的可能收益就會減少,這樣會嚇退投資人;另一方面,你對自己估值過高,吹的牛皮過大,往往很容易露餡,一旦投資人得出你在某方面名不副實的結論,你的本次融資基本上也就黃了。
4、不要過早稀釋股權
對于創業公司,一個尤為重要的方面是,創業者要時刻保持對自己公司的控制權。
許多創業者因為過分相信“重要的是賺錢了以后分錢”這種論調,在第一輪或第二輪融資中就稀釋了40%、60%甚至80%的股權。
這樣的做法即使成功融到資,也會把自己逼到絕境:一方面由于之前股權稀釋得太狠,后面的融資選項就會變得非常少,剩下的股份可能根本吸引不到投資人,另一方面隨著融資,創業者自己的股份也越發稀少,很有可能自己就失掉了對公司的控制權,最終凈身出戶。
5、“搞好”和投資人的關系
這里“搞好”和投資人的關系,不光是指創業者要和投資人保持良好的私人溝通,還應該在業務層面上,合理利用投資人的人脈資源。
優秀的投資人包括投資機構,往往積累了大量創業公司的成敗案例和廣闊的人脈關系,在一些商業價值的判斷上往往有獨到的見解,因而創業者不應局限于跟投資人的投融資關系,而是應跟投資人多加交流,利用其人脈資源提升自己的同時,在一些于己有利的項目上積極地尋求合作。
【給創業者融資的幾點建議】相關文章:
專家辭職考研的幾點建議12-15
對基層工商干部培訓的幾點建議11-22
創業者的句子01-25
給創業者的句子01-20
創業者常見的困難10-21
鼓勵創業者的句子01-15
創業者勵志名言01-24
創業者訪談報告06-14
創業者自我評價11-25
創業者訪談報告02-22